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从微习惯开始

01微习惯是什么

大教育家陈鹤琴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由此可见,习惯对人的重要性。微习惯,顾名思义,指的是微小的好习惯。

微习惯有三大特征:第一是简单,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第二是不费时,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完成;第三是微习惯能增强人的自我效能感。

很多人都认为,要养成好习惯,一要通过艰苦的努力,二要靠短期强化训练。对此,斯蒂芬不以为然。他认为,第一,不吃苦也能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带给人的是轻松愉悦,而非活受罪。第二,好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养成任何一个习惯,都必须依靠长时间的累积。

市面上,充斥着许多“21天XXX”的书籍和培训班,而事实上 21天太短,不可能真正养成一个好习惯。权威心理学期刊《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曾公布过一项实验结果:人要养成一个新习惯,所需要的平均时长为66天。可见,“21天XXX”都是宣传噱头,并不能真的养成好习惯。

微习惯需要实际行动做支撑。如果不行动,决心下得越大,目标越难完成,自信心越受打击。一天24小时,如果我们能多培养几个微习惯,那就意味着,我们能从根本上提升生活品质。斯蒂芬以自己为例,向我们介绍了微习惯带给他的变化。

2012年12月28日,他临时突发奇想,在家里做了第一个俯卧撑。没想到,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开启了他美妙人生的新篇章。从此后,他每天坚持做一个俯卧撑,之后他的人生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五六年间,他又养成了另外两个微习惯:阅读和写作。目前,他已经从懒癌患者变身为青年作家。微习惯让他变得自律自信,他的人生也迎来了光明。

斯蒂芬靠每天坚持做俯卧撑,逐渐完成了自我蜕变。这看似很神奇,却是真人真事。微习惯的好处由此可见一斑。总的来说,微习惯有四大好处:第一,好操作易完成;第二,自我损耗极小;第三,降低感知难度;第四,可缓解主观疲劳。

02微习惯背后的科学原理

东方人认为,人靠心来思考,西方人则认为,人靠脑来思考。每一天,大脑都要担负着大量的记忆任务,当记忆被重复无数次后,大脑就会自动下达命令完成微习惯。这个过程,类似于条件反射。

德国作家坎普滕的托马斯说:“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多数人都被思维定式所左右,习惯了原有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不愿做出新的改变。但只要我们愿意走出舒适区,开始培养一个微习惯,就一定能有新收获。斯蒂芬特别提醒我们,完成微习惯后,记得给自己一些奖励,这样大脑会更愿意重复微习惯。

微习惯的背后,有心理学和生物学作为强大的理论依据。杜克大学研究表明:人的所有行为中,有45%是基于习惯而来的。习惯的本质是一种思维定式。打个比方:工作日你的闹钟都在七点钟叫你起床,周末的时候你本打算睡个懒觉,虽然没有闹钟叫你,但你仍然在七点钟醒了。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它能让行为变成条件反射。

新习惯的养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大量重复某一行为;第二,长时间重复这一行为。同时做到这两点,这个行为就会变成习惯。

这本书从心理学和生物学角度,将习惯对人的影视分析的鞭辟入里,而且作者本人就很有传奇色彩。总之,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不鸡汤,值得一读!

03养成微习惯的八步法

正因为微习惯门槛低、上手快、易坚持,还不会对人造成身心损耗,所以它能让我们变得自律自强。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养成微习惯呢?书中,介绍了养成微习惯的八步法。

第一步,选出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制定清单时,不要贪多求全,先制定1到3个微习惯,使用混合微习惯策略,制订一周弹性计划。

第二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用“为什么钻头”找到每个微习惯的来源,为微习惯的执行奠定精神支撑。

第三步,执行微习惯时,可以随机应变。比如,我们平时晚上九点读书,周末临时看了一场电影,回家晚了,那么当晚就可以10点开始读书,只要每天能够完成计划清单的微习惯即可,不必限制完成的时间点。

第四步,给予微习惯回报奖励机制坏习惯之所以容易养成,就是因为它可以给人即时满足感,要戒掉坏习惯养成好的微习惯,就要给自己即时满足感——一旦完成微习惯就给自己奖励。这种具有仪式感的行为,会刺激大脑神经更好地执行微习惯。

第五步,记录微习惯执行情况,建立反馈机制。在养成微习惯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手机APP(跑步APP,读书APP,睡眠APP等),记录自己对微习惯的执行情况。凭借这些工具,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我管理,关注自身成长变化。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如果你只能达到最低目标,它还是会成为习惯(而且相对很快,因为量很小)。一旦它成为习惯,你会处于在它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的完美位置。所以说超额完成一件事情的完美基础是,这个行为习惯已经存在。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期待值是生活中一种复杂的东西。经常对自己有较高的期待值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这能提高你的目标上限。换句话说,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能拥有好体形,你永远都不会拥有。但是,我们最好避免对某种具体行为规律产生较高的期待值,而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坚持目标上,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习惯形成的第一个信号是抵触情绪减弱。习惯是非情绪化的。一旦一件事成为习惯,你不会因为“你真的在做这件事”而激动不已。当一个行为变成常态,它就是习惯了!

除了八个步骤培养微习惯以外,斯蒂芬还在书中给出了运用微习惯策略的八条规则,用来时刻紧醒我们正确培养微习惯。它们包括:

1、绝不要自欺欺人——不任意加码。

2、满意每一个进步——满意但是不要满足。

3、经常回报自己,尤其在完成微习惯之后。

4、保持头脑清醒

5、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

6、提醒自己这件事很轻松。

7、绝不要小看微步骤。

8、用多余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订更大目标。

微习惯,就是教我们脚踏实地去完成小目标。当每天的小任务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时,我们的自信心会越强,成就感会越大。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新习惯也就养成了。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趣的是,《微习惯》这本书的英文副标题是“smaller habits,bigger results”,这和老子的话不谋而合。微习惯虽然不起眼,却非常重要。细细想来,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变革,都是源自于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可见,只有把小事做好,才有可能把大事做成。

荀子《劝学》中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任何的收获都不是巧合,而是每天的努力与坚持得来的,不怕你每天一小步,只怕你停滞不前,不怕你每天做一点事,只怕你无所事事!

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微习惯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习惯。它让我们在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同时,还能帮我们重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塑造自我。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的一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坏习惯毁灭人,好习惯成就人。养成微习惯,能提升我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变得自律自强,离成功越来越近。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人生,从微习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