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析与概括:可计算模型下的人或动物的动机、认知、思维原理

1. 与思维活动相关的性质分析及性质的表示字母

与思维活动相关的性质分析:至少存在以下性质:

 需要一个身体(机体)承载思维。这个性质用字母“J”表示。

 身体内存在一个“承载主观感知”的区域,这个区域的性质用字母“O”表示。

 身体存在感官,包括眼、耳、口、鼻、肤、四肢、生殖器,等等。这些感官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状态。这个性质用字母“G”表示。

 感官的不同状态会产生不同的感知。这个性质用字母“Q”表示。

 身体存在于一个被身体的感官感知的外部世界里,这个外部世界也即日常所说的“世间万物”。这个性质用字母“B”表示。

 思维能控制自己的感官(G)在外部世界(B)里的运动方向。这个性质用字母“H”表示。

 感知里存在“舒服程度”(也可称“快乐程度”“愉悦程度”,等等)体验,这个性质用字母“L”表示。

 机体存在需求(或称“感知、思维存在的动机”)。这个性质用字母“P”表示。 “需求的满足程度”与“舒服程度”成“正比”。

 感官的不同状态会产生不同的感知,进而会使感知产生不同的舒服程度。比如:身体饿的时候进食,会比不进食时“舒服程度更高”;身体的皮肤受伤时,会比不受伤时“舒服程度更低”;等等。即,不同的感官状态会造成不同的舒服程度状态(情绪状态)。不同的感官状态会造成不同的舒服程度,这是不需要经过记忆的。这个性质中的舒服程度性质用字母“W”表示。

 机体状态对感官状态是有要求的,不同的机体状态,对感官状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机体在不同的机体状态里,同样的感官状态,舒服程度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进食,“在肚子饿的时候进食”,和“在肚子饱的时候进食”,前者的舒服程度更高。机体状态对感官状态存在要求,这个性质用字母“M”表示。

 机体存在感觉(感官状态)、感知的历史记忆。这个性质用字母“Z”表示。

 机体的记忆可分为“被回忆起的记忆”(或称“被实时感知的记忆”)和“未被回忆起的记忆”。其中“被回忆起的记忆”的性质,用字母“S”表示。

 机体通过记忆,识别出伤害过自己的人,需要逃跑。如果机体通过记忆判断为“能逃跑”,相比于判断为“不能逃跑”的“舒服程度更高”;如果机体“不能逃跑”,相比于“能逃跑”,则会因不能摆脱恐惧而“舒服程度更低”。不同的记忆识别判断,会造成不同的舒服程度感知,这是需要记忆参与的,这个舒服程度性质用字母“X”表示。

 机体的记忆里,存在“遇到伤害过自己的人需要逃跑”“肚子饿需要进食”之类需求记忆。这个性质用字母“T”表示。

2. 存在自主动机的最简思维机器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用已知的“性质”,构建一个符合前文“科学定义”的、可“演示”人或动物“心理、动机、认知、思维、行为”的“最简抽象运行模型”:“可计算模型下的人或动物的动机、认知、思维原理”。

2.1. “最简结构体”图示

如图1:

图1:最简结构体


2.2. 最简结构体内符号的性质和关系讲解

 H有H-A、H-B、H-C三种状态。H不能同时存在“H-A、H-B、H-C”其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状态。

 B有B-A、B-B、B-C、B-D、B-E、B-F六种状态。B不能同时存在“B-A、B-B、B-C、B-D、B-E、B-F”其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状态。B各状态间的转变规律:B-A 只能直接转变为B-F或B-B,B-B只能直接转变为B-A或B-C,B-C 只能直接转变为B-B 或B-D,B-D只能直接转变为B-C或B-E,B-E 只能直接转变为B-D或B-F,B-F只能直接转变为B-E 或B-A (如图2)。


图2. “B”各状态的转变关系示意图

 G-1有G-1-A、G-1-B、G-1-C、G-1-D、G-1-E、G-1-F六种状态。G-1不能同时存在“G-1-A、G-1-B、G-1-C、G-1-D、G-1-E、G-1-F”其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状态。

 G-2有G-2-A、G-2-B 两种状态。G-2-A、G-2-B 不能同时存在。

 Q-1有Q-1-A、Q-1-B、Q-1-C、Q-1-D、Q-1-E、Q-1-F六种状态。Q-1不能同时存在“Q-1-A、Q-1-B、Q-1-C、Q-1-D、Q-1-E、Q-1-F”其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状态。

 Q-2有Q-2-A、Q-2-B两种状态。Q-2-A、Q-2-B不能同时存在。

 M有M-A、M-B两种状态。M-A、M-B不能同时存在。

 C有C-0、C-1两种状态。C-0、C-1不能同时存在。

 D有D-0、D-1两种状态。D-0、D-1不能同时存在。

 W有W-0、W-1两种状态。W-0、W-1不能同时存在。

 X有X-0、X-1两种状态。X-0、X-1不能同时存在。

 T包括T-1、T-2、T-3至所有T,图中用……(省略号)和T-n表示。

 S包括S-1、S-2、S-3至所有S,图中用……(省略号)和S-n表示。

 G包括G-1、G-2。G-1、G-2同时存在。

 Q包括Q-1、Q-2。Q-1、Q-2同时存在。

 L包括W、X。W、X同时存在。

 L有L-(W-0/X-0),L-(W-0/X-1),L-(W-1/X-0),L-(W-1/X-1)四种状态,分别简化写做L-0/0,L-0/1,L-1/0,L-1/1。L不能同时存在“L-0/0,L-0/1,L-1/0,L-1/1”其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状态。

 Z存在多少种状态则U存在多少状态,U本身不能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状态。

 Z包括Z-1、Z-2、Z-3至所有Z,图中用……(省略号)和Z-n表示。Z-1、Z-2、Z-3、……、Z-n不能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状态。

 T、U、S皆由Z填充。即,T-1、T-2至T-n,U,S-1、S-2至S-n由Z-1、Z-2、Z-3、……、Z-n填充。

 T通过I-3填充到S,写作T-S或S-T。

 通过V-1、V-2填充到S,并与S-T相互对应的Z,写作S-TZ。

 Q、S、L、H组成O。

 M、T组成P。

 Q-2和M组成C。

 S-T与S-TZ组成D。

 O、P、U、Z组成R。

 G、R组成J。

 J、非J组成B。

 Y=肯定,N=否定。

2.3. 运行原理

1) J通过F-1塑造M状态。

2) B通过K-2塑造G状态。

a) B与G-1的状态关系:B-A则G-1-A,B-B则G-1-B,B-C则G-1-C,B-D则G-1-D,B-E则G-1-E,B-F则G-1-F。

b) B与G-2的状态关系:B-A则G-2-A,B-B则G-2-A,B-C则G-2-A,B-D则G-2-B,B-E则G-2-B,B-F则G-2-B。

c) G-1与G-2的状态关系:G-1-A则G-2-A、G-1-B则G-2-A、G-1-C则G-2-A、G-1-D则G-2-B、G-1-E则G-2-B、G-1-F则G-2-B。

3) J体通过E线,控制O开启或关闭。

4) O开启,H必然通过K-1控制G。

若H为H-A,G在B各状态间运动,B必然通过K-2依次把G-1循环塑造为G-1-A、G-1-F、G-1-E、G-1-D、G-1-C、G-1-B、G-1-A(如图3(a));若H为H-C,G在B各状态间运动,B必然通过K-2依次把G-1循环塑造为G-1-A、G-1-B、G-1-C、G-1-D、G-1-E、G-1-F、G-1-A(如图3(b));若H为H-B,G停止运动,G停留在某个B状态,也即G-1状态停止转变,停留在某个固定状态。

图3. (a)“H-A”时,“G-1”状态的转变规律


图3.(b)“H-C”时,“G-1”状态的转变规律

5) O开启,G必然通过K-3塑造Q状态。G与Q的状态关系:

a) G-1-A则Q-1-A,G-1-B则Q-1-B,G-1-C则Q-1-C,G-1-D则Q-1-D,G-1-E则Q-1-E,G-1-F则Q-1-F。

b) G-2-A则Q-2-A,G-2-B则Q-2-B。

6) O开启,Q-2必然通过K-4与M通过F-2共同塑造C状态。

“Q-2、M”与“C”的状态关系:

a) 若Q-2与M为“Q-2-A/M-B”或“Q-2-B/M-A”,则C状态为C-0。

b) 若Q-2与M为“Q-2-A/M-A”或“Q-2-B/M-B”,则C状态为C-1。

7) O开启,C必然通过KF塑造W状态。

C与W的状态关系:C-0则W-0,C-1则W-1。

8) O开启,O状态必然通过I-1塑造Z状态。

9) O状态塑造Z状态。其中,“W-0转变为W-1”或“W-1转变为W-0”过程中的关键Z将被抽离出来,通过I-2写到T。

10) Z通过V-1塑造U状态。

11) O开启,U必然通过V-2塑造S状态。

12) O开启,S-TZ必然通过V-3,与T通过I-3塑造的S-T,共同塑造D状态。

a) D状态的区分:比如:假设“XX”表示S-T任意内容,写作S-T-XX,与之对应的是S-TZ-XX。不管XX是什么内容,都转换成N、Y进行相符与否对比。若S-TZ-XX与S-T-XX不相符,写作S-TZ-XX-N/S-T-XX-Y;若S-TZ-XX与S-T-XX相符,写作S-TZ-XX-Y/S-T-XX-Y。

b) “S-T、S-TZ”与“D”的状态关系:

i) D-(S-TZ-XX-N/S-T-XX-Y)则D-(TZ-N/T-Y)=D-(N/Y)=D-0%=D-0。

ii) D-(S-TZ-XX-Y/S-T-XX-Y)则D-(TZ-Y/T-Y)=D-(Y/Y)=D-100%=D-1。

13) O开启,D必然通过VI塑造X状态。

D与X的状态关系:D-0则X-0,D-1则X-1。

14) O开启,S必然通过V-5控制H。

控制的原则是提升L(W/X),防止L下跌。

15) 根据前面规律可知:

a) “W、G-1”的状态为“W-1、G-1-A”或“W-1、G-1-B”或“W-1、G-1-C”,则“G-2、M”的状态为“G-2-A、M-A”。

b) “W、G-1”的状态为“W-1、G-1-D”或“W-1、G-1-E”或“W-1、G-1-F”,则“G-2、M”的状态为“G-2-B、M-B”。

c) “W、G-1”的状态为“W-0、G-1-A”或“W-0、G-1-B”或“W-0、G-1-C”,则“G-2、M”的状态为“G-2-A、M-B”。

d) “W、G-1”的状态为“W-0、G-1-D”或“W-0、G-1-E”或“W-0、G-1-F”,则“G-2、M”的状态为“G-2-B、M-A”。

16) 近路原则: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可以提升L或防止L下跌,必然选择最近的路径的原则称作近路原则。S控制H必然遵循“近路原则”。比如“W-0、G-1-C”时,S必然是控制G-1-C转变为G-1-D以达到W-0转变为W-1的目的,而不是选择依次转变为G-1-B、G-1-A、G-1-F。“W-0、G-1-A”时必选G-1-F,“W-0、G-1-D”时必选G-1-E,“W-0、G-1-F”时必选G-1-A,都是同样道理。

17) T的形成原理、S控制H的原理、X的转变原理图(图4),以及相关问题的讲解:


图4. “T”的形成原理

a) 在Z、T为空时,也即没有任何符号记忆时,一但O开启,O便有了状态输入,Z便有符号记忆。O状态一旦因G、H的状态转变而转变后,Z便有了Q、H状态转变的符号逻辑记忆。Z有了Q、H状态转变的符号逻辑记忆,并有了W-0与W-1的记忆后,而仍在T为原始状态,也即T没有任何因O输入的内容而塑造出的内容时,T的内容为“寻找‘控制H、G,以使W-0转变为W-1’的符号路径”。

b) G状态转变的原因,除来自H状态的控制外,还来自不受H直接控制的B的状态转变。

注:实际上,G状态也是不受H直接控制的,H直接控制的是G在B的运动方向,让G运动至B的各状态里去获得G的某种特定状态。而在最简结构图的描述里,G状态好像直接受H控制,其实实际表达的是G-1状态直接受H控制,G-2则不直接受H控制。在最简结构体里,G-1状态之所以直接受H的控制,是为描述T性质。若没有确定的H状态与G状态的关系,就没有可确定的符号控制逻辑,也即无法形成用于控制H的T。要描述T性质必需存在“最少、但足够”的“H状态与G状态是绝对因果关系的性质”。在最简化性质结构体里,如果去除G-1,只留G-2以及H状态和G-2状态的绝对因果关系性质,那么不管B有多少种状态,G都只有两种状态,在W为W-1时将会因缺乏“预警状态”而“无法完整描述T性质”,也即无法描述“防止W-1转为W-0”的性质。

c) W状态实质由Q-2状态和M状态决定。H不能直接塑造Q-2和M的状态,H只能通过塑造G-1状态间接塑造W状态。S不能直接塑造G-1状态,S只能通过塑造H间接塑造G-1状态进而塑造W状态。S根据T,从Z找出控制H符号路径,并依此对H进行操控以达到塑造W状态的目的。

d) 满足S-T的过程,是一个记忆思维判断过程,所以S并非一定要对H有所操控的。满足S-T的过程有三种形式:

i) S只对H有所操控。

ii) S对U和H都有所操控。

iii) S只对U进行了操控。

18) S控制H的原理的具体表现(如图5-16)。

箭头线为S控制H的示意线,示意线的始端和终端分别为控制发生前和发生后的状态。


图5. “W-0,G-1-A”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图6. “W-0,G-1-B”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图7. “W-0,G-1-C”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图8. “W-0,G-1-D”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图9. “W-0,G-1-E”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图10. “W-0,G-1-F”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图11. “W-1,G-1-A”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图12. “W-1,G-1-B”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图13. “W-1,G-1-C”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图14. “W-1,G-1-D”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图15. “W-1,G-1-E”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图16. “W-1,G-1-F”时,“H”状态的转变过程

3.“最简结构体”与心理、生理的结合

3.1.

人的身体里存在一个由“物质”组构的“性质系统”。这个“性质系统”的性质如复杂化的“最简结构图”所示,这个“性质系统”的“物质基础”大致存在于生理描述中的“神经系统”里。人所有记忆、思想、意识、认知、感知、感觉、情绪、动机、等等,一切关于心理思维的语言词句都诞生、依附、存在于这个性质系统里。一切关于心理思维的本质、原理都在这个性质系统的理论描述范围内,一切关于心理思维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图描述的理论里得到解释。物质系统受损,必将出现与之对应的心理思维故障。物质系统停止运行,心理思维必将同时消失。

3.2.

简版符号命名:

 B:外界

 J:身体、机体

 R:脑

 O:感知体

 G:外感官

 Q:外感官感知体

 H:控制体

 M:非记忆需求体

 T:记忆需求体

 C:“外感官感知体状态”与“非记忆需求体状态”的“重叠程度体”(“Q 状态”与“M 状态”的“重叠程度体”)

 D:“记忆识别状态”与“记忆需求状态”的“重叠程度体”(“S-T 状态”与“S-TZ 状态”的“重叠程度体”)

 P:动机体、需求体

 S:记忆数据运算体

 L:舒服程度感知体

 W:非记忆舒服程度感知体

 X:记忆舒服程度感知体

 Z:记忆体

(详版符号命名见附录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分析与概括:可计算模型下的人或动物的动机、认知、思维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