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行为背后的误区

5/10

于学习而言,保持内在的动机最重要。——周岭《认知觉醒》


人们经常在制定一项日常成长计划之后,会进行每日打卡。

时间久了,继续坚持计划会让一些人感觉很痛苦。

而如果放弃计划,要中断打卡,又会觉得很没面子。

于是就变成了只打卡不早起、只打卡不阅读、只打卡不练琴。。。

并不是这些人想要自欺欺人,而是当打卡和执行计划绑定之后,大脑避难趋易的天性使它接受这样的概念偷换:既然打了卡就代表着执行了计划,而执行计划又觉得痛苦,那么就只打卡好了。

虽然很荒谬,但是大脑为了不陷入因为坚持计划而产生的痛苦,就会接受这样的逻辑。这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


大脑有一个认知闭合需求,在行为上的体现就是:一件事没做完的时候,心里希望早点儿结束;一旦完成了,就再也不想这件事儿了。

任务一闭合,大脑对这件事儿的信息就清零,释放了记忆空间,轻松了很多。

如果本来每天跑步3公里,突然有一天状态很好,可以再多跑一段,但是大脑急于闭合“打卡”这个任务,一到3公里,满足打卡条件,就失去了继续跑的动机,让我们错过可以突破自己的机会。


打卡附带的任务属性,使我们完成计划时变成了一种被动心态。

这种心态下,想的是还要跑多少公里或者还要再读多少时间可以完成任务,而不能把感受沉浸到行为中,身心合一的去体会自己正在做的事。

我们本来应该体验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与欣喜,这种身心分离的状态大大的破坏了我们做这件事应有的体验。

上面就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打卡背后可能存在的三种误区:

1、动机偏移,动力扭曲

2、认知闭合,效能降低

3、任务心态,身心分裂


对于如何避免进入上面的误区,作者也给出了两个方法:

1、用记录代替打卡

记录只给自己看,执行了就记下来,没执行就不必记录。

没有打卡那样被别人看见的压力,也就没有了任务属性。

可以让我们把焦点放到执行计划本身,而不是放在打卡任务上。


2、日常计划只设置下限,不设置上限


例如,我们每次用全力可以跑3公里,那么可以把计划设置为2公里。

这样不像3公里那样难以完成,但是跑了2公里之后我们又进入了状态,随时可以顺着惯性突破下去,每多跑一步都是额外的收获,都给自己一种自我突破的反馈。

这就规避了任务闭合的需求,因为只要自己觉得有意思,一直保持做这件事的初衷,没有被动心态,那么这件是就是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需要急于做完的事。

总之,就是保持初心,相信行动的意义,保持对行动本身的感知,体会成长的欣喜,不让任何外在的形式替代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若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卡行为背后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