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选择题(共15题)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2.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3.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是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4.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
A.洛阳、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余杭、涿郡
5.观察下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从洛阳前往北京走运河的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6.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创立了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D.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7.春秋战国以来,我国经历了秦汉、隋唐、元明清的三次大统一,期间也穿插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分裂。下列各时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交融加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封建社会的第一次统一
D.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的时期
8.与秦朝命运相同,都呈现短暂而繁荣特点的是( )
A.隋 B.宋朝 C.元朝 D.明清
9.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平等竞争 B.注重实践
C.思想自由 D.以德取才
10.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 )多年。
A.1300 B.1500 C.1600 D.1700
11.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唐太宗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12.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文中所说的“考试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
A.唐太宗时 B.唐玄宗时 C.武则天时 D.隋炀帝时
13.唐代诗人孟郊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表达新科进士高中之后的愉悦心情。进士科的设立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4.大运河河南滑县段所具备的优越的交通地理条件,带来了道口古镇的繁荣。明清至民国期间,道口商贾云集、贸易繁盛、“日进斗金”,为豫北重镇,有“小天津”之称。清代,因大运河的存在,道口烧鸡被商人通过航运带至全国各地,现道口烧鸡作为老字号名扬海内外。材料表述的主旨是大运河
A.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B.使道口烧鸡家喻户晓
C.带动了沿岸经济的发展 D.使道口与天津齐名
15.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
二、非选择题(共9题)
16.隋朝灭亡原因
(1)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________起义。
17.___________统一南北,励精图治,进行改革,促进了隋朝社会的繁荣。
18.隋朝大运河
(1)时间:_________(隋炀帝)
(2)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概况:①一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②二长:2000多千米
③三点:______________(今北京)、 ___(今杭州)
④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北向南)
⑤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自北向南)
(4)地位:隋朝大运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和世界运河史上的伟大工程
1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它对促进哪一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疆域的特点是什么?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忽必烈推行了什么制度?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京时间2014年6月22日,经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包括我省洛阳市加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共7项遗产。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也是我省第4处世界文化遗产。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开凿大运河的是哪一位皇帝?中心是哪一城市?
(2)大运河哪两段途径我省?其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3)大运河申遗成功有什么现实意义?除了大运河以外,请你再列举一处我省的世界文化遗产。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含义: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语
材料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汪洙《神童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2)材料二中的“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与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在这一制度创立过程中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
22.材料论述。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成为华夏民族强盛不衰的灵魂。中国文化中心由北往南迁移,大致上也是沿着运河的西北——东南方向前进的。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帝国心脏紧密相连,带动了沿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文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
——摘编自《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请回答:
(1)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开凿的?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3.阅读下列材料,评价历史人物。
隋炀帝在位期间,将科举制度(科举制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正式归为国家政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此后历代均以科举而选拔人才,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隋炀帝即位后几乎每年征发重役。仁寿四年十一月,他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简要评述隋炀帝。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虽然短暂,但是,它给后人留下的却不仅仅是扼腕叹息。比如:它处于 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各种制度的创新,有千秋万代的大型工程…… 因此,我们评价一个王朝不能只看它所生存时间的长度,更应当看看它对后世有价值的深 远影响。即便是一个由于暴政而亡的短命王朝,也给后面的盛唐带来“积极正面的指引”。
——改编自《论述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
(1)材料中所说的“隋朝有千秋万代的大型工程”是指什么?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在位时期开凿了隋朝大运河,A正确;BCD不是主要目的,应从统治者巩固统治的角度分析。所以答案是A。
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A符合题意;BD项是大运河开通的作用,不是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地,不符合题意;C不是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3.B
【详解】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B符合题意;西汉在魏晋南北朝建立之前,A排除;唐朝建立在隋朝之后,C排除;宋朝时期政权并立,D排除。故选择B。
4.D
【详解】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期开凿了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所以答案是D。
5.A
【详解】
由题干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可知,从洛阳前往北京(古称涿郡)走运河的永济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故正确答案为A。BCD从示意图上看均与题意不符,故选A。
6.C
【详解】
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C项符合题意;隋炀帝时期创立了科举制,排除A项;隋炀帝时期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排除B项;隋朝时期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
根据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ABD符合史实,是正确的,而选项C说法不符合史实,因为 589年隋灭陈以后,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封建社会的又一次统一,而不是第一次统一,中国历史是第一次统一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8.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隋文帝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他的年号是开皇,史称“开皇之治”。后期隋炀帝的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隋朝灭亡,时间短暂,所以隋朝的特点就是短暂而繁荣。因此与秦朝命运相同,都呈现短暂而繁荣特点的是隋朝,A项正确;宋朝、元朝、明清都与“短暂”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9.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所以说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其体现的平等的原则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科举制度的相关史实。
10.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时期创立科举制度,清朝末年(1905年)废除,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1300多年。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1.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隋文帝废除选官制度,改以考试选官,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科举制诞生;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隋炀帝统治残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故C符合题意;唐太宗、隋文帝、唐玄宗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2.D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科举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13.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故B项正确;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排除A项;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唐朝完善了科举制,排除C、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
材料“因大运河的存在,道口烧鸡被商人通过航运带至全国各地,现道口烧鸡作为老字号名扬海内外”强调的是大运河促进了沿岸经济的发展,C正确;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交流问题,A排除;BD属于表象,排除。故选C。
15.D
【详解】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作为选官制度,按成绩录用人才,使得门第不高但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故答案选D。
16.农民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在位期间,在前人修的众多运河基础上疏浚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
17.隋文帝(杨坚)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南北。并且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了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故本题填 隋文帝。
18. 605年 洛阳 涿郡 余杭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抵余杭(今杭州)。整条大运河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所以空白处为①605年②洛阳③涿郡④余杭⑤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⑥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19.(1)科举制隋朝
(2)三省六部制贞观之治
(3)疆域辽阔行省制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意思是唐太宗李世民采用了开科取士(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是个长远的策略。 他开科取士,结果赚尽了天下英雄,他自己也白了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策”是指科举制。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这种制度开始于隋朝。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因此它对促进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起了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的特点是疆域辽阔。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
20.(1)隋炀帝;洛阳
(2)通济渠、永济渠。其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意思相近也可)
(3)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或有助于激发中国人民民族自豪感或有助于对大运河遗址的更有效保护(任一点);龙门石窟、殷墟、郑州“天地之中”建筑群、丝绸之路河南段任一点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的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通济渠、永济渠两段途径我省(河南)。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申遗成功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有助于激发中国人民民族自豪感。我省(河南)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龙门石窟、殷墟等。
21.(1)选拔官员注重门第和出身,不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科举制度。隋文帝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3)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注重门第和出身,不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相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时期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期设置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各朝代官员的选拔制度,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巩固封建统治。
22.(1)隋炀帝;
(2)[答案示例]
观点一: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论述:大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观点二:中国古代工程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详解】
(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根据材料“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成为华夏民族强盛不衰的灵魂”可归纳出观点: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学生可围绕观点,结合材料以及开通大运河的积极影响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大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根据“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帝国心脏紧密相连,带动了沿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文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也可归纳出观点:中国古代工程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写出相关的论述即可。
23.隋炀帝即位后,下令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修订了法律,主要是针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设立了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的形成;兴办学校,访求遗散图书,并加以保护;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关系。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农民背井离乡,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行宫,从行之人多达数十万人,严重骚扰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三次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
【详解】
根据材料“将科举制度(科举制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正式归为国家政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此后历代均以科举而选拔人才,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即位后,创立了科举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修订了法律,主要是针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兴办学校,访求遗散图书,并加以保护;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关系。根据材料“隋炀帝即位后几乎每年征发重役。仁寿四年十一月,他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农民背井离乡,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行宫,从行之人多达数十万人,严重骚扰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三次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我们要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一分为二的评价隋炀帝,言之有理即可。如:隋炀帝即位后,下令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修订了法律,主要是针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设立了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的形成;兴办学校,访求遗散图书,并加以保护;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关系。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农民背井离乡,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行宫,从行之人多达数十万人,严重骚扰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三次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
24.(1)隋朝大运河(或大运河)
(2)观点: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论述:隋王朝的统治时间很短暂,但是它的统一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隋文帝杨坚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成为随后持续三百多年统一局面的起点,开启了封建的盛世局面。隋炀帝在位期间,组织民力开凿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沟通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由此可见,隋朝虽然短暂却无比繁盛,为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详解】
(1)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运河。因此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出隋朝大运河。
(2)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它处于 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各种制度的创新,有千秋万代的大型工程…… ”可拟定论点为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关于阐释可从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大运河的开凿、科举制的创建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