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279天,13.5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79天

原文阅读: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讲解: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滚瓜烂熟,若是授予他政务,却没有能力处理;出使外国,也不能单独做主应对,即使读过的诗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启发思考:

        本章强调了学以致用,也涉及到了《诗》在当时的实际用途。孔子曾经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篇第十六》第13章)

        孔子强调的是学习《诗经》的价值在于学以致用,希望弟子们不仅读懂了、学会了,还要融入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应用起来。孔子教学生诵诗,并不单纯是为了文学兴趣,而且因为《诗》在当时的国事活动中有重要的实际作用。

        春秋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包括贵族间重大的公共场合、礼宾活动,诗是重要的交往形式之一。没有这个素养和训练,很可能就贻笑大方。

      我们前面学过,孟僖子临死前,强烈要求自己的两个儿子跟孔子学习礼,就是因为孟僖子本人在出使外国时,在重要的外交礼宾场合由于对《诗》研究得不熟不透,对方颂诗表达某个意思,他居然一时词穷,无法应对,有辱君命,这件事让他深感耻辱,刻骨铭心。

        孔子告诫弟子们,学诗不能光背诵,还要贯通,深刻理解诗的意思、活学活用。在实际政治活动中,能灵活恰到好处地运用,才算学会了诗。

          “专对”是指奉命出使他国的大夫,也必须在不得凡事请命的异国谈判环境限制之下,拥有独立判断、做出主张的能力。

      春秋时代的名臣,留下了大量“专对”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和孔子同时代的齐国名臣晏婴。例如,各种耳熟能详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无论楚国君臣如何想办法捉弄他,最后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晏子的外交,不仅让别国占不了嘴上便宜,还留下了一个“折冲樽俎”的故事。晋国想攻打齐国,派使臣来试探,晏婴在酒席上就以各种外交哑谜,向对方展示了齐国的凛然不可侵犯,晋国就放弃了发动战争的打算。而在场一起喝酒的齐景公,从头到尾都没看懂!

        史书是没有记录晏婴的外交智慧,是不是在《诗》上学的。但是,当他面临人生生死考验的时候,《诗》正是他的精神武器。齐国权臣崔杼(zhù)发动政变,杀了齐庄公,把满朝文武集中到姜太公庙里,要大家歃血为盟效忠他。好几个不服的大臣都被杀了,轮到晏婴,他从容说:“我只忠于君主和国家。”拒绝盟誓。崔杼用剑顶着逼他发誓。

          晏婴说:“崔杼,你读过《诗》吗?诗曰:‘莫莫葛藟,延于条枚,恺悌君子,求福不回。’(葛藤一片到处长满,蔓延缠绕树枝树干。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求福有道不邪不

奸。)”崔杼也不敢杀他。因为他杀齐庄公,是庄公无道,国人反应不大,而杀晏婴,政治影响就太大了,于政变也不必要。晏婴用《诗》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不参盟,但也会忠于新君景公。

        现在,我们与他人的对话可能不需要熟读《诗经》了,但读书要学以致用的原则却没有变化。读书的时候,切己体察,事上琢磨,放自己身上对照,放具体事情上琢磨。书上讲的,能对应着反观和指导到自己身上、自己遇到的具体事情上,这样的读书就是如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否则,也是王阳明批评的,叫徒事讲说,成天跟别人“交流”读了什么书,就跟说买了什么包、买了什么车一样,都只是虚荣使然。这就是儒家常批评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本来读书学习是为了自己要用到工作生活中,却成了为和人讲说炫耀消遣,帮别人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279天,13.5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