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报告引发的思考


今天上午崔振成教授给我们做了一场关于如何做教科研的报告,好评如潮。学员们赞不绝口,钦佩不已。

报告中崔教授妙语金句脱口而出,让人目不暇给、耳不暇听、笔不暇记;古今中外经典、时事新闻,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令人叹服!

崔教授的很多观点也让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他的课堂案例剖析一针见血,让人脸红耳热。

崔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教科研,但是我们聆听之后,我们收获的又岂只是教科研?

我们无不感觉是领略了一次精神盛宴,经受了一场思想的洗礼。

这场报告启迪了我们的智慧,更新了我们了理念,给我们闭塞的头脑输入了一股儿清新的空气;拆除了我们教育思想守旧的藩篱,重建了教学理念开放的通道。

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我们又教给了我们的学生什么呢?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崔教授那样——讲教科研,但教给学员的又不仅仅是教科研?是不是应该做到:教历史的不仅仅有历史,教地理的不仅仅有地理,教政治的不仅仅有政治,教数学的不仅仅有XYZ?

我清楚地记得,当年高中时的地理老师给我们讲月相——上弦月、下弦月——时,侯振洲老师先给我们背诵了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数学老师冯廷俊老师在给我们讲微积分初步时,引用庄子的话:“一尺之捶(通“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样的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钻研的兴趣,令人终生难忘!

在地理课堂上竟能邂逅柳永宋词,在数学课堂上居然邂逅春秋庄子,这无疑增加了莘莘学子对老师的崇拜之情!而今,恩师逝矣,但是每当忆起中学时代,恩师音容宛在眼前,令人缅怀。

由此,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更新我们的理念,从新拾起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教书育人!不能只教书而忘记育人的重要责任担当!要育人,我们的课堂就得有人文关怀,不能仅有单一的学科知识。

要让我们的课堂从一条线变成一条路,增加一些厚度和宽度,增加我们教书育人的资本。让我们的课堂变成既有知识的传承,又富有情趣、富于温度。

要用我们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当仁不让的责任担当去感染熏陶影响每一个学生!

我们还要真切地认识到,任何一个学科的老师、学校的任何一个员工,都肩负有育人的责任。育人的责任,决不仅仅是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的!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成长。

处室工作人员,也可能让学生终生难忘,感念不已。陈忠实的《晶莹的泪珠》写的就是他上初中时教务处的一位普通员工对他的关爱。这位普通的工作人员不是班主任,甚至不是任课老师,却使大作家终生念念不忘。读了这篇文章,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

回过头来,我们再提一下崔教授,从他自我介绍中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励志楷模,典型的草根逆袭,从当年的大专学历到后来的博士学历,从当年的中学教师到今天的大学教授。从他的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功力。

当然,要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的责任,还必须像崔教授那样多读书,多学习,才有能力、有本钱去实现我们的责任担当。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报告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