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的妈呀,太累了,此时你需要《工作狂是怎样休息的》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首歌:

最近有点烦,有点烦,有点烦……请脑补,无限循环。

最近的确有点烦,2020年,很多计划外的事情扑面而来,工作上永远做不完的事情,永远那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年初的计划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在接近尾声的时候抓耳挠腮,甚至开始压力过大,不想上班。

有时候就会明知故问的询问队友:我可不可以不上班了?好累呀。

队友一脸爽快:好呀。不过以后你就要过紧衣缩食的生活了,不能买买买了,你的衣服,你的花,你的那些额外的需求。以后只能馒头咸菜伺候了。

于是长叹一声,天哪怎么才能够工作生活两不误?!

也许是上天听到了我的呼救,于是这本书就来到了我身边,《工作狂是怎样休息的》。

其实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工作狂这个名字,因为我内心深处不想做工作狂,继续深挖就会发现,那是因为我对工作狂的定义就是忙的飞起,顾不了家,各种不平衡,而我个人是喜欢那种轻轻松松的一些搞定的人,哪怕只是幻想。


好吧,虽然工作狂不是我喜欢的字眼,但是休息是我需要的。


以下简单说一下,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1-场景化解决问题

因为我从事过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所以对用户故事这个词特别的熟悉。

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会去分析,

你的用户是谁,在什么场景下?做什么事情?遇到了什么问题,那然后你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而这本书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把很多的我们以前其实也知道的一些知识,比如说工作的优先级制定,比如说瑜伽,比如说呼吸,这些“方法”,放在了不同的场景中。

它很清晰地列出了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中,你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呢,我可以给你什么样的解决方案,然后方案12345。

最近越来越喜欢这种自助式的工具书,谁说读书就一定要从头到尾读完呢,对不对?

你会发现每一个场景的问题都从大脑,身体,声音三个方面给出了配套解决方案。

网上看到一个小伙伴整理了一个示例表格,帅!


这就来源于它的第2个特点,这本书的作者。

2-多视角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就像前面提到的,为什么每个场景都从3个角度给出解决办法?因为作者是不同领域的。

按书上介绍的:

莉娜·维特:记忆训练师兼系统教练,她擅长擅长词义、关联性、推理及创意性方面;

凯特琳·伍尔夫歌:一位歌手兼声乐教练,她拥有15年的舞台经验,熟知让声音保持绝对稳定的技巧;

西娜·莫西尼克:此书的健身指导和瑜伽教练 。


歪个楼,我看到这个时第一感受就是,一件事情,有很多不同的解决维度,如何才能给自己更多“视角”看见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一件特别值得花时间精力去捉摸的事儿。

比如,我记得之前有老师分享说,去酒店的时候,不仅仅从住宿人员的角度去评估,可以假设自己是一个酒店空间规划师,可以假设自己是一个美学体验师,可以假设自己是一个管理者……

当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也许会有更多的豁然开朗。

3、我的一些调整方法

这本书中有很多不同场景的“充电”方法,我后面会慢慢分享践行心得,那今天,我只想借机汇总下我的充电方法。

地点:家中

身体:乱舞 (早上一分钟的乱舞,让我觉得被赋能了,还分享到了视频号,有趣了小伙伴的生活)

声音:能量朗读(这个有好长时间没做了,其实可以很简单,每天早上嘟囔;我很健康,我很快乐,我很幸福,我……)


地点:公司

身体:伸个懒腰

大脑:午休的时候会听《正念冥想》



后记:

我看到有些小伙伴反馈说,真正的工作狂根本就不会有时间做这些事……

我的看法是:还是先觉察下自己对工作狂的定义和认知,然后看看身边哪些人,尤其是优秀的人(做了很多事儿,有很多成果,同时又保有平衡)

今天队友跟我说:遇到事情不要逃避,要去想解决方案。

你看,这本书给我们那么多解决方案,试试看呗。

你可能感兴趣的:(哎呀,我的妈呀,太累了,此时你需要《工作狂是怎样休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