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超越原生家庭》有感

图片发自App

      上一周听了一本经拆解过的书—美国婚姻家庭治疗师罗纳德﹒理查森博士所著的《超越原生家庭》,感觉其中的一些观念很是新奇,对照现实,又认为确实有道理,就拿来说道说道。

      曾经和我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A与同在一个系统的丈夫B离婚很多年了。随着孙子的出生偶尔还是会听其他人议论她俩的故事。故事其实也不复杂。同事A是从传统的农村到城市工作,但是她的思想却从没随生活环境的迁徙而改变。一切为了老公,一切为了孩子,标准的家庭主妇,特别是对她那个当中层领导的丈夫,更是照顾的无微不至,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起早贪黑,劳心劳力,愿意为他做任何事而毫无怨言。后来因为怀疑丈夫外面有人跟丈夫闹,在丈夫要升迁的时候找领导,干涉阻碍丈夫“前进”的脚步,她的丈夫为此坚决要和她离婚,怎么劝都没用,态度非常绝决,其间争吵、家暴、法庭耗费了他们好几年的时间和精力。哎,作为女性,特别是对我关爱有加朝夕相处的同事加大姐A,我心里特别为她不值。

     

图片发自App


      先看出生顺序对她性格的影响。同事A家中共4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算是长女。长女一般属于成就取向型的性格,做事非常认真,也很尽责,很会照顾身边的人,在父母缺位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承担父母的责任,充当父母的角色,就是传统所说的“长女如母”,因此往往成为家庭中的过度牺牲者。却并不以此能够得到父母的宠爱,这会让她们时常感到委屈。在“重男轻女”的农村,作为兄弟姐妹中有几个男性的长女,因为从小要照顾哥哥弟弟,她认为男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在夫妻关系中,她会习惯性放弃自己的需求压制自己的想法去照顾对方,为对方的人生目标牺牲自我。所有付出潜意识都是要求回报的,人总是在亲密关系中去寻找自己童年未满足的需要。当她的付出没有得到伴侣的回应,对方无法满足她的期待时,特别是出现她认为的危险因素(比如有其他女性经常出现在伴侣身边)时,会变得多疑和神经质,容易指责对方。一方面,她又很在意这段婚姻,为了维持亲密关系,只好用讨好、牺牲、迎合的方式去努力挽回,这样做反而更难得到对方的尊重和认可。慢慢地她便失去了自我,可以说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

     

图片发自App

    可以看出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她是“追逐者”,她的前夫则是“逃跑者”。一般男士在进入婚姻获得当初“追逐者”的确定感后,会把注意力重新转回自己的事业或原来好的坏的“兴趣、爱好”上,追求的目标和关注度的转化会导致双方对亲密关系期待的不一致,这时女士容易从“疏远者”变成“追逐者”,于是关系中的男女就是在这样的亲疏之间游走,于动态中寻找平衡。这种二元关系的不稳定会引发一次次婚姻矛盾和危机。需求及时去沟通,沟通有时并不会达到一致,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沟通的目的是要保持处理分歧方式和沟通渠道顺畅,双方有一种良性的互动。不致于引入第三方来排解或承担。第三方可能是孩子,可能是长辈,可能是工作也可能是第三者等等。就似两国邦交,要“求同存异”,保持对话。

      最后用这本书的金句之一来作为总结,希望婚姻中的你我借鉴,也祝愿阅读文章的您婚姻“幸福美满”!

      我们毎个人都是一方面需要“亲近感”(或称为“聚合感”),另外一方面也需要“距离感”(或称为“分离感”)。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欣赏和爱;但同时也需要独立、自主、自由和自决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超越原生家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