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终身成长》有感(2)

继续分享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2)

上次分享提到,两种思维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表现在对待智力、挑战挫折、努力、批评和他人成功时表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其实我们每一个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某一个类型,即使固定型思维模式多一点,也可以通过学习,进行转变。

我在看这一模式对比时,就类比想到了“悲观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的对比,有很多的相似性。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往往是乐观主义者。

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往往是悲观主义者。

悲观主义者,常常反驳别人的话是:“你又不是我,你怎么感觉到我的痛苦?”

而这句话,往往就会让劝说者,叹着气离开。


我读此书时,第一次很High,非常认同她提出的观点,也印证了我的一些思考——特别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差距原因。


疫情以来读了很多书,这些书关于认知、教育和心理学的居多。

越来越发现,从很多的证据表明了人的智力、认知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一个都有巨大的潜力。

可问题是什么阻止了很多人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似乎给出了终极答案。

卡罗尔这本书是这样写成的。

她发现了人们是如何面对失败的差异性,发现存在两类人,一类是能够应对,而且喜欢挑战;而另一类人是不能应对困难。

可是为何会出现这种区别?

有些人能够将失败转化为财富,他们具备这种思维模式。

为何有些人能,而有些人不能呢?

答案是因为有些人,认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而有些人认为能力是一成不变的。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为何他们的想法会出现差别?

在归结原因是大致分为两派:

一派人将原因归结于生来具有的先天特性,如大脑的总量、颅骨的形状、出生的日期等等。

另一派人认为是由于背景、经历和教育不同等后天特性。

但又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脑科学研究者认为,人类在终生学习和大脑发展这一方面要比我们想象的更有能力。

书中有个例子很有意思,智商测试的发明者,阿尔弗雷德·比奈也相信教育和练习可以带来智力上的根本改变。

固定型思维的人对于证明自己非常热衷,他们总是在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人,是如何如何愚蠢。


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玻璃心”,他们总是感觉自己在被评判。

当然这样的人,也是在评判中长大的,那是另一个凄凉的故事。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对于评估自我评估的准确性令人惊奇。

准确的自我评估,是自我进步的基础。


所谓知人智者,自知者明。

准确的自我评估非常重要,大家有兴趣可以阅读戴蒙德《剧变》。

身边的高人,几乎都是识人和自我认知的高手。


可以这样类比,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看到是静态的一点,看不到随时间的变化。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数据量更大,变量更多,能看出趋势和规律,看到昨日自己的蠢和今天进步的空间。

加以时日,小小的差别,变成了无法跨越的鸿沟。


今天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终身成长》有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