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县级科举考场!玉山“童生应试”棚,昔日旧貌换新颜

江西 玉山考棚新貌

初夏时节,惬意游览了著名的滕王阁、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和浮梁古县衙,再登三清山后,本该乘车至上饶返程回宜昌,可一听车经玉山县,孬张夫妇便临时决定于此驻足了。缘由是:这里乃唐朝丞相、大画家阎立本之归宿与安息地,亦是南宋皇帝“驻跸之所”,还是中国唯一完整遗存的县级“试院”(即考棚)所在地。

玉山考棚标牌

玉山县位于赣东北,“两江锁钥、八省通衢”,乃赣浙闽三省交通要冲。境内有“天帝遗玉,山神藏焉”之怀玉山,玉山县之名由此而来。

据我浅薄认知,古代科考场馆,国内仅有四处遗存:一是北京贡院,二是南京“江南贡院”,二者乃京都贡院;三是四川阆中“川北贡院”、桂林“广西贡院”,系地区省级贡院。南京和阆中两座贡院,我俩见识过了,却不知古代“童生应试”的县级考棚是啥模样儿,有些急切地至玉山县城下车入店,放下行李便直奔目的地宝庆桥。

玉山考棚旧貌
昔日考棚:轴承厂职工宿舍

玉山这座考棚,于清乾隆五十七年( 1712)知县丁如玉始建,以后倒塌。至道光一十八年( 1838),知县张兼山倡议阖邑捐造仍在旧址重建。咸丰年间,遭兵燹,板壁、号榭、几凳尽毁。到同治六年( 1867),知县王大枚,设善后工程局,又重新修葺如故。1944年后,江西省立玉山临时中学、玉山简易师范学校和卫生学校先后迁此办学。1972年后,玉山考棚之所成了县轴承厂职工宿舍。

修葺前考棚面貌
如泣如诉之训导堂拱柱

麻木杨拉我俩来到冰溪镇内湖塘沿宝桥东侧,入街巷口,便真切见到了前些年重新修葺的“考棚”模样儿:它由4幢青砖瓦房组成,占地面积相当一个足球场,呈长方形两两对称;南端为门厅,北端为正厅,各为五开间,相对而立;两厅之间,两排号舍东西相向,各有25个前后间,计有50个考间,可容100名童生应试。

修葺前旧貌
新貌

凝眸两排号舍之间用青石、鹅卵石铺就的甬道,想必就是当年考棚考题昭示处了。来前查过资料:县童子试5场,每天1场。每天的考题标在一扇木板的两面,由专人扛着在甬道缓行,考生们坐在考案前均可看清。考号分前后室,面对甬道的为考室,敞开,设考案;后者为考生起居室,设灶台,吃住用具自备。考试5天里,考生起居不能走出各自的考号。南北两端,各有一幢青砖瓦房对称而列,分别为前堂后堂。南面的前堂为考前训导衙,北面后堂是考官的办公室。

麻木杨告诉我,考棚未被保护且修缮前,是县轴承厂职工宿舍,住着70多户人家哩。他说:住考棚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能考上大学。想来,是“考棚” 佑之也。孩子们身处“考棚”,在厚重的文化熏陶下,焉有不读书之理乎?

考棚新貌
考棚一隅

玉山县志载:自宋迄清,玉山县参加科举考试共有111人考中进士。其中宋代考中进士64人(绍兴年间玉山籍人汪应辰曾高中状元),元代5人,明代19人,清代23人。60人考中举人。其中宋代2人,明代35人,清代23人(含武举人16人)。

考棚一隅
考棚两厢

徜徉清代玉山“童生应试”考棚,见证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持完整之真实存在,堪称科举制度“活化石”之考棚旧貌换新颜,实乃玉山之幸,江西之幸,国家之幸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罕见县级科举考场!玉山“童生应试”棚,昔日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