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根据地去尝试:肠道菌群和糖尿病综述

       

          2021年1月第6次印刷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强强联手  《血糖控制一本就够》的导读第一句话是:每100个中国人中约有10个患有糖尿病!然而,比这更可怕的是,剩余的人有一半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摘选此书中与亲友们实际关联紧密的章节,曾写在备忘录里分享给亲友已近四个月,作为较正规常规的自我防治遵循,实际效果不错!有老年人血糖从第一次测餐后24毫摩尔/升,往后逐日降直到现在清晨测稳定在6、7、8毫摩尔/升左右,且多数症状消失(这过程中,用了协和西医与中国中医相结合,比如根据自身症状还服用了《金匮肾气丸》中成药),比原来生活感受好多了。我在写相关备忘录的过程中,对所述内容特别感兴趣,一是觉得大多数内容和我过去生活实际相似,二是用文字写出来,至少当下亲友们有用,忘了可查阅,真的是“备忘录”。不经意间自己也按所述建议去做了(尽管我第一次随机自测的血糖值是5.8毫摩尔/升),这或许是因为原有的一些习惯。因为此前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建立在多个正规渠道学习研究,甚至是不同认知或相反认知的对比感悟中去形成“安全可控”,过程判断标准就是“舒服”!),近三年多我一直也在做属于自己的一些尝试,比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和皮肤病的营养干预(或叫中医的“药食同源”)等。效果也都不错(上述自测血糖值可能也算是一个相关好效果),近两年多自我鼓励说:自己正在不断尝试想解决属于自己的“世界难题”。至少目前状态是空前的好,信心倍增是我的真实!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如下三文相关内容:

        1.  2021年6月1日《生命时报》第24版上《肠道里挤着14万种病毒》;

      2.  2021年6月25日《长寿养生报》头版头条      肠道菌群与各种疾病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加的糖尿病——

《肠道菌群是撬动糖尿病治疗的支点》;

      3.  2015年3月10日《长寿养生报》头版头条《专家提醒:懂得“肠寿”才能更长寿》。

        下面将上述三篇文章中,印证了我前些年的生活感悟的精要内容,来形成“有根据地去尝试”的具体操作内容:(适度兼谈一些医学新发现)

        一、如何才能保持肠道年轻,专家为我们带来了方法,就是定期让肠道得到休息。每10天左右选一个休息日,以蔬菜水果为主吃七八成饱,这样能让肠道得到休息,也有利于清空肠道内的食物残渣,但如果您的血糖不稳定,则不要使用此方法。见文3。

        二、有研究表明,通过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能诱导肠道菌群的良性转变,继而可以逆转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

        同时国外研究发现,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选择性地囗服补充益生菌可以促进结肠中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并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随着肠道菌群的神秘面纱一点一点被揭开,以其为支点,撬动糖尿病治疗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可期。见文2。

        三、肠健康才能常健康(普适,兼谈夏、秋高发的肠道病预防)

        肠道是人体的“加油站”,90%的营养需要肠道吸收;肠道也是“排污厂”,人体80%的代谢废物靠肠道排出;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免疫功能来源于肠道。因此,肠道健康直接影响机体的营养、代谢和免疫等重要功能,保护肠道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生吃果蔬前应该用流动的水洗净,避免饮用生水;不吃路边摊,即使到卫生条件好的正规餐饮店,也尽量少吃凉菜;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食物存放在冰箱内的时间不能过长,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注重厨房卫生,做好灭蛆、灭蝇、灭蟑螂、灭鼠工作,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和餐具。除了要防止菌从手过、病从口入,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养肠”细节:

        1.保证膳食结构平衡。一日三餐要粗细搭配,常吃土豆、芋头、新鲜蔬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果的膳食纤维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增加粪便的体积,有利于粪便成形,预防便秘。洋葱、豆类、大蒜、胡萝卜等食物还富含益生元,能给肠道益生菌补充养分,有利于肠道微生物平衡。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同时保证每天饮水不少于1.5升,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都有助于防止便秘。如果已经患上便秘,要遵医嘱对症治疗,自行使用泄药容易造成肠道功能弱化。

        2.保持心情愉悦。良好的肠道微生物环境和愉悦的心情能够相互促进,对身体健康有益无害。见文1。

        肠是人的第二“大脑”,它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主要负责我们下意识的活动。事实上,肠道的确有它自己的思想。除了通过广泛的交流网络跟大脑直接相连,肠道还是除大脑以外唯一一个拥有独立神经系统的“器官”。每天,肠道的“头脑”都会跟大脑谈心(比如我们最熟悉的“饥饿感”)。

        幸福感受肠道控制?控制人类情感的5-羟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种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95%是在肠道里面合成的。情绪的很大一部分受肠道神经系统影响。

        大家在休息状态下我们的肠道仍在运动,除参与消化吸收食物外,还参与身体内其他器官功能的调节,包括影响人的情绪。见文3。这里也正好与此前的《让情绪变好的营养素》有深度联系,沿此去探寻或许还有更新发现?我们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去尝试、去发现、进而“趣”享福是可期的。

        3.坚持运动。不仅能促进“快乐激素”的分泌,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防止肠道老化。

        夏、秋两季是肠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如果饭后突然感觉肚子疼、恶心想吐,或有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很有可能是急性胃肠道感染。这类患者应注意保暖、卧床休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者有可能脱水,因此要注重补充体液,可适当摄入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为避免胃肠道胀气,急性期应忌食豆类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忌食煎、炸等高油食物及熏腊食物。

        上述一、二、三内容有些属于我们的重温,有些是“肠道菌群”新认知(更详见后两附材料),有些仍需要我们不断“有根据地去尝试”    。我比较喜欢《营养圣经》里这句话:最佳营养是未来的医药。我愿意去尝试……

     

      附1

        2020年7月第1版的《长寿的科学》【美】史蒂文·R.冈德里著        王淑芳    李司辰译

在第1章中写道:2018年《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统计分析²揭示出我们的肠道微生物组(全生物组中生活在肠道里的那部分)是在很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而“宿主遗传学”(没错,你就是你的肠道好伙伴的宿主)在决定健康和寿命方面发挥的作用则相对较小。请重新读一遍这句话,并深刻领会它的意思。你的人类基因对你的命运影响很小!因此,现在每当有新的患者讲述他的家族史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听到的是他的家庭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事实上,没有血缘关系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人,肠道微生物群也惊人相似。

        更令人信服的是,《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这篇分析表明,对于这篇分析所涵盖的个体而言,个体肠道细菌的组成比遗传学能更好地预测许多健康指标,包括血糖水平和肥胖。换言之,你的健康状况可能与室友或者配偶更为相似,而非你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这不是因为运气或巧合,而是因为你们有相似的肠道细菌。

        肠道菌群不仅影响这几种健康指标,还直接影响身体每个部分的健康和寿命——从皮肤到激素到细胞能量水平。肠道菌群在决定你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期的一个研究收集并分析了1000多名来自中国的健康受试者的肠道细菌,年龄跨度从3岁到100岁以上。他们发现百岁以上老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他们都拥有健康的肠道。³年龄超过百岁的受试者,他们的肠道好伙伴的种类与比他们小70岁的人的非常相似。百岁及以上年龄组的老人拥有的肠道微生物跟30多岁的人差不多!

        同时,2017年一项开创性的研究⁴首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菌类型(属于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和拟杆菌科)。这些细菌在105~109岁健康老人肠道中占了主导地位,但通常情况下会随着机体的衰老而大幅减少。这些特殊的细菌家族在我们衰老的过程中给我们提供健康支持,可是大多数人在衰老的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它们。不过,活到105岁的老人却仍然拥有这些让他们保持年轻的肠道好伙伴。

        附2

        2021年7月9日《生命时报》第3版医学前沿新发现:常吃西餐肠道炎症多。高糖和高脂肪食物会对人体的潘氏细胞造成损害。潘氏细胞是小肠内一种少见的免疫细胞,它的作用是防止微生物对人体肠道的侵犯,帮助控制肠道炎症的发生。

          白家祥于安天      2021.7.13.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根据地去尝试:肠道菌群和糖尿病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