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8中原焦点团队中29讲14周秋月坚持原创分享487天

《性别视角下的人格养成》

咨询541场,讲师班370天,读书打卡217天

在心理学,我们常常听到人格这个词,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它。到底什么是人格呢?人格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个人的人格是遗传、环境、教育等综合因素的结果。精神分析理论特别会强调在18周岁之前,尤其0-6岁,甚至0-3岁早年养育对人格养成的影响作用。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性别视角下的人格养成。按照精神分析理论,早年养育对人格影响巨大。猜想一下,基于性别视角下养育差异化,会不会成为人格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呢?我们来猜想一下,既然早年养育影响人格养成,那么不同性别养育方式不同,对于不同性别的人格可能就差异巨大,甚至完全相反。

比如说,社会要求孩子要阳刚、成功、勇敢、坚强、独立、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个人小男孩,害怕黑,父母可能会说,你是男孩,胆子要大,不要怕、不能怕,不准哭!这样的男孩,可以就被教养成不敢说怕、不敢哭,因为害怕和哭泣是弱者的表现。而男孩是要变强的,唯有变强,你才是被喜欢、有价值的,才是有用的。

相反,社会要求女孩要温柔、善良、示弱、体贴、照顾他人、当然还有洗衣、做饭、带孩子。总之,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子要处处为他人着想,要时刻想着别人的需求,为他人付出。总之,先他人之忧而忧,后他人之乐而乐。

总结出来一句:我们擅长于塑造不同性别的不同标准。男孩是要成功,女孩是要能奉献。似乎,现在很多家庭,哪怕孩子到了青春期,大多在照顾孩子的仍是妈妈,而爸爸更多精力放在事业上,是不是也说明这个道理呢?家庭很多矛盾和冲突,也恰恰来自于爸爸的缺位和妈妈的焦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128中原焦点团队中29讲14周秋月坚持原创分享48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