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技巧介绍—呼吸( 摘自《静坐》)

现在来谈谈以呼吸提升静坐专注力的各种技巧,光是简单的呼吸本身就足以收摄多种感官,在此先介绍两种入门的技巧。

1.数息

轻轻专注于吸气与吐气,把注意力放在鼻尖或下丹田。下丹田是道家的术语,也就是“气”或生命能量的根源,可以想象成在肚脐下方约三指宽的位置或肚脐和耻骨的正中央。

每一次吸气,只需知道自己在吸气,轻轻吸气,观察吸气的过程,直到吸满了气为止。吸气时,开始数“一”,直到吐完气为止。重复同样的吸气、吐气循环,同样的,吸气、吐气时数“二”。

每个吸气、吐气循环计数一次,只有吸气时才计数,直到数完“十”为止,再回到“一”重新计数。不断重复“一”到“十”的吸气、吐气循环,直到静坐时间结束。

这一过程越来越熟练之后,可以开始留意呼吸的质地,留意一呼一吸之间随之而来的温暖、微微刺痛,以及其他伴随着呼吸而来的各种感受,就像母鸡呵护小鸡一般,留意所观察到的每一个特质。

这一观察可以延伸至整个吸气和吐气的循环。将数息的过程慢慢拖长,直到把气吐完,数到吸气和吐气之间的那一个空当为止。 在练习数息的过程中,不需要干扰呼吸的过程。只需要扮演一个被动的旁观者,看着电影剧情慢慢展开,跟着一呼与一吸,不需要跑进电影里去当工作人员或演员!

如果心思飘散了,轻轻把它带回当下这一刻。当下这一刻只是数息。分心了,就回来数息,除了数息之外,没有什么好忙的。以同样的方式,反复处理分心的问题,一发现就回来数息。不需为老是分心而自责,只需要知道刚刚分心了,然后把心轻轻带回数息这个方法。对你而言,全世界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数息。这就是数息法。

请记得,这一简单的方法会用到两种感官:呼吸的观想及数息的思维。修得深入了之后,还会用到其他的感官,举例来说,觉知到温暖、刺痛等发生于表面的触感。

2.观息

观息可以说是熟练于数息法之后,自然衍生出来的方法,让心灵观察呼吸的整体和片段的特质。同样的,你可以将注意力放在鼻尖或下丹田,仿佛站在鼻尖或下丹田这一制高点上,观照着自己呼吸的过程——全心观照吸进来的气,全心观照呼出去的气。

缓慢但仔细地注视着随这一呼一吸而生的所有觉受,但是,不要干扰呼吸的自然过程。吸进来的气是暖还是冷?是长还是短?这气息令人愉悦吗?只感觉到呼吸本身,还是同时有其他觉受呢?就这样,缓缓地长养一呼一吸,同时留意伴随着呼吸而来的种种特质。

随着心灵逐渐平静,特别留意在吐气结束时,到下一次吸气之前的短暂停留。和之前一样,轻轻地剖析这段“暂停”的性质。不需要试图延长或缩短,只需观看。这个方法也称为“观息”,梵文称为“anapana(安那般那)”,也是观照过程自然演变出来的。 和之前提到的一样,要是心灵散乱了,你只需要知道这一点,并把注意力拉回来观照呼吸,就可以了。

如果等会儿还是一样有杂念浮出来,只要知道了,再次回到观息这一方法就好。就这么继续下去,直到这广阔的宇宙只留下一件事,那就是你的呼吸。

其他的一切,你都知道,但你会回到呼吸里。就这么继续下去,将注意力收摄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只是你的呼吸。这是你唯一要进行的修炼。

无论有多少杂念纷飞,只管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心灵终究会恢复平静。我在此不会多谈当心灵完全契入一呼一吸,与呼吸完全合一,直至“无息”可观时的境界。你必须自行探索身心合一所带来的全然幸福和轻松感。这与数息并无多大不同,你必须自己发掘,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数息直到无息可数时究竟会发生什么。这听起来很矛盾,会不会?

从另一个角度来谈:由数息演变出来的观息,特别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呼一吸中暂停的瞬间,其实就是融合了“观(vipassan)”和“止(amatha)”的止观法门,因为观息法结合了两大静坐法而非常有效,正因如此,诸多圣哲不约而同地传授这一法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坐技巧介绍—呼吸( 摘自《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