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风波下对企业本质的思考—“企业”为何物?公司吗?

企业到底是什么?

        平时我们说到企业一词,似乎都能很容易地心领神会该词的意思,但深究其内涵好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格局,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每当经济有波动,企业的影响肯定也是首当其冲,恰逢我所在企业正在大裁员,人力很忙,员工很慌。让我对企业究竟为何物产生了兴趣,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和人的关系是什么,企业家是谁,和资本家是一个意思吗?

企业一词的来源

        “企业”(Enterprise)这个词语是舶来品,现在使用的汉语中,企业一词来源于日本,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大口吸纳西方的他们认为先进的东西,就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词被引进日本。而我大中华在甲午战争后,意识到日本这个对手确实比我们强,于是乎秉持着你强你牛逼,那我跟你学,学习你擅长的,然后再结合我擅长的,就能攻击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谦虚心态,通过戊戌变法等活动不断向日本东洋学习,因此,“企业”这些汉字词汇由日语被大量引进现代汉语。

企业的本质

现在来回答什么是企业的本质这个问题。

        对企业普遍的定义为:企业是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有机构成的经济实体,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长壮大。

        对以上定义我认为只是描述了企业的作用、形态和功能,而并没有揭示本质。科斯1937年发表了《企业的性质》著作,通过交易成本分析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进而阐述了企业存在的原因。科斯认为在信息不完备的条件下,各方交易成本费用是很高的,企业的存在能把相当部分的外部交易转换为组织内部交易,将由价格机制调节的交易转换为企业内部管理协调的交易。

        进而科斯指出,企业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当然现在还有政府,因此资源配置的机制有三种,分别是企业、市场和政府。企业的性质也清晰了,就是资源配置的机制,其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企业和公司?

        平时我们在谈及企业和公司这两个词的时候,下意识的认为这两个词是可以互换的,也就是认为意思和范畴是一致的。但其实两者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企业在概念范畴上是包含公司的,而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只是因为公司是企业常见的组织形式,所以导致我们有了企业即公司,公司即企业的错觉。也就是说企业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的机制,资源配置的形式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主要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两者和公司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具体后续抽时间写文章展开。

资本家和企业家? 

        当谈到企业的时候,肯定会谈到企业家,当我们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时候,里面经常提到资本家,那资本家和企业家是一回事吗。我认为不是的,区别很大,首先,从概念上说,资本家是指占有生产要素,依靠经营企业、雇佣劳动者来获得利润的人,与劳动者相对。企业家是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从我作为一个纯正的劳动者的视角来说,资本家是资本的化身,本身是带有贬义的,而企业家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是带有褒义的。王志纲老师在《论战略》这本书里面说到,“资本家才是资本的化身,才会无限制的集中和集聚,企业家则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公平的维护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家和企业家在社会责任上存在巨大差别的。

带来的启发

        既然企业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那好企业和差企业的区别也应该从本质中延伸开来。资源配置一定是追求效率的,我认为好的企业一定是资源配置效率高的企业,基于这点理解我有以下两点启发:

        1、企业是阶段历史的产物,并不会贯穿历史,企业的存在是有边界的。既然市场和政府都可以配置资源,企业的存在就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市场和政府都可以配置资源的情况下,企业还能存在,说明企业在基于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企业下是有自己阶段性的生态位的,那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存在是有边界的,其边界取决于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大小。企业要站稳自己的生态位就一定要不断地优化自己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用更少的技术、土地、资本、人才,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高质量地满足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

        2、所有打工人努力的方向都应该是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企业本质的理解,企业员工的努力方向就归结为如何提高所面对的人力资源、制造资源、物流资源、研发资源等的配置效率。比如现在很多企业所涉及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怎么转?就应该是用信息作为介质,联动所有企业资源,高效智能决策什么资源应该怎么配置的最优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裁员风波下对企业本质的思考—“企业”为何物?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