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别人的父母,帮助自己的孩子开启体面的人生

我家隔壁的姐妹俩,长得非常漂亮,姐姐嫁给了我们县城里的一名机修工人,生了一个女儿,妹妹嫁给了我们村村长的儿子,生了一个儿子。

在九几年的时候,姐姐家的机修工人厂里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了,家里的生活是捉襟见肘,后来还干脆下岗了,一家人的生计是举步维艰。

那时候,妹妹家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村长的儿子在省城开了一个小餐馆,生意红火得不得了,没过多久,就把儿子接到省城读书去了。

机修工人天生老实,还有几分穷书生的那种骨子里的傲气,刚下岗很不适应,拉不下架子,找工作处处碰壁。

村长的儿子就不一样了,在外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人不鬼说糊话,反正一句话,他在外面很是吃得开。

机修工人在家里熬过了很长一段为柴米油盐闹心的日子,终于放下架子,到一家私人的小厂里面上班去了,还是干他的老本行,因为他只会干这个。

他妹夫把他带到省城里操练了一个月,所有的耐心都耗尽了,最后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开不了窍的榆木疙瘩,拿他没辙。

妹妹家刚去省城两年就买了一辆小汽车,妹妹开始变得像个大城市里的女人,绣了眉染了唇,穿着时下最流行的衣服,引领着村子里的潮流。

村长的儿子每次回家都给岳父岳母带好多好吃的,高兴得岳父岳母合不拢嘴。待小女婿一走,老两口又一脸郁闷地把那些东西给大女儿家里送去一大半。

姐姐家的女儿和机修工人一个样,性格腼腆、不爱说话,成绩一般,也不是老师特别喜欢的那种类型。

妹妹家的儿子也继承了村长儿子的基因,嘴特别甜,读初中的时候就骑着家里的摩托车,像一阵风一样帮着家里送外卖。

姐姐家的女儿初中读完,又进了一所不是特别好的高中,后来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学的是会计专业。

妹妹家的儿子初中读完就不想读了,跟着老爸学炒菜,嫌太热,又去学修手机,说是眼睛不行,后来就每天帮着家里送外卖。

姐姐家的女儿大学毕业后,知道自己各方面都不是特别的优秀,在一家不大不小的企业里兢兢业业地做着会计,一直到现在。

村长儿子因为长期在厨房里被油烟呛得太多了,咽喉有了一些问题,医生说不能再做那份工作了,于是,他们全家都回到了村子里。

姐姐和机修工人一直都在给人打工,所以俩人每年都在买社保,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养老已经不是问题。

妹妹和村长儿子在农村盖了一栋三层小楼,然后狠狠地装修了一下,回家后,手上的钱也不是很多,花那么多钱去买社保,舍不得,也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钱。

现在,姐姐家的女儿做着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虽然不是特别多,但也小有盈余,在父母的帮助下,在她工作的城市里,首付了一套房。

妹妹家的儿子呢?自从家里的餐馆没做了,他就失业了。外面的工作他总是高不成低不就,他很向往从前送外卖的日子,好歹是个老板,也很向往表姐的那份工作,好歹是个白领,可是,他都只有向往的份。每天开着小汽车在外面东游西逛,车子已经有点旧了,可是现在没钱换。

现在我们还是会经常碰到,姐姐还是朴素无华,但举手投足间流淌着从容,妹妹依然花枝招展,言谈举止间却给人一种局促不安的感觉。

每当家里做什么重大的决定时,我总会想到她们姐妹俩。她们当时都是嫁的特别理想的,但她们家庭的走向却是各不相同的。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车子也好,房子也罢,和孩子的教育比起来,那都是应该为其让路的。

古人说,再好的田地,也可能会被大水淹没,再好的房子,也可能会被大火烧掉,只有学到脑子里的知识,是水冲不走,火烧不掉,谁都抢不走的财富。

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让他们穿名牌、开好车,而是让他们在该读书的年龄,尽可能地让他们好好读书。因为只有多读书,才能开启自己足够体面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别人的父母,帮助自己的孩子开启体面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