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熟读深思

近代汉语选读

今天我们选读宋代大儒朱熹的语录体文章汇编,《朱子语类》里面一段文字。

朱熹是宋代的儒家大学者,他开设书院,有很多人都去听他的课。这些人听课的时候做笔记,就把朱熹讲的话记了下来,有人把这些话汇总到一起,就是《朱子语类》。我们今天选读的这一段文字,就是朱熹教我们怎么读书的。

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今即思量得,写在纸上底,也不济事,终非我有,只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那你读来读去,读一遍又一遍。若是读不熟,都没这般滋味。而今未说读得注,却只熟读正经,行住坐卧,心常在此,自然晓得。尝思之,读便是学。

注意这里的“的”它写成“底”,这个写法一直延续到我们五四运动时期,都还是写上这个底,后来我们就把这个底分开了,分成了白勺的,土也地,还有双人得。

表示名词的表示修饰的那就是白勺的。

表示状语的状态的就是土也地。

表示普语的就是双人得。

这里面写在纸上底,实际上它是一个的字短语。

纸上底跟我们现在说开车的做饭的那个的其实是一回事。

舒畅发越:就是浑身通透,这个思想通透。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郁郁菲菲,众香发越。”郭璞注:“香气射散也。”

香气射散也,就是发散,往外散播传播的意思。

纵饶:即使。

少间:暂时。

译文:

这个书你只要去读,读的遍数多了自然就懂了,现在我就想到了写在纸上的话,只要思想通透,那么这样的话自然是记得牢,即使看过了,心里也想过了,那还是不如再好好去读,那你读来读去,读一遍又一遍,暂时有不知道的,看不明白的那也自然看明白了,已经明白了的,越看越有滋味。现在还不应该去读注,应该只熟读正经,你不管是走路还是坐还是躺着,心里面全想的是这回事,全想着读的文章,那自然就会懂得了,读书就是学问,就是学习。你如果只读不想,只想不读,你好像懂了,但实际上总是有不稳妥的地方,总是没有完全懂。

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独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卼臲不安。

它已经有了这个“了”了,我们看早期的“了”。早期的了,不是我们现代的了。比如说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个了它不能读成了(le),要读成“了(liǎo)”表示一种完成。

像苏轼的词,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这个出嫁了也不能读出嫁了,而应该(liǎo)。

朱熹这里两种都可以读,也是处于一种两可的状态,属于语法化的一个中间状态。

卼臲(wùniè):摇荡的意思,就是这个心里面像动荡一样。

一似倩得人来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终不属自家使唤

倩:读qing,就是请人的意思。

请的人来给自己看屋子,那不是自己的人,他终不归自家使唤。

自家:就是自己。

《望夫词》唐·施肩吾“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那个时候就说自家了。

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是读。

旧是什么意思?我们看一下唐代的《吴宫词》杜牧的词。

鹤鸣山苦雨,鱼跃水多风。

这个苦和多放在对称的位置什么意思呢?苦也是表示多,表示屡次。

《短歌行》魏·曹操: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逝去的日子太多了。

所以苦在我们古汉语里面它有屡次多次,还有非常很的意思。那么在这里面朱熹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苦记文字不得,那就是屡次去记那个文字,没有理解,他就去记那个文字,怎么都记不住,后来只是读就去读。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朱熹他也不是一个天纵英才,他也不是记忆狂人。

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

他能够记住很多东西,主要也是靠读。读的遍数多了,自然理解了,理解了,他就记住了,并没有说专门的这样去背。他又举了苏洵的一个例子。

老苏只取孟子论语韩子与诸圣人之书,安坐而读者者七八年,后来做出许多文字如此好。

我们都知道苏洵的故事,他在接近30岁的时候才开始发奋用功。那么他就好好的读这些名人的书,读了七八年,后来做出了许多好文字。

如此好:朱子把修饰语放在了后面。

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子细。

子细:用的儿子的子,早期没这个字,就用子借代。意思是记不详细,还有一个认真的意思。

读一遍想一遍,想一遍读一遍。教:不是教育,是让的意思,常常让这个心在书面上流转。

又云:今缘文字印本多,人不著心读。汉时诸儒以经相授者,只是暗诵,所以记得牢。

现在由于文字印刷的本子太多了。人啊,都不用心去读。汉代的儒家学者他们只是说把这东西给记下来,所以记得牢。为什么他们要记下来呢?因为那个时候印刷的东西少,没有印刷,就是写在竹简上、木牍上、帛上、东西少,所以他们要传授经文,就是靠老师用口说出来,徒弟把它用耳朵听下来,然后在心里面记诵,所以记得牢。

记得牢:这是一个动词加上一个得加上一个形容词。和我们现在一模一样,记得牢、打得好、扎得紧、都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故其所引书句,多有错字。如孟子所引诗书亦多错,以其无本,但记得耳。

因为他没有原来的本子,只是记得,所以有很多错字,这也是我们的通假字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若日何必读书,自有箇捷径法,便是误人底深坑也。

耐烦:好像说的是烦的意思,但实际上在这里面就说你不要去烦,应该耐得住,要忍住那个烦。细细的去想,不可粗心。有个人如果跟你说为什么要读书呢?我有个捷径教给你,那便是误人的深坑呀。

误人底深坑:结构助词底。

恰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得。

那么你不读书,你不懂这个道理,就像一个包裹里面包了一层又一层的东西,你根本就没有机缘见得到。

物色:不是选择的意思,是一个名词是物品。

里许:是当时的一个口头话的词,就是里头。

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
杨诚齐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亦须经前辈镕化,乃可因承。如李之的[耐可]、杜之的[遮莫]、唐人[里许]、[若箇]之类是也。”

这也是反映了我们语言的发展,我们古代汉语它不是说都那么知乎者也的,也是有非常生活化的。

须事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一层一层地去读,一直往下深挖,一定不要粗心大意。

观书初得味,即坐在此处,不复精研,故看义理,则汗漫而不别白。

刚刚得了一点意思,就不去深读,就去讲什么义理,那就会导致漫无边际,就搞不明白了。

看文字若便以为晓得,则便住了。须是晓得后,更思量后面尚有也无。且如今有人把一篇文字来看。也未解尽知得他意,况于义理。

把一篇文字来看:这个把是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把?仔细体会不是的。它是个动词,拿着。

有人拿着一篇文章来让你看。

前辈说得恁地,虽是易晓,但亦未解变得其意,须里看了又看,只管看,只管有。

恁:就是这样的意思。

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初留住。
读书有箇法,只是刷刮净了那心后去看。若不晓得,有且放下;待来意思好时,又将来看。而今却说要虚心,心如何解虚得,而且正要将心在那上面。

就是要把心放在书上面去好好地读。这么一大段文字,我们应该能够了解朱熹之所以成为一代大儒的原因了。无非是要坐得住,静得下来钻得进去,把书读熟读透,反复思考,不轻易放过。其实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也都是这样,对书籍和遇到的难题都不要轻易放过,认真你就输了总的来说不是一个常态,常态是世上的人,世上的事最怕认真二字。你只要认真了,你就会获得新的知识。比如每当社会上有大事发生的时候,总会有李白的预言诗出来,好像李白真的能预言千年之后的事儿一样,事情果真如此吗?让我们认真一下,看一看到底怎么回事?请看下一讲格律诗的押韵规则。

《吴均贴》小篆习作第三张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子语类》熟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