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开会去解决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李校长关于学习课程的话题,怎么样挖掘孩子的潜能和天赋,今天继续来分享关于他的管理理念问题。李校长说:其实校长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里,有很多事可以做。他有一句话:“在管理工作中,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靠开会。”很直白,也很有智慧。

这个结构指的学校的组织结构。传统上,一所学校是由四类人员构成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规模比较大的还有教研人员。校长首先该做的,是按照战略目标,理清组织结构,把这几类人员重新摆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是任何校长都有的职权。本书提到的改革措施,都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李校长按世界管理角色学派的创始人明兹伯格的理论,从功能角度出发,把学校的结构重新划分成五个部分:战略高层、教育教学一线、中层管理者、支持人员和研发平台。我下面来给你介绍这个结构,它的模式不再是一级管一级的金字塔,而是一个矩阵,这超出了传统认知。

战略高层是决策层,由校党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六个治理主体组成,我们主要来看的,是和一线教学决策关系最密切的校务委员会,这是以校长为代表的。它的构成,不是以级别为标准,搭建原则是:吸收离学生最近的人,让“能听到炮声的人指挥打仗”。比如说,年级主任、学科主任这样在传统学校里只是中层干部,进不了决策高层的代表,他们身处一线,在委员会里拥有更多席位。为什么呢?因为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课程,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最关键位置上的校长,要对学生的当下诉求和长远发展做出统筹。另外,他还需要对自己的权力链条进行切割,不能左右横行,一贯到底。比如,在财权上,校长负责批准年度预算,但具体的报销只有财务总监签字才有效,也就是“有权的人不理财,理财的人没有权”。在人事聘任权上,校长无权干涉年级主任聘任教师。这个设计,既保证校长在决策时能集中全校智慧,直面一线反馈,又保证了自己的权力受到充分的监督,和矩阵结构里其他治理主体制衡。整个体系里不是只有校长这一颗大脑在运转。

你可能感兴趣的:(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开会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