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存的本能

衡量我的标准也许很难,也许很简单,不管怎么说,我都是一个不能重复的唯一,目前世界上一有70多亿的人口,在这70多亿的人口中虽然有很多同名同姓,甚至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但是他们每个都不尽相同,其性格同样也是五花八门。也许你会感觉到奇怪这么大的样本量怎么还找不出一个完全一样的人来呢?

实际上,不光现在,就算是我们把历史上所有的人都加在一起,也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人来,严格意义上来讲世界上是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因为每一个事物都有他特有的属性,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我们才会把它单独看作一类事物。

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表现的不同,给人感觉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这种改变一般会伴有不同性格和技能,比如这种人同时拥有两个人的性格,我们常说他是多重人格。现实中这种人的变化还是非常常见的,核心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认知和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比如突然看了某人的传记,对里面的人物产生崇拜,他就很可能效仿那个人,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果粉丝效应,因为名人生活的好,让读者羡慕,如果读者像他那样做自己是不是也会变得更好呢?如果这时候这种思考存在矛盾,比如对名人产生质疑,他的性格就会间歇式的发生变化。给人感觉一会是他一会又不是他。

 人的性格千奇百怪,很多性格更是让人惊讶不已,甚至让人们误以为是病症需要治疗。比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种病症是说有一天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银行被劫匪劫持了,但是人质们不仅不记恨反而还要感谢劫匪,甚至有些女职员后来还嫁给了其中的一个劫匪。与之相反的是利马综合征,在利马综合征表现下,被劫持的人员居然打动了劫匪。这两种典型的人格以其发生地而命名,所以这些都是真实的“病例”。

也许有人说这和恐惧有关,抛弃科技不谈,我们先来说说人们究竟为什么会恐惧?我记得早年有一本叫做《恐惧的原型》的书,德国心理学家弗里茨-李曼通过本书,讲述了心理治疗的策略是挖掘个人早年的成长背景中导致恐惧的因素,研究个人与家庭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培养我们与恐惧对峙的能力。

书中他以天体运行的自转与公转,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四个特征类比我们普通人的四个成长动力。

自转:是以自我为中心,肯定自我的存在,强调与其他人有所区别,我行我素,类似弗洛伊德的本我。

公转:把自己当做人群中的一分子,喜欢与人交往和分享,也愿意帮助他人,类似弗洛伊德的超我。

向心力:即万有引力,向往着团结与合作,同时也变得比较保守和固执。

离心力:随时准备改变自己,肯定所有的变革与新发展;同时也变得比较容易背叛。

根据上述,四个恐惧的原型就是:

一: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分裂);

二: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忧郁);

三: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着熟悉的事物(强迫);

四:害怕既定的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自为(疯狂)。

给出四个恐惧基本圆形后,我们再分别详细的讨论下他们的具体表现形式。

分裂人格

这种人害怕别人亲近,与世隔绝、自我中心、社交困难、敏感、独来独往、特立独行、孤僻、理性主义者、坚强、冷静客观、自信、批评家、他们是革命家、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往往不相信有人会爱上他,为此还会不断地针对自己的怀疑做测试,要求新的爱的证明。

另外,由于恐惧,分裂人格者会用不加修饰的愤怒来宣泄心中的不快,愤怒不光是起抵抗和保护的作用,他也会借此与人有了接触,攻击是他追求和争取某样东西的方式,正如奇迹课程里所说“所有的袭击都是求助的呼声”,这需要我们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慢慢填平心底的沟渠。

比如他们不相信人工智能可以为他们服务,为此他们会一次次的要求专家们作出更加可行的分析报告和实验结果。当专家们的结果不是让他们很信服时,他们就会采用过激的手段,来遏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忧郁人格

这种人尽可能靠近他人,依赖,附属,害怕变成独立的自我,心甘情愿把自己交出去,任凭别人的摆布,质疑自己的处事能力,没有归属感,安全感,谦虚,息事宁人,无私忘我,有同情心,感同身受,忍耐力强,卑微,从不要求什么,服从,配合度百分之百,乃至于牺牲自己,夸张者奴颜婢膝;极力避免自转,害怕被孤立、分离、抛弃、不被保护和寂寞。他们往往有同理心,像爱自己一样深爱着对方,为对方而活,他们不太有自己的生活,但是若是达不到目的,他可能以生命和自杀来解决问题,从而祈求对方的怜悯。

这种人,同样不喜欢太新鲜的事物,对于高科技同样感到害怕,但是他们往往不会直接说不,而是可能背后进行积极的反对。

强迫人格

强迫人格者追求向心力,从小就渴望永恒和安全感,他们依赖熟悉习惯的东西,希望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应该像铁铸的,变成永远有效地原则和无可争议的规矩。

他们害怕新鲜的事物和新奇的经验,风险,改变和消逝是他们最大的恐惧。他们是完美主义,乐观主义,自我控制者,洁癖,谨慎,自我保护,权力欲,强势,成就欲,责任感,强硬派,秩序,安全感,压抑怒气,好争辩,节省,吝啬,就事论事,具体不含糊,令人信赖,保守,传统。

由于这种人小时候就很懂事,很早就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们往往很难打动它的真心,这种人很头疼是吧?虽然头疼(其实这种人他们自己就有头痛的毛病)但是也有解决办法,那就是我们帮他指明其发展方向,告诉他们相应的技术原理和工作流程,让他在我们的世界中再次找到方向,于是他就会变得愿意接收我们,从而成为他们的另一套标准。

疯狂人格

疯狂(歇斯底里)人格者追求离心力,他们才不把那股聚拢且集中的万有引力放在眼里,只是翘首期待新鲜感,不断追求新鲜、惊险和刺激,随时臣服于外在的引诱和内心的呼喊。他们讨厌传统,束缚和既定的规律,害怕自由受到束缚,责任,义务和前后一致是他们最大的恐惧。他们追求改变与自由、好奇心强烈、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热情洋溢、调情高手,花样百出,肯定所有新的事物,夸张,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爱慕虚荣,任性,口不择言,不想后果,及时行乐,不负责任,逃避束缚,自欺欺人,渴望被肯定,排拒最终的既定的人事物,害怕自由受到约束,爱冲动,无力抗拒诱惑,没有原则,易怒,脆弱,不理性,不合逻辑。

这种人看似愿意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只接受他们自己的新事物,对他人的贡献不屑一顾,总是和我们进行莫名其妙的竞争从而彰显他们的个性。

其实,这四种人格的形态适用于每一个人,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既不完美也不完整,正是因为恐惧与希望的存在我们才能少走弯路,从而获得更健康。

 存在即合理,极端差异的人格非常具有代表性,正是这种差异让我们逐渐解开智能的神秘面纱。 下面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为了简单起见,实验采用问答的形式。

(1) 假设现在我要把你的腿给锯掉,你会同意吗?我相信80%的人都不会同意,好端端的干嘛要锯掉我的腿呢?

(2) 假设你遭遇了严重的车祸,必须锯掉腿你才能活下来,那么你会同意吗?我相信80%的人会同意。

对于同样的结果,但是人们却做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不知道你发现了他们的本质是什么吗?

 对,他们的本质就是能够更好的活着。

弗洛伊德说,超我是目标,本我是本能,自我是本能与目标的综合表现形式,其实他只说对了一部分,超我,本我,自我都是来自于人的内因,而现实中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是内因、外因、本能和性能一起考虑的。

试问:

如果外界发生变化,而你不做出反应,你能说明你是聪明的吗?

如果外界发生变化,而你胡乱做出反应,你能说明你是聪明的吗?

如果外界发生变化,而你做出固定反应,你能说明你是聪明的吗?

如果外界早就发生改变,而你才做出反应,你能说明你是聪明的吗?

当然内因、外因、本能和性能在不同的环境下,其反应所占的比例会有不同,比如安静的实验室和多变的战场。

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实验室里,科学家通过脑电波测试仪来预测被实验者也就是你下一次可能举哪只手。在经过若干次的预测后,,计算机预测的越来越准,你会发现即便你有意不配合,但是你举手的结果却早被计算机提前几秒钟计算出来了。

也许你感到很神奇,其实计算机只是先于你发现了你大脑计算的结果,这种看似偶然的结果其实也是经过你的大脑一层层计算出来的。而这个计算的原理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如何能让自己更好的活着?

外因、内因、本能和性能影响最终决定的关系如图3-1-3所示:

图3-1-3 外因、内因、本能和性能关系图

备注:生命的真谛就是更好的活着

生存本能

正是因为更好的活着这个原则,我们才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命。活着是生命的基础是智能的核心。只有活着并且更好的活着人类才会表现的有智慧有感情。而活着本质上也是一种本能,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它称其为——生存本能。

生存的本能因其对生存的影响层级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为此专门提出了需求的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很好的阐述了从最基本的活着到更好的活着之间的递进关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如图3-1-4所示:


图3-1-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存本能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也是强人工智能的未来,没有生存本能这个核心,人工智能将不会产生灵魂,也不可能有人们所期望的爱恨情仇,那么,凭什么说生存本能是人强工智能的未来呢?下面,我们就简析下人的生存本能是如何进一步形成认知,经验和感情的。

认知

首先是认知,认知是知识获得和应用的一个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是大脑接在受外界输入的信息后,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结构记忆的心理活动。

认知可以是我们眼睛看见的,耳朵听到的或者鼻子嗅到的,甚至是皮肤触碰到的硬度,温度等。

本质上,所有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事物都是可以记忆的。不存在不可以记忆的认知。我们无时无刻的在记忆这个事物的同时也是在回忆这个事物,记和忆构成了认知的主体。

人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一般是多感官一起参与工作的,以认识小猫为例,当人们用眼睛看它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体的颜色,纹理,光泽,大小、形状。当我们用手触摸时还可以感觉到粗糙度,重量,柔软度等。当然你可能也会听到它的呼噜声和脚步声。

如果我们把人的认知过程比作一个数据库,那么认知其实就是一条条记录的添加和查询。而由于这个数据库的大小有限,同时为了方便我们人脑快速查询,所以虽然看上去我们的感觉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认知事物,但是并不是所有能够被感觉到的事物都会被记忆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我们的大脑只会记忆那些可能对我们产生重要影响的事物,也就是说这些信息对你而言是更有价值的。

比如:小孩对人脸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对动物的脸却分辨的一般,虽然同样是同样的视觉结构,但是我们的大脑却更加喜欢记忆那些能够对我们产生深远影响的人脸,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脸。

 还有研究表明,婴儿对人说话的声音也是非常敏感的,但是对其他声音则反应迟钝。

 认知不仅有选择性,还有难易性,有些认知非常容易,而有些认知则非常困难,那么之所以有些认知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认知的价值不大。

 那么认知就说到这里,基于生存本能,用现在的电子计算机来设计一个具有认识能力的人工智能并不困难,尤其是机器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根据其对生存本能的价值大小进行有选择的记忆就可以了。

备注由于人脑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所以说人脑的记忆是有限的。

经验

其次是经验,经验是现代人工智能的一次飞跃,专家系统虽然也是人工智能,但是专家系统的智能更多的是专家的经验,而真正的机器经验或者机器智能却少之又少。

科学家们之所以说现在的人工智能是弱人工智能,就是因为现在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也就相当于两三岁的小孩,甚至很多方面还不如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我相信大家也很好奇,为什么刚出生的小孩就有很多的本能反应呢?为什么人类会自我学习和成长呢?

其实这一切都和经验有关,经验则是人类从生活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比如车辆驾驶就是一种技能,比如勾股定理和你做的实验就是一种知识经验,从表面上看经验和认知是两个不想干的词,但是实际上经验是已有认知的一种快速检索,就像是数据库的索引一样。

比如,在车辆驾驶时,我们转动方向盘,或者踩油门,经过多次练习之后我们找到了一种更好的驾驶方法。其实每次练习都可以表示为一种稍微复杂的记忆,像转动的方向力度,速度,时间等。然后在考试时我们会想到以前学过的驾驶方法,告知自己在当前环境下用某种方法将更加有利,这种回忆其实是一种搜索,根据搜索结果按照满意度(生存的价值度)排序,并从中选择自认为最好的一组动作。

为什么需要一种快速回忆,主要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大脑的运转速度相对于1000亿个神经元而言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一方面受制于神经细胞传递的速度,一方面受制于外界环境给我们反应的时间。所以大脑会把相似环境下(如车辆转弯打转向灯)的多次的重复的记忆变成一种经验。这种经验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从概率上来看,确实是一种相对好的选择。怎么样,这种指向明确的相对好的选择,是不是很像数据库的索引。

也许你会说,其实索引也分快慢,是的,其实人的认知经验也是有快有慢之分的,一般来讲,当我们认为某种经验更好时,我们的大脑就会把这种经验变成一种习惯(比如遇到紧急情况踩刹车)。如果这种习惯在实践中被认为是最佳方案时,就会成为一种本能,本能其实就是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发射就好比巴甫洛夫那条可怜的狗,本来应该对肉流口水结果变成了对铃铛流口水。而更有趣的是,当这种本能被历代证明是最好的时候,这种本能便会通过DNA遗传到子女身上。比如子女们基本的相貌,原始的审美标准,还有坐立行走、喜怒哀乐这样简单的动作和表情,甚至还会说妈妈这样基本的母语。那么如果把习惯比作是一个更加快速的索引,那么本能就是索引的索引。

根据生存本能,我们假设:人们规定,孩子哭就是需要人照顾的一种表达方式,笑就是表示满意的表达方式,孩子觉得不错,然后当他需要照顾的时候就哭,然后时间长了就哭得有经验了,知道什么时候要哭,什么时候要笑了。这种“会哭的孩子活得好”后来就会变成本能,当本能找不到更好方法改进的时候就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人类孩子会哭是天生的。而动物却不见得是哭声。当然这个假设是需要科学的前提的,如果哭声传的不够远,那么人们的这个规定就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迟早会被更合理的经验取代,比如其他某种通知方式适合告诉周围的人他需要照顾那么这种方式只要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就会被优先继承下来。

那么第一批孩子究竟是怎样学会哭的?可能是人为的,父母感觉孩子快饿的时候,诱导他哭,这个可以请教下巴普洛夫。但是实际上更可能是物竞天择的结果,突然有个孩子会哭,因为哭声可以传播得更远,所以父母可以很远就能够照看的了,而不是放到育儿袋中了。

那么哭为什么是悲伤的呢?主要原因是痛苦关联效应,假设孩子哭,总是关联到孩子挨饿受冻等难以生存的痛苦,那么孩子一哭就会觉得伤心。反之亦然。我们做一个假设,每当孩子要饿的时候,我们就给他一个铃声,但是第一种情况下铃声过后孩子仍然得不到吃的,第二种铃声过后有吃的,那么同样的铃声在前后两个孩子听来一个是悲伤的一个是幸福的。

再假设,我们规定,怒目圆睁、声嘶力竭、身体抖动这种表情,是他要对某些事物进行报复和破坏的声明,那么这种方法被认可和继承后,人们觉得需要报复和破坏的时候自然而言的就选择发怒的表情了。所有的这些表情的背后其实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充分活跃自己的身体器官,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准备,一方面是向别人宣示自己的强大,以免不必要的冲突。比如猩猩拍打自己的胸脯就是一个很好的宣示——你最好不要轻易招惹我。

另外人有破坏性也是经验的一种,破坏的经验告诉它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可以减少了竞争对手,可以改善生存环境。如果生活中破坏和动怒容易达成结果。那么经验自然使然他成为一个容易动怒的人,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某人经过深思熟虑然后决定报复和破坏,他就不用选择这样的表情。这种报复和破坏也是一种相对的选择,受至于施暴者本身认知的局限,因此他选择残害或者奴役他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认知告诉他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我们再简单总结一下,认知、经验、习惯和本能之间的递进关系:正常情况下我们是通过认知来生存的,但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我们通过多次相似的认知形成了经验,并在这个经验得以长期有效的验证后形成了习惯,而这个习惯在被若干代确认为是好习惯之后就形成了本能。

认知、经验、习惯和本能,四者之间是一个递进关系,一般相对来说,越往后反应的时间越快,同时其可塑性也越差。可塑性差说明,本能是不会轻易发生改变的,但是认知却是可以很容易变化的。

 经验一般来说是通过学习、训练和总结得来的,是对大脑已有认知的聚类。当我们把经验变成数据库索引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发现,有时候我们给出很多查询条件然后却只得到一个结果,其实这个唯一的结果就是聚类,而查询出多条记录本质上就是联想。

另一方面,为了方便计算机进行计算,我们需要把感知到的事物按照时间序列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分门别类的存储到不同数据库当中,而这些可以存储的记录必须是静态的,就好像是电影中的一张张胶片,每一个记忆片段都是一帧静态的画面,这些静态的画面在数据库里就是元数据。

用过计算机的都知道,每秒钟处理图片的数量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其实人脑的反应也是有快慢之分的,和计算机的晶振一样,人体大脑中也有一个专门的细胞负责计算时间,但是这个计时器本质上也是一种感觉器官,之所以说它是感觉器官是因为,时间也是有快慢之分的。

我们习惯了钟表,可能对时间有快慢之分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这种快慢也是人类进化的一种结果。

比如危机时刻,我们的大脑就会高度兴奋,对相关的器官调用更加积极,这时候我们感觉大脑所接受的信息非常多,由于大脑平时只处理100个画面,现在一下子就处理了1000个画面,所以我们感觉时间变慢了,那么为什么危机时刻要处理那么多画面,其核心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当前的危机,只有获得的信息越多,处理的越快我们才有可能活得更好。比如发生车祸的时候,比如高空坠落的时候。这时候大脑对信息的反应不再是觉得无所谓,而是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生命,要么死亡要么生存。因为这些相对时间内的这些信息的权重非常高,所以大脑相对时间内处理的信息就变得多了起来。这也是人们为什么觉得慢镜头非常真实合理的原因之一,所以急中生智还是有道理的。

 也许看过动漫《加速世界》的你会问,既然大脑越兴奋处理的信息越多越快,那么为什么我们平时不这么兴奋呢?是啊为什么呢?既然我们可以成为超人但是我们却还是选择作为普通人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大脑兴奋的结果就是它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一方面是它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本来我们大脑就消耗了80%的葡萄糖,这时候可能出现负消耗,需要从其他细胞中摄取大部分能量,所以大脑兴奋过后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一方面大脑在兴奋时处理了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事后都是需要整理的,人类在休息尤其是做梦的时候就是对已有信息的加工整理,否则就容易发生大脑混乱的问题。

当然关于时间可变性,韦尔奇曾经说过:大脑对时间的切片是以其重大事情为切片的,每一个切片都是一个重大事情的分界线,由于人生每次重大变化,比如胚胎、出生、说话、成熟、衰老、死亡物理时间上越来越长,所以心理上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人们主观上,常常把重大事件的时间间隔,作为我们的时间,这种所谓的重大事件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间隔也越来越长,所以对成人而言,主观时间单位要比小孩更长一些。因此我们长大的过程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也就是成人眼里的几年和小孩眼里的几个月差不多。

备注年纪越大,生活越是平淡,时间过得越快

宠物情节

 前面,我们说了生存本能,生存本能是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心,但是由于我们的神经细胞传输速度有限,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选择相对有效的经验和本能来生活。

由于经验,尤其是本能都很短时间改变,所以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经验和本能在另一种环境下就显得不可思议。

也正是这种相对有效的选择才造就了现代人类的进化和多样性,下面我们就来说下非常有趣的宠物情节。

我们假设:某些人规定每年的某个时候是重要的节日,并且规定这天要庆祝,那么这个看似人为的规定,当得到某个组织强制推行后,大家会发现,人们这一天真的要去庆祝,甚至很多人都是发自内心的,更有甚者把它当作一种“信仰”和乐趣。

而作为一个不信仰的人,则感觉非常奇怪,甚至你会发现如果一个虔诚的教徒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他们的举止和风俗都会被当地人视为怪人。

一般来讲,宠物情节说明了相对弱小的人类可以被改变,被教育,而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由经验造成的,因为经验是一种相对正确的选择。因此我们常说经验有着他的相对性。

那么为什么有人这么重视经验呢而有人有非常喜欢全面的思考呢?我想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种是常说的脑子反应慢,出现反应呆滞和迟钝,这就好比是数据库一时间找不到结果,计算机就会出现假死状态,而脑子慢是相对的。造成脑子转得慢的核心原因就是数据量相对大。我们都知道数据库查询慢的原因是数据量太大了,之所以说相对,是因为电脑性能不同造成的,早期电脑当时确实很先进,但是现在一台PC机就顶的过几台老式巨型机。这就好比拿现代人和猿人进行比较一样。所以说脑子转得慢是相对的。脑子慢的原因很可能是你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这也符合人的常识,知识越丰富的人越是不敢快速的做决定,优柔寡断说的就是这种人。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因为人类认知不足造成的,也就是数据库出现了查无此项,不知如何应对而凭天由命的被动局面,无知说的就是这种人。

第一种就是典型的大智若愚了,他不可能一直被虐待着,影视作品中这种人往往进行所谓的会黑化和叛变。而第二种人,则先有一定的不甘心,不甘心的时候,它们往往会先利用以往经验来进行反抗。当然如果这个人的认知很高,他就不太可能出现这种被奴役场景,好比两个拳击手,胜者怎么会屈服呢。另外如果人类整体认知上升,那么相对落后的经验也会被抛弃,比如新宗教的诞生,新国王的出现。封建制度就是这样瓦解了奴隶制度。

我们可用一个看似简单的算术题来说明上述问题:

比如有人问你1+1 等于几时,小朋友很快就回答是2,而我们则不知道问题具体是指十进制的还是二进制的。于是有经验的人很快就说是2,因为他经验告诉他,问他的环境默认是十进制的,2是最好的答案,十进制的应用场景更多。没经验的会反问,你问的是十进制的还是二进制的?如果在计算机学者圈子里我会回答是二进制10的,否则是十进制的2。

也许计算机学者会觉得小朋友比较无知。但是那些计算机学者何尝不是被数学家嘲笑,1+1有很多解释,甚至很可能就是一进制的11。

小朋友对计算机学者崇拜不已,但却对数学家嘲笑不已!不是有这样一个让人深思的笑话么:说“一个人上了三天学,第一天学了一,第二天学了二,第三天学了三,结果三天后他就退学了,然后有一天他要结婚了,给一个姓万的朋友写请帖,结果一天连一个姓都写不完。”

一般来说,对于相对无知的人只要你适当引导,他们就会跟着改变,比如被劫持的人质,监狱中的犯人以及其他被胁迫的人们,而当这些人被胁迫的人发现顺从可以获得更好的活着(生存本能)后,它们就开始有意的向胁迫者示好。

如果你不相信人类有宠物情节的话,你可以设想下:你是否敢于私自出国,你是否敢于英雄救美,你是否能够穿越沙漠,你是否能够离开地球。

 另一种是三思而后行的,这种人做事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这种深思熟虑还是建立在他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的。所以才造成了结果的参差不齐。全面思考的人对计算机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否则还没想明白就结束了。

虽然经验和本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经验确实是快速选择中最好的,也是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向。而这个选择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环境内。为了更好的生存,人们需要再加快认知的同时加快大脑运转的速度,而不是一味地逆来顺受。如果是计算机的话就在增加软件的同时增加CPU和磁盘的运转速度。还有就是改变自己的思想,对那些可能碰到的事情,提前练习从而增加被侵犯的难度。

备注:人工智能需要强大的计算量。

情感

最后我们说下情感,也就是科学家们口中的爱的方程式,人们常说人工智能的难点在于它不懂得爱,爱是高级智能的特权,其实不然,现在我们就来看下人们所谓的喜怒哀乐:

我们知道哭声可以传得很远,所以当这个孩子遇到困难需要被人照顾时,它就可以通过哭声来进行求救。那么假设周围没人管他,孩子知道哭也没用,那么他为什么还会哭吗?其实实验的结果很简单,虽然遗传基因或者本能告诉他,这个时候哭就能获救就能获得满足。所以他才哭,但是结果他发现哭根本就没有作用,也就是说这个本能反应是错的,所以他就学乖了,不哭了。

如果哭是一种表示需要照顾的方法,那么笑就是表示满意的方法。笑可以是人类之间约定俗成的一种表达方式,当这种表达方式被认为非常有效时,满意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笑了。如果我们告诉美女们笑可能有皱纹你猜久而久之她们还会笑么?

就像哭有很多种一样笑也有很多种,每种表达方式都是祖先们经过多少代约定俗成之后才遗传给我们的,虽然说是约定俗成,但是实际上它还是受制于人类的机体内在感受的外在表象。

基于生存本能,人类所做出喜怒哀乐选择的主要参考阈值就是否对自己更有价值,以受伤为例,坏人就是欺负你的那些人,而好人则是帮助你的那些人。他们之所给你的感觉是不同的,就是因为你知道他们对待你的结果是不同的,那么如果我是你,会不会亲近那些对你好的,而远离甚至报复那些对你不好人呢?即便你想告诉我你有受虐的倾向,其实你骨子里还是想获得锻炼和成长,尤其是想获得所谓的突破。

用生存本能,尤其是相对友好的选择就可以很好解释情感,其实它本质上就是一个“趋利避害”的过程。

作为感情之首的爱同样是出于这种相性对选择,既然是相对性选择就注定有些选择可能不是正确的,不仅不一定正确,还可能看上去很变态。比如一个为了家庭生活而上战场的人,实际上他们是杀人犯,他的家人一定非常爱他,希望他早日归来。但是配偶死后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当事人就容易容移情别恋。表面上大家都说爱是伟大的神圣的,看似和物理一点搭不上边,但是实际上是你骨子里告诉爱上他相对于现在你会生活得更好。所以我们经常发现一般对于生活圈子比较小,认知比较少的人来说,爱上身边的人更容易,因为这些人深深地影响了她的生活。

那些对他生活影响甚微的人他是很难产生爱情的。即便是上帝你也不会真正地爱上他,比如海外某地发生海啸了和你家漏雨了哪个危险大?因为海啸他离你实在太遥远了——除非周边环境或者人告诉你,间接的证明你关心它你将生活地更好。

爱是一种友好的表示方法,他是一种付出的方式,他让你明白你对它好对它重视他就能给你回报,爱是相互的,单方面的爱都是自私自利无法长久的,爱需要相互了解,只有相互了解了才能更好地相互给予,但是太了解很可能被所谓更好的人选所动摇,恋爱的是优点结婚的是缺点,这句话一点不假。

总的来说,爱和哭笑一样也是因为目的不同有很多种——感情是认知和经验的一种升华。

也都是基于数据的一种选择,正是基这个原理制我们才能制造出造拥有认知,经验和感情的机器人。


正是基于生存的本能做出的相对有效性选择并由此经过多次验证后才有的经验、习惯和本能才造就了我们五花八门的性格,如图3-1-5所示。

图3-1-5 五花八门的性格

什么是智慧

本章最后一节,我们来用智慧这两个字做一个小结,什么是智慧,其实智慧和神经系统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现象。那么什么是智慧生命呢?智慧生命简单来说就是更聪明的生命。从现代字义上来解释就是能够利用丰富(慧中的第一个丰字)的传感器(智中的知:知字有知道感知和识别的意思)和丰富(慧中的第一个丰字)的控制器(智中的曰:曰字动词有说和表现的意思)做出保护心脏(慧中的心:心字有心脏中枢和要害的意思)的相对有效性选择(慧中的彐字:彐字有打扫整理的意思)。

有人说心应该是指大脑而不是心脏,为什么智慧的慧字保护的是心脏而不是大脑呢?因为我们这里一方面是尊重了汉字的本意,既心就是心脏。一方面心脏是动力之源,没有心脏一切生命活动即将停止,包括大脑。而没有大脑我们还可以说他是个傻子,比如很多生物就是没有大脑的。

心脏是生命得以继续存活的基础。因此我们才说智慧生命的本质就是一种为了让心脏能够继续存活而做出的相对优秀选择的DAN个体。

由于这种本能的选择依赖于大量的感知和强大的控制,所以智慧生命看上去往往比其他生命更聪明更强大。

动物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目前还相对弱小,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难以做出完美的选择,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便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强迫自己拥有了一种快速反应的本能。这种本能再经过多代的验证后,将以基因的方式遗传给自己的后代。这种基因因其验证时间长短不同也有其强弱之分。

比如动物最基本的呼吸,生长、爬行、哭喊和睡觉,再到很容易学会的听、看、嗅、摸、吃,以至复杂的 交流、奔跑、狩猎等。

搞清楚智能(拥有智慧的能力)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强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就是人工地创造出一个拥有类人智慧生命的机器来。就好像女娲造人和皮格马林翁雕刻那样。

现在制造强人工智能,电子计算机是首选,因为两者的结构和功能是如此的相似,而电子计算机又是我们可以控制和制造的,下面我们给出一张电子计算机和人类智慧的对比图,如图3-1-6所示。

图3-1-6 什么是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生存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