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刚刚读完了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对于幼儿的教育及心理发展,以及蒙氏教育来说,这本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就像我曾经说的那样,要致敬经典,但不能把经典照搬来用。

首先必须要说的就是作者本人——玛利亚·蒙台梭利。她的名号很多,但她在意大利医学史上可以说是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女医生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而她享誉全球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以及在1949、1950、1951年连续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资格。

她的伟大和她的成就来源于那个时代,作者1870年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父亲是军人,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是家中独女。

1870年,在我国正是清朝同治九年,那时的中国,清王朝正处于衰落的时候,各种力量交织。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心理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蒙台梭利9岁的时候,冯特才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

蒙台梭利的学习经历先是攻读数学,而后学习生物,之后攻读医学,那个时代的意大利女人学习医学她是第一人,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要说它是意大利医学史上第一位女医生。

1886年,26岁的蒙台梭利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并且开始了她诊断和治疗身心缺陷儿童的工作,这为她后来创立蒙氏教育奠定了基础。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这也是蒙氏教育的“试验田”,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素材,但是是否具有相关的统计学支撑,我没有找到相关基础资料。

1934年,《童年的秘密》出版,也就是她创办的第一所“儿童之家”后27年,这本书面世了。这期间,心理学,应该说是科学心理学,也在缓慢的向前发展。而蒙台梭利通过观察法,对儿童的长期观察,总结出了儿童发展的一些规律。当然,这些规律,有些可能偏颇,有些却已经被证实了,而且成为了我们当代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

蒙台梭利,1952年5月6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岁。作为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

回到《童年的秘密》这本书。先说说自己的总体感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宗教哲学类的书,里面的内容给我个人的感觉是充斥着大量的哲学思辨,有些晦涩。同时,还有很多的宗教经典的引用,如果不了解西方宗教经典,读起来也是很费脑子。前面,提到了作者的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作者本身对这些内容的涉猎和熟悉可想而知。

再回到书的框架上,这本书一共三个大部分,分别是精神胚胎;新教育和儿童与社会。

吸引我读下去的是开篇的话——“所有的成人都应受到指责,因为他们不理解儿童,总是在爱和牺牲等名义的伪装下潜意识的压抑儿童,阻碍儿童的成长发展,而且总是和儿童处于矛盾冲突之中。”这句话可以说是振聋发聩,而且是惊的我一身冷汗,因为在面对子女的教育上,我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压抑儿童”和“矛盾冲突”可以说每天都在上演。

第一大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是在批判成人,并提出了“精神胚胎”的概念,认为儿童有极大的可塑性,成人需要依照儿童的天赋和自然属性来养育他们,但是成人却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只是阻碍作用。这和同时期华生的环境决定论不同,与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重叠的部分。之后作者提出了儿童具有敏感期和内部秩序感,这在后期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第二大部分新教育中,作者提到了教师的任务,蒙氏教法、儿童心理偏差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去除成人世界的东西,安排放置符合儿童身高比例的物品,剔除教师们内心的障碍(也就是教师要找寻到自己内心的缺点),从而实现“不教而教”的目的。

第三大部分是儿童与社会。作者将工作划分为成人的工作和儿童的工作,成人在工作中追求效率,儿童在工作中则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成为他们自己,进而被社会化成为真正地社会人。对于成人而言,作者认为成人应该转变思想观念,不要认为陪伴孩子是浪费时间,而是通过陪伴向孩子们学习。

这就是我看完这本书的一些印象,说实话有很多观点是值得赞赏和认同的,毕竟在哪个时代背景下,得出这样的结论是需要勇气的。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鞭策,虽然是向经典致敬,但是其中的一些段落确实深刻的触动着我的内心,而且也打开了我看待世界的另一扇窗。

比如:“在19世纪,也就是夏科所处的时代,精神病学研究已经发现了潜意识的存在……后来,弗洛伊德独辟蹊径开始了对潜意识的研究……可以说,正是通过对精神病人的分析、研究与治疗,弗洛伊德推演出了他的心理学理论。”我完全懵B了,在我的知识结构中弗洛伊德和潜意识是划等号的,然而通过查证才发现,夏科是弗洛伊德的老师,弗洛伊德只是把潜意识淋漓极致的展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而不是他发现的潜意识。

另一方面,这本书也给了我一顿鞭挞。书中说“家长们只关心孩子通过考试,尽可能学得快点,好为他们省时间省钱。家长们根本不关心学习本身,也不关心获得更多的文化,只是响应社会的号召履行自己的义务罢了。他们认为这项义务是个沉重的负担,而且浪费钱。所以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他们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看看当代的我们,一直叫喊着为了孩子好,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最终却是蒙台梭利在上个世纪就指出了家长们内心深处的毒瘤,我们只是想省事省钱,好让孩子尽早连滚带爬的进入社会,以减轻我们自己的负担。

再一方面,作者在上个世纪就开始鞭打当代教育了。“现代教育对这些野蛮的行为作了巧妙的改进,它源自学校和家庭合作教育的理论,该理论的原理之一就是联合学校和家庭共同惩罚和折磨学生。在学校受罚的儿童回家必须向父亲交代自己的错误,这样父亲就可以同教师一起惩罚责备他。然后孩子被迫把父亲的便条带到学校,以证明他已经向另一个‘刽子手’——他原则上和孩子受到的迫害相关——交代过自己的罪行了。这样一来,儿童就遭殃了。”现实就是当代的教育,尤其是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和学校一起压榨孩子们稀少的自由空间。而我们却乐此不疲,叫喊着是为了孩子好,即使部分家长怨声载道,却也不敢直接指责学校。

纵观这本书,其实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面对儿童的成长,家长们应该学会观察、学会引导,更要学会等待,从而给孩子们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孩子们完成他们该有的社会化程序。

朦胧间,还有一个感觉,感觉有一个老太太在上个世纪便已经洞察了儿童教育的残酷面,她曾疾呼“儿童是成人之父”的口号,但后来她站在那里,默默的注视着,祈祷着成人转变思想,俯下身子,仔细观察并发现儿童的“秘密”。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的秘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