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45沟通

        今天在家庭群里看到爸爸说要去洛阳的一个地方和大姑短暂会面,问哪条路最近谁知道?我看到大姐说让爸爸用导航。爸爸说好的。我看了一眼心想:“老家的地方爸爸不知道,大姐不清楚,那我就更不知道了”。后来大姑的女儿看到爸爸的微信留言后,用导航模拟导出了三条路还把截图发到群里让爸爸看,并一步步指导爸爸如何在微信里用导航,爸爸一下子就明白了。看到这些,我突然觉得生活中的无效沟通无处不在,我们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去理解人和事,也就难怪有时候效果不好。就像今天这事情,首先我没有意识到爸爸是不会用导航的,我的认知世界是用导航这个事很平常很简单,爸爸平时又爱学习,所以在我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他不会这个意识,所以我认为他问的是谁对这条路熟悉,我不熟悉所以我就没往下想了。而大姑的女儿就能用导航给爸爸演绎路径和公里数,可见爸爸对路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哪条路更近,通过导航的测算爸爸一看就明白了,他要的不就是这个吗?不同的思维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也就是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来办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打开思维的局限性需要多维度的学习提高,以前没有学习时我的思维更加局限,后来通过学习在很多地方已经灵活了很多,看来还是需要学习提高哈。通过这个事情也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也叫ABC理论,在心时代王院长叫改译的力量,A代表过往经历经验,B代表想法解释评价(或者说认知思维方式),C代表产生的行为和结果,A+B=C,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其实是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思维来改变我们的情绪从而改变行为和结果的,也就是A+新B=D,从而让事情改变一种结果。虽然今天的事情跟这个不大沾边,可是我还是对这个东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手机和互联网对于父母是新事物,他们是需要做子女的手把手交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很简单的事情,对于他们可能就是困难,所以做子女的需要更加细致的关爱父母,多与他们深入沟通,对父母了解的多一些沟通起来可能就会更容易一些,也更能明白他们的需求。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真正的孝是除了物质层面的需求,最大化满足父母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做子女的做的多一点,遗憾可能就会少一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一省45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