读书有感

有句话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得来的。我很相信这句话,就像蒋老师说的:“不要相信什么天赋”,想要成为写作者,就必须写,不要担心写的好不好,开始动笔就对了。孩子们写作文还没有动笔,就缴械投降,抓耳挠腮,总想着一举成名。始终不落笔墨,只是想东想西,想着想着四十分钟过了,想着想着一天完了。

自己也喜欢写作,从学生时期的日记,不间断的写,就是一句干瘪的没有生机的话,我都写。记得一次上学路上捡到一块钱,我在日记本上写了一句:“今天星期三,我上学路过桥上的时候,在栏杆下面有一张纸,我拿起一看,是一块钱。我装进口袋就去了学校。”就这样无情绪地写了一句话。

到后来工作之后,学校每年都要写教学计划,并且要至少写一张,那时候没有手机、网络,只靠自己从书上扣字,然后一点点的挤,同事们一听都发怵,而我对此不头疼,不就是码字么,一节课后一张纸上全是我洋洋洒洒的钢笔字。同事就拿着我的照猫画虎,没有讲求好与不好。

工作后的日子里,除了家庭还有孩子,日子越发忙碌。有一句话,人越忙越孤独,在孤独的时候,我在同事何群的怂恿之下,报了成人自考,花钱了,书买了。不读书对不起花出去的钱,白天上班照顾孩子,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孤灯瘦影,挑灯苦读,写笔记完了也写一些读书与生活的苦难。

可以说是读书让我走进写作爱好,我的第一篇文字发表在人人平凉后,我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写文。正因为那篇随笔的发表给了我鼓励,一连顺风顺水地写一篇发一篇,不管是纸刊、还是自媒体。这或许就是蒋老师说的鼓励以及老老实实的写自己熟悉的。有朋友说我,写作就是把自己的悲伤晒给别人看,我觉得一半对,一半偏激。在晒的同时,鼓励了自己,也是自己的不快释怀,更多的是鼓励读者,从失败中获得成长。

当不惑之年后,我发现我没有了热情去写文,其实更多源于我在没有好好读书,就是读也是走马观花的略读,从不探究竟。偶尔写一篇,就是满足手痒痒的感觉,但没有之前文字的清丽脱水,也没有一气呵成的畅快感,写一段搁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又继续,写了改,改了写,来来回回,让自己开始都讨厌自己写的空乏。

如今,写字的感觉似乎很稀有,就是有,写出来都是下水文,我想应该就像蒋老师说的,多写一些下水文,写着写着说不定就会有不同的思路在撞击你的思维和灵魂,瞬间就像刚打开的水龙头,水就源源不断的流出来。

写这么多啰嗦字,就是激励自己动笔写,另一个就是针对蒋老师对芷墨的鼓励和指导。要明白只有书能教你写作,通常喜欢读书的人,大都有两把刷子。

最后一次打卡,很感谢蒋老师倾囊相授,更感谢佳楠能如此不离不弃地关注,支持共读活动,让我的水龙头有了水源。这本书,让我知道对于阅读和写作的不可分割,也了解了作文教学方法,更让我坚定了读书的美好和丰盈,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所以说,从此认真生活,坚持阅读,用我手写我心,实实在在的过好每一天明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