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奶爸沟通训练营7.0经历复盘

一、我的入营动机

       加入奶爸的训练营是我犹豫已久的事。去年由于一整年的考研,一方面担心复习进度,另一方面在思考699的价格是否值得。直到去年考研前夕,在复习一上午后准备去吃午饭的休息时间,偶尔看到奶爸发布的7.0开班通知。我开始思考:我能否支付699,我能否在21天内满卡全程参与,我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训练营,我希望通过这个训练营达到什么目标?

        我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训练营?考研结束后,我就得赶紧找实习、准备考研复试。但这两项都要求我有高超的社交、沟通能力。JD上很多都提出想要擅于沟通的应聘者;考研复试面试要求我面对一众学术成就显著的老师们落落大方地展现自己;万一有幸拿到实习offer,我还要入职跟身边同事、上司相处……未来等着我的各种任务都要求我做一个面对身边人、陌生人、上级都能进行良好沟通的社交达人。但作为一个被身边长辈、同学、朋友公认的社恐,我不懂社交,一跟陌生人、老师、上级说话就紧张的印象深入人心。我自己也早已给自己贴上不会说话的标签,为了不在别人面前说错话,我尽可能地避免社交。可以说,奶爸的沟通训练营正是一个让我改变自己的机会。

        我能支付699吗?因为还没工作,699跟我每月生活费相比占据一大部分,快接近伙食支出了。但我还有一笔攒了快一年的私房钱,原本要用于考完研买switch。我思考了一下,打什么游戏,提升社交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我希望通过这个训练营达成什么目标?我当时的第一期望当然是上完21天课立刻变身社交小达人。另外由于想要尝试互联网行业,我希望自己在入营后积极表现,争做下一期的运营官。


二、我在训练营里做了什么?

        回顾过去的20多天,意外发现自己实践了不少:20天全部满卡,记录8000余字课程笔记,制作思维导图10余份,输出复盘作业总字数19000+;获得小组优秀作业若干次,获连队优秀作业一次;担任1组的点评小助手,共点评作业50余份,在连队的点评组做点评思路分享……

        在入营前的预打卡中,我立下了这样的flag:争取不使用补打卡机会。我过去也参加过多次不同类型的社群课程。一个曾经带过我的社群组长在一次结营后的聊天跟我说,我以前每次缺交迟交作业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让我非常惭愧。因此我才在入营前立下了这样的flag。作为一个严重拖延症患者,在这次沟通训练营里,我不仅成功做到了每天ddl前准时打卡,还保证了每次作业近1000字的输出。通过复盘这期的实践成果,我可以说,这样的结果是我入营前没有想到的。能坚持下来这21天,我想诀窍在于入营后学到的两句话。

        “越参与,越收获”——这是奶爸在入营仪式上提出的对我们的要求。虽然单纯听课也能收获不少,但每天的复盘作业才是帮助我们吸收、内化知识的方法。奶爸每节课虽然只有15分钟左右,但这短短的15分钟信息量非常大。如果只是听课,可以说睡一觉起来就忘了。只是简单地做做笔记,虽然可以不时复盘查看,但单纯记录下来的东西总归条理不够清晰,且需要反复复习才能记住。复盘作业则要求我们不只是单纯的复述奶爸的课程,还要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复盘,再进行思考总结。我平时还会把每节课的笔记总结成思维导图。通过这样的复盘练习,我逼迫自己不断反思,根据课程内容找出过去社交经历中“失败”的症结所在,再思考得出对应的提升和解决方案。要想真正学到奶爸的课程内容精华,收获超过699的价值,这个复盘练习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先完成,再完美”——我们可爱的运营官们在鼓励我们打卡时常提这句话。写作和说话是相通的。我不善说话,更别提写作功底了。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写复盘作业、第一次写点评时没有缺少灵感的痛苦。再看看同组其他大神的作业,对比之下我的作业病句连连,还没有条理。即便知道自己写出来的作业离优秀还差很多,但我给自己的要求就是:先完成,且尽量写长。尽管我的复盘作业缺少文采,但至少要从字数和形式上逼迫自己认真对待。同理每天打卡。我们训练营的每天打卡ddl是晚上11点。本拖延症患者总喜欢拖到8点半甚至9点再开始看课,有几次看完课、做完笔记和思维导图都接近10点半了。再磨蹭一会,天哪这就要到ddl了。即便如此,我也会坚持先把大概框架和主要内容写出来,看上去是份字数足够的复盘作业,至少得在ddl前提交。之后再进行细节上的完善。我的作业总与其他优秀作业存在距离,总达不到完美。但通过认真完成,我能感受到自己离“完美”的距离也在不断缩小。


三、我在训练营里学到了什么

       很多人在入营前都有疑惑:奶爸的这个课程讲的什么内容?真的那么有效吗?

        经过20天的训练,我可以保证,虽然奶爸的沟通课不是魔法,不能让你过了21天立刻变成社交达人,但绝对是一门值得的好课。

        如何定义好课?很多人说,好课得有干货,不能水。如今市面上的沟通课其实层出不穷,但里面有多少是真正的干货,而不是水分呢?我定义的好课是:有理论、有案例、有普遍性、有实践指导。特别是最后的实践方法,即“怎么做”,是我认为一个好课所需要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奶爸的沟通课正符合我对“好课”的定义,可以说课程里面解答了几乎所有社交问题中的“是什么”、“为什么”,并指导我们“怎么做”。

        我每天都会总结思维导图,所以对奶爸的课程内容层次印象很深。奶爸的课程内容逻辑非常清晰:点出大部分人的社交问题,指出社交误区,给出理论解释,最重要的是每节课都会给出应对不同场合的解决方法,以及提高自己根本社交能力的锻炼方案。而且课程之间相互关联。毕竟社交并不是单一问题,往往是很多因素导致的结果。根据场合,还需将不同的方法联系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对社交场合应对自如。以我为例,我进入训练营的目的之一是很想交到新朋友,面对陌生人也能不尴尬冷场。奶爸针对破冰场合就讲了自我介绍方法、刚认识时让别人信任自己的技巧,不冷场的万用话题、破冰前后的聊天方法等……学完奶爸教授的破冰场合应对方法与聊天方法后,我认识到了之前自己尴尬冷场的原因所在,更学到了对应的解决方法。


四、我有哪些方面提高了?

        比较可惜的是,考研过后我出门的次数也很少,跟人沟通的场合不多,因此实践和练习机会很少,更多局限于线上交流。但我还是从这些小的社交场合中感受到了自己社交能力的提高。

        掌握与父母的沟通方法后,与父母间的争执次数大大减少。考研结束后预估成绩不理想,考完当晚就跟爸妈在电话里起了争执。但学完课程后,在微信上聊天沟通时,自己通过改变心态与运用技巧,变得能与爸妈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并且更加理解爸妈的立场和心态。有的时候还在微信上把爸妈哄得乐呵呵的。

       在微信上的手机社交场合,先不提跟朋友聊天时,安慰朋友的技巧大大提高;在添加陌生人后,不会像以前那样连打招呼都纠结半天,不知道怎么开口,还能有来有往地进行沟通。1月份在现实生活中出门较少。在仅有的一次线下实习面试中,在等待区跟同校的候选人聊了起来,这是我以前完全不敢尝试的事……

       社交方面虽然我目前只看到一些微小的提升,还需要多从不同场合试错、实践、练习来提高熟练度。但在其他方面我也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养成了做思维导图的习惯,开始将乱成一团的笔记梳理出条理;写作能力得到锻炼,文笔慢慢顺畅,病句肉眼可见地减少,而且不会再有对写作的抵触和畏惧心理……


五、我体会到了什么

        在这里我想专门提提我们温暖的1组。从入营第一天到现在,我都感慨自己特别幸运能加入1组。1组有我最喜欢的最能干最人美心善的组长霞霞、kk、喵喵;有给我暖心点评的卷卷、冷冷、嘉懿;有特别优秀还在群里热心分享、解答疑问的大神学员老钱、二鳕;还有许许多多暖心的小伙伴……

        在1组,平时提交作业后,群里的组长和组员都会给我特别热心的反馈;在拿到优秀作业时,小伙伴们也会不吝自己的鼓励和夸奖;有时我会在群里提出一些自己遇到的社交问题,组长和组员们都会热心给我鼓励和特别实用的建议;由于我平时写作业写得比较晚,霞霞还会每天在临近ddl的时候提醒我赶紧冲刺交作业了,作为本群著名车神实在是惭愧。


六、我实现目标了吗?

       回顾入群前的flag,虽然常常不可避免地压着ddl交,但我最终实现了不使用补打卡的flag。那么我成为社交小达人了吗?目前的我还没有。越深入学习,越发现社交是需要锻炼和练习的。在21天的训练营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过去自己的问题所在,积累了技巧和提高方法。但提高方法还需时间来练习,技巧也得多多运用来熟能生巧。我现在也会不断鼓励自己,越参与越收获,先完成再完美。相比以前,我面对社交场合的畏惧和抵触明显减少,我也相信自己在经过多多锻炼后,最终一定能实现自己入营前的目标:成为一名社交小达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恶魔奶爸沟通训练营7.0经历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