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西渐馆藏瓷器展

2018年6月,我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西楼第三展厅参观《东风西渐馆藏瓷器展》,展览通过实物、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向参观的观众讲述了中国的瓷器是如何传入欧洲并在欧洲发扬光大的历史。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胡江在前言中是这样介绍这批瓷器的来历与历史: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所珍藏的欧洲陶瓷器,多由加拿大籍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夫妇捐赠。十年间,这批名为“东风西渐”的欧洲陶瓷器巡展于我国45个城市,向无数观众演绎着欧洲陶瓷器的发展简史,也彰显了中国瓷器对西方早期陶瓷业的深远影响。本次展览上历博精选拜余件欧洲陶瓷器,有荷兰的代尔夫特瓷器,英国的韦奇伍德炻器,法国的塞夫勒瓷器和德国的陶瓷器等。其中德国的迈森瓷器,开创了欧洲仿制中国瓷器之先河,成为欧洲最早的瓷业品牌而闻名于世。展览在演绎欧洲陶瓷器巧夺天工精湛技艺的同时,也诠释了欧洲瓷器源于中国且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中国瓷器是如何传入欧洲并在欧洲发扬光大,通过展厅图文介绍,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传播——中国瓷器出口贸易的开始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欧洲开辟了新贸易航线,中国的瓷器开始运往欧洲。这一时期是欧洲人进行海上探险的黄金时代,以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为首,紧接着荷兰和英国人也加入了这支队伍。正是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人喜爱上了中国瓷器。

中国出口瓷器出现在17世纪许多荷兰绘画作品中,被视为无价之宝。

康熙年间(1622~1722),景德镇出口贸易再次兴旺,中国出口的瓷器包括青花瓷和五彩瓷(墨地五彩和黄地五彩),瓷器样式包括茶具、人物塑像和鸟兽,随着中国白瓷和宜兴紫砂壶传入欧洲,也让那些急切想要仿制中国瓷器的欧洲工匠们很大的启发。

19世纪釉陶天鹅塑像

瓷器样式:白瓷(ParIanware)

白色瓷器的发明是19世纪欧洲瓷器的创新之一。

白瓷是一种素瓷,是由托马斯·巴特姆发明的一种大理石替代品,且表面和色彩都与大理石相似。白瓷的显著优点在于它能以液体形式铸模成型,价格也比较便宜,这一特性使其得以大规模生产。在1842年由威廉·泰勒·科普兰和托马斯·加雷经营的斯坦福德郡工厂优先生产。

白瓷

二、融合——欧洲仿瓷与欧洲本土瓷业的兴起

17世纪,许多中国此前被运往欧洲,人们开始尝试仿制中国瓷器。

实际上,中国陶瓷最早的仿制品不是瓷器,而是一种名为“代尔夫特”的锡釉陶器,这种技术在荷兰兴起并成名,却被英法两国广泛应用。

英国“代尔夫特”陶碟

三、欧洲瓷器发展的创新

长久以来,欧洲各地的瓷器都以不同的风格与制造厂商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德国梅森、法国塞弗勒、意大利卡波迪蒙蒂。

德国梅森瓷器:

蓝色洋葱是梅森瓷器最有名的系列之一。

这一系列最初创造于18世纪中期,是基于一种中国瓷器的样式,起初被称为“球体”纹样。

虽然很大程度模仿中国的瓷器,但工厂在1740年生产的碗碟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梅森的画家们混合了各种元素,制成了欧洲人熟悉的图案。所谓的“洋葱”并不是指真正的洋葱,它可能是中国瓷器上桃子和石榴的变体,构思精巧,想象丰富。

法国塞弗勒瓷器:

塞弗勒陶瓷于1738年在巴黎附近的文生皇家城堡建立了一所较大的瓷器厂,因为法国国王喜欢瓷器,便在1756年将工厂迁移至巴黎郊区的塞弗勒地区,希望可以制造出超越德累斯顿这些萨克森瓷器的物品。由于数量稀少,价格昂贵,一般为皇室贵族专用。

塞弗勒瓷器一直延续到20世纪,大部分瓷器呈现出塞弗勒风格,这种风格的瓷器通常都会添加镀金或铜以制造出精美的产品。

法国塞弗勒瓷器

意大利卡波迪蒙蒂瓷器:

卡波迪蒙蒂瓷器因工厂坐落于那不勒斯附近的卡波迪蒙蒂树林而得名。因那不勒斯附近有制造瓷器所需的高岭土,故制造出的瓷器造型生动,色彩艳丽。

卡波迪蒙蒂瓷器

四、欧洲瓷业的发展

欧洲的陶瓷业经过技艺与工艺不断的改良与发展,陶瓷艺术品开始演变为一种收藏品,被广大收藏爱好者购买收藏。

20世纪手绘金碟

看完了展厅瓷器的图文介绍,让我感到中国的瓷器出口对欧洲各国影响深远,也让当地的工匠们从模仿到创新,在瓷器设计中不断地改良,终于造出了技艺精湛的艺术品,也让我们叹为观止,涨了见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风西渐馆藏瓷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