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青春期

当巴黎年轻的时候,当世界年轻的时候。

  今天的巴黎,似乎是一个已经谈得太过泛滥的城市,它的绝美和梦幻,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也沉淀在这座城市的气质里。

  我曾经几次去过巴黎,隐于城市的小巷里,有时下雨,有时天晴,似乎也是在等待一阵风来,等待一辆老爷车来,接我回到巴黎年轻的时候。


我喜欢找寻那些,黄金时代的光影。

  我想好多人对巴黎的幻想来自于伍迪艾伦导演的电影《午夜巴黎》。其实是一个很老套的有关追梦的故事,一个怀揣写作梦想的美国青年,来到巴黎,找寻灵感。然而似乎有些物质的未婚妻并不支持他的梦想,想让他务实一点回到美国。

  其实梦想本身就是梦幻的一部分,某个人,某座城市,因为承载了梦想而变得美丽。而男主人公最喜欢的黄金年代,因为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而让那个时代梦幻,让巴黎发光。

  我们无数人崇拜的大师,我们的灯塔,当年在巴黎追梦。还是有一些青涩稚嫩的美,感觉是世界年轻的时候,巴黎年轻的时候。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之一艾略特,当时就在巴黎。如雷贯耳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兹杰拉德,当时也在巴黎混迹,找寻时代的样子,以一种文艺复兴式的先锋探索,在描摹那个时代。年轻的毕加索也在探索着绘画未来的方向,现代艺术正在萌芽。当然还有年轻的文坛硬汉海明威,多年以后他回忆早年的这段生活,写成了《流动的盛宴》。

  我突然觉得那个时代洋溢了一种青春的气息,当年大师还不是大师,巨匠也不是巨匠,只是一群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保存着最初对艺术的热爱和最鲜活的创造力,也许这个时期的他们有些幼稚,有些迷茫,但是无论是对于他们的作品,还是对于每个当时的知识分子本身,都是弥足珍贵的青春回忆。


揭开黑夜,孕育新生。

  《流动的盛宴》记述了1920年海明威作为驻欧记者,旅居巴黎的一段生活。那时的海明威,年轻,贫穷,富有创造力,还有与他相濡以沫的第一任妻子。

  我记得里面有一段描写,海明威多么希望时间永远定格在那一刻,年轻而贫穷的巴黎,有妻子哈德莉的巴黎,这样,他就可以一生只爱一个人。我觉得海明威对第一任妻子是心有感激的,陪伴他度过了青涩而清苦朴素的巴黎岁月,共同奋斗的时光总是难以磨灭。这本书创作时间是距当时的生活将尽四十年后,后来海明威早已蜚声世界,以一种回忆的笔触,和冷静的情感,来记录当时的爱与哀愁。好像一个个老旧的镜头,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有关巴黎的历史和人文,也一同揉进了老人柔软的回忆里。我一直觉得这是海明威最温柔的作品。

  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当时的友谊,贫穷且快乐的年轻人们。那种热烈的交往,让我想到古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感觉。当时的人们是有探索精神的一代,当年所有的探索,才形成了今天所有的流派,甚至世界格局。

  如今走在巴黎,似乎当年的气氛早就不在了,看着那些建筑和博物馆里的作品,似乎是在宣告一种成功,当年探索的成功。但我们今天的时代里,又好像在预示一种消亡,一种探索精神和艺术追求的消亡。

  总之巴黎永远是巴黎,一切故事的结尾和答案,都在风中飞扬。

  “巴黎永远没有终结,每个在此生活过的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记忆。我们总是会回到曾经的巴黎,不管我们是谁,不管巴黎怎么改变,也不管回去有多困难或者多容易,巴黎永远值得回去。无论你带给它什么,它都会给予你回报。但这已经是我们早年十分穷困也十分幸福时巴黎的样子里。

                  ——《流动的盛宴》海明威”


岁月已老,流水依旧。

你可能感兴趣的:(巴黎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