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参悟了很多禅宗公案,却未能明心见性?

禅宗公案所记录的是前人觉悟的事情经过。

自从禅宗初祖达摩传法东土,禅宗声势渐隆,至六祖慧能大师,更是鼎盛之至。之后开枝散叶,甚而远播海外,无数玄问妙答、机锋禅理,广为流传。

因为那些机锋问答非常精彩,直指人心,于是参禅学佛者很自然地就想要去一探究竟。

然而,禅不是中根、下根人所能领悟理解的。例如《仿佛居士说慧能禅》中讲到:

禅乃自然活泼之学,应机随缘之行,本为接引上根慧悟之人,是所谓不言之言,无法之法。

因为禅机是以相寓理,理出道达,而中根、下根的人,执著于世间思维,故必然会著相。所以,《仿佛居士说慧能禅》又讲到:

故禅,似乎可以这样说,这种因俗而问之禅机对答是对上根人、智慧的人讲的,中根以下的人一般参不了禅,除非机锋对应,一语入性,顿时豁然。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法理解这弦外之音,因为他老是执在那个话义上,著在那个相上,无法领会世外梵音。所以,我常说:对执著的人谈禅,就好比对牛弹琴。对牛弹琴,对牛而言,不知所措;对人而言,贻笑大方!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上根人呢?

有不少人天生自信,常以上根人自居,读了几本道佛经典,看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懂了。然后一看到与自己见解相左的言论就妄下断语,认为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其实这种人是很可怜的,因为他的执著太深了。以后天的聪明去理解禅机,必然会得出这样或那样的执见结论。相比而言,貌似比那些初学者们高明了许多,然而正如仿佛先生所言:“不入其境,万般只是凡间事;不得上智,千说只是凡间理!”

《仿佛居士说心经》中讲了:

故当其初接佛法之时,必各应所宜:故上根之人,可以直接入道,如惠能大师;中根之人,可以明理渐悟,如历代高僧;下根之人,只能传法得法,如古来的苦修僧俗大众。还有下下之人,心性迷执,怎么办呢?这也是佛祖当年的不得已啊,所以才设此权宜方便法门,先让他们结上这个佛缘,慢慢耳濡目染,希望能触类旁通启开智慧,有以颖悟!

据敦煌本《坛经》记载,惠能卖柴得了钱,正准备走时,“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惠能一闻,心明便悟。”惠能之悟,是上根人的顿悟,是直接入道的悟;而中根人之悟,是渐悟,即一点一点地悟,这次悟了一个道理,下次又悟了一个道理,渐渐地越悟越多,以至于达到了临界点而终于有一次一悟即破。这个过程虽然可能会很漫长,但实际上已经是很厉害的了,所以历代的高僧大德,为数甚少,而大部分人都属于“苦修僧俗大众”。

或许有一些人心里还是不服气,我们再引用一段话来说明上根、上智人是怎么开悟的,《仿佛汲老子》中讲:

师:用禅家的话说,清清翠竹,尽是禅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我说这个茶杯也是道,问题是你能不能通过这个茶杯悟道?你能行,那你是上根人。很多上智之人,他就是从一个很普通的事上开悟的,并不是有一个特别的、了不起的境界让他开悟。由于他平时便具备了这个条件,只有那一点没有突破,就像木匠钻眼,就那一点还没有透,于是一个很普通的事一激,他马上透破了。一透破,他就成了。 


试问,这当今世上有几个这样的上根、上智人?

注意,这“很多上智之人”并不是天生就是上智人,而是下根、中根之人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由下智、中智一步步地达到了上智。

那么,作为中根、下根人,参悟了很多禅宗公案,却未明心见性,实为再正常不过之事了。当然,若能持之以恒,苦心参悟,一朝豁然,亦是可期可待的。反之,急功近利、妄求有成则是修行的大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参悟了很多禅宗公案,却未能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