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考验—关于罗伯特·希勒的《叙事经济学》

在学习不少主流经济学后,我渐渐感到一种与主流之间愈发扩大的距离感。究其原因,无疑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和现实的经济社会不停打交道,而主流经济学却好像和现实总会隔着一些距离—模型越复杂、假设越精密、推导越巧妙,便与现实的适应性越有限。


后来我也了解到,相关质疑、自嘲甚至也出现在身为经济学研究中心的美国经济学界内部:比如,微观经济学的大多数研究结论几乎都是常识,不研究也大致知道结果;而宏观经济学因为宏观政策影响每一个人而使得人人都在关心,但其在预测方面的表现却十分糟糕。



正是在我经常性地思考这种主流理论与身边现实的矛盾中,罗伯特·希勒教授和他的叙事经济学进入了视线。在更加通俗的介绍中,希勒教授以他在耶鲁大学的教授职位、201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著名行为金融学家的身份而被多数人所了解。然而,对我来说,我更多是在去年的书讯中看到了这本中译本《叙事经济学》的介绍,并被它着重考察现实经济社会的关键特质所打动,顺势走上了阅读叙事经济学的道路。


传统经济学的新分支——叙事经济学

纵观主流宏、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简史,从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到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以及所有经济学生都避不开的总供给、总需求,无不建立在两大关键假定上,即理性经济人假设与完全信息假说。


这种学说考察的更多是假定的理性人经济人和统计意义上的平均人,从而实现综合与总量的研究。


而在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中,每当研究人这一对象,考察的都是一个个实施真实行为的、具体的人。


比如奥地利学派的集大成者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在他的著作《人的行为》中,便由真实个人行为出发,总结出了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这一第一公理。


而希勒的叙事经济学的核心逻辑,则是考察流行叙事对经济社会和人的行为的影响。其中的关键研究工具,是从医学中援引而来的流行病学模型。


在这里,叙事 (narrative) 指的是故事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历史、文化、时代精神、个体选择等多重因素的故事,会经过公众的口口相传和舆论媒体的派生效应变得家喻户晓,进而成为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重要公共信念。这种强调故事内部重要元素及其对接收者意义的特点,恰是叙事区分于普通故事的特殊之处。



顺着叙事的概念界定,我不禁联想到近年来逐渐热门化的跨学科概念,话语 (discourse). 这个原本来自语言学的名词,如今越来越多地与对外传播、舆情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等领域紧密相连。


语言学家威多森 (H.G. Widdowson) 最初将话语定义为句子组合的使用,凡·代克 (van Dijk) 则认为话语是一个交际事件和各种意义的集合;后来,结合地理学家哈维 (David Harvey) 对社会实践及其活动类型、时空定位、物质资源、人物特征等不同元素的研究,话语研究学者费尔克劳 (Fairclough) 总结出了物质、社会、文化心理和抽象意义四种相互链接、辩证实现的话语。话语概念的这种流变,对于理解叙事在经济学中的融入应当有着不少借鉴意义。


叙事扮演何种角色?


为了让叙事在经济运行中的角色更容易被理解,希勒在《叙事经济学》的开篇便直观地运用叙事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分析了比特币与区块链技术缘何一度火爆异常。


比特币诞生在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久,2017 年其价格一度突破 1000 美元。


回首 2008 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正遍布着对于金融监管的不信任情绪,以及对于去中心化所带来的不被干涉、保护隐私等特点的向往,这一切,助推了比特币波澜起伏却繁荣至今的盛况。而比特币的创立者中本聪,时至今日也仍然是个神秘人,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谁,甚至没有人敢断定他真实存在。


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带有的高科技色彩,加之比特币价格快速上升中演绎出的风口效应,连同年轻人在这一过程中被激发出的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害怕错过)的心态,这一切共同构成了催生比特币和区块链热度迅速蹿升的完美经济叙事。



比特币的例子恰切地体现出了经济叙事在传播和影响中类似于流行病毒的传染性,这也正是希勒开展叙事研究的切入点。


希勒认为,经济和社会现象背后的流行叙事很像流行性感冒:


一方面,流感病毒从感染到爆发有潜伏期,更在爆发后有着不断变异、反复爆发的特点,这些像极了经济叙事在流行过程中广泛存在的蛰伏、变异、重新流行等现象

另一方面,流感病毒从爆发、传播和结束,在流行病学的模型中取决于感染率和康复率,这也和叙事传播时的特征高度吻合


大的叙事背后往往是一系列叙事的组合,也即叙事星球;一些较早的叙事也为另一些较晚的叙事提供着背景。


假定与困境


任何经济学的科学模型都离不开一些基本假定,叙事经济学也不例外。


在简单介绍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引例后,希勒给出了他的七个关键构想。当然,即使是假定,这些构想也更多像是源于真实经验的抽象,而非出于经济统计意义上的便利:


流行趋势可快可慢、可大可小

重要的经济叙事可能只包含一小部分热门话题

叙事星座比单一叙事更具影响力

叙事的经济影响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真相不足以阻止虚假叙事的传播

经济叙事的传播力取决于重复概率

叙事大行其道依赖附属元素,例如人情味、身份认同、爱国情怀等等


除了这些基本假定,希勒同时探讨了有关考察问题时的因果逻辑的问题。


比如,有时我们可能会面临着错误因果,特别是在分析叙事的经济影响时,难免遇到混淆其因果传导方向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比起其他的各种科学,经济学及经济学家的一个尴尬之处,在于他们难以开展整体的对照试验用以印证猜想与推论;因而,对于叙事经济学而言,虽然希勒们仍在努力寻找更多可行的路径,但如今仍然只能主要依赖于经济史学的研究。


作用和机理

《叙事经济学》的主体,用了全书近六成的篇幅,采取案例分析式的行为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和介绍了经济发展史中的九个最具代表性的长期经济叙事,以及它们的变异复发与对经济社会影响的作用机理其中包括了恐慌与信心、节俭与炫耀性消费、金本位制与金银复本位制、房地产繁荣与萧条、股市泡沫等等。


希勒指出,对于公众而言,最为熟知的一大经典经济叙事无疑是 1929 年前的经济疯狂繁荣、与其后 1929 年至 1933 年的大萧条。


前者的疯狂体现在人人都在抢着推荐股票,其间的一则鞋童叙事讲述到,一个鞋童给一位华尔街的大人物(虽然故事的准确版本存疑,甚至故事本身的真实性也还不能得到数据佐证,具体是哪位大人物并不重要)在擦鞋时竟然都在忙着提出股市投资建议,而这恰恰引发了那位大人物的注意,立刻在 1929 年股市冲上顶峰之前便及时卖出股票。


在这里,除了叙事本身的威力与魔力外,同样重要的还有这位大人物的采风意识。


希勒认为,社会公众对大事件的认知并非绝对的偶然,许多时候恰恰是一叶知秋;因此,旨在了解叙事的采风,便能考察到普罗大众对于重大事件的认知。


为此,在另一个经济史的经典例子里,希勒也给出了另一种解读,此事便是凡尔赛和会之后,时任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凯恩斯因对索赔方案不满愤而辞职。希勒认为,他之所以对索赔方案不满和对未来充满悲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听到了社会公众在经济凋敝的大环境中,对于《凡尔赛和约》的悲观解读,而这种来自大众的群体意识是不应忽略的。


总的来看,叙事经济学是一次跨学科的研究探索,借由叙事或话语这一线索,分析它们对于人的认知、行为及经济决策的影响。


如今,大众传媒已经越来越强地发挥着选择、传播、创造、共享信息的作用,无论是娱乐至死还是乌合之众也都愈发普遍地进入了大部分人的认知。可以说,现今已经是一个格外强调传播、尤其是病毒式传播的社交媒体时代;相应地,主动塑造和影响叙事和话语对于经济决策、创业创新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


希勒便说,


好的商业叙事可以被各方参与者所利用,并且最终改变人的认知和行为,推动商业模式的流行,甚至影响到许多国家的政策。


无论是房地产繁荣还是节俭与炫耀式消费的叙事,都印证着这一点。


而自 2020 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了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全新的外生变量。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病毒既为所有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流行病学的病毒传染模型提供了最直观的样本,其本身又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叙事。新冠叙事何去何从,一定会是叙事经济学的鲜活案例。


值得展望的未来


当然,时至今日,叙事经济学及其所在的更大范畴,行为经济学,在经济学的大花丛中仍然只能算是小众的一支、边缘的一簇,至少它们都远没有发展到被写进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程度——到那时或许才能算得上是被主流接纳。


然而,无论流派如何划分、纷争,所谓的主流,即新古典综合派的宏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却必须正视越来越多来自叙事的考验了。尤其是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经济冲击空前、许多精密模型的假定失效的宏、微观背景下,当那些叙事的构成元素正对现实经济社会产生现实影响、却并不能被所谓完美的模型所容纳和分析的时候,叙事经济学带来方法论变革挑战应当引起人们对于真实世界中真实人的真实行为多一些关注。


Effie 叙事的考验


本文创作于 Effie

你可能感兴趣的:(叙事的考验—关于罗伯特·希勒的《叙事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