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不耻下问

【解释】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

【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典故】人们都尊称孔子为圣人,但孔子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人是需要学习才会得到知识,并不是先天就有的。

有一次,孔子参加鲁国的祭祖时,他好像什么也不知道一样,不停地向周围的人提出问题,让人们帮他解答。于是,有人便嘲笑孔子,说他不懂礼节,什么东西都要问。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后,说:“对于那些自己不明白的事,去问个明白,谈个究竟,这正是我所要求自己求知的表现”

卫国有一位聪慧、谦虚的大夫叫做孔圉(yǔ)。当孔圉去世后,人们给他的谥号叫作“文”,后人称之为孔文子。

孔子有一个在卫国的弟子叫作贡。贡就有点儿不服气,认为孔圉的造化还不足以封谥号为“文”。于是,他带着自己心中的疑问来问孔子,本以为孔子会赞同他的想法,没想到孔子却告诉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就是,孔圉十分的聪慧并且好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会因为一些人的地位比自己低,而觉得向他们求教是一种耻辱,所以就凭这种品质,是可以称之为“文”的。

【造句】遇到不会的问题,一定要不耻下问,直到弄懂为止。

世纪恒通在线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要虚心求教,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并不是可耻的事。


点击此处获取更多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故事」不耻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