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科技进步的牺牲品

昌哥儿NO.19


早晨上班,走到楼下突然发现忘了拿手机,心里一惊,没有手机这一天可咋活呢。必须返回拿上手机心里才踏实。手机让我们和世界秒联,手机让我们买东西时闪付,手机让我们无所不知,我们都成了手机控。

可同时又有个现象困扰着我。中午二十分钟浏览朋友圈,晚上半小时浏览各公众号,临睡前半小时各种新闻八卦娱乐。一天基本一个多小时就耗在手机上了,稍不注意就是俩小时。

手机霸占了我的时间。

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我也做了调整,只要有念头要看八卦就转换念头到听课,可过不了两天就败下阵来,且屡试屡败。

移动互联,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人家都是通过手机去赚钱,咱只能通过手机去花钱。人家通过手机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咱通过手机浪费时间,消磨时光。

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想想都不甘心。那么手机到底是怎样偷走了我的时间?让我只能做金钱和时间的消费者而不是投资者。我可不想做它的牺牲品。

和牺牲品相反的就是受益者,先来看看人家是怎么活的,再去了解了解我们是怎么死的。

 科技进步的l受益者

全人类都是科技进步的受益者。科技进步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这应该是个常识。

就拿我们这十年的变化来说。十年前出一趟远门,要做以下准备:到火车站去买车票,或者联系机票代购点去买机票;到银行去取现金,到了目的地若现金不够了再找当地银行去取,还要手续费;到了目的地先要买一张地图,根据地图标识自己去联系住宿的地方;如果要去逛景点,根据地图提前规划好路线,提前规划好是做公交还是做地铁。

十年前出趟远门是个大工程。

十年后,一部手机,可以说走就走。通过手机买车票,通过手机付款,通过手机订住宿,通过手机导航找任何地方,通过手机搜美食,通过手机预约景点门票,通过手机叫滴滴,通过手机骑单车。

出远门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

再看看二百多年前,乾隆一生六下江南,每一次都耗时五个月,每一次都是浩浩荡荡,耗资巨大,甚至造成国库的枯竭。六次南巡,留给人们的是“康乾盛世”的奢华美景。却也是大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而作为今天的普通人,借助科技的力量,别说六下江南了,就是六出国门也是很正常普通的事情,且不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

所以说全人类都是科技进步的受益者。

当然,还有一批人是要拿出来单另说说的。他们的创造性普惠人类,成就了自己。

对于科技的始创者和应用者,他们理所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比如马云、李彦宏、丁磊、杨元庆、周鸿祎、雷军等业界大佬。且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隔三差五就有新品推出。

还有一批借助互联网创业成功的公司,比如钉钉、美图、携程、唯品会等等不胜枚举。

目前知识付费的这波:得到、喜马拉雅FM、十点课堂、有讲、千聊、唯库等。

还有个人公众号的这波:咪蒙、罗辑思维、一直特立独行的猫、李月亮、Spenser等等。

不管成绩战果如何,总之他们都是利用科技成就自己的典范。

而我们都是他们的流量、消费者。

            科技进步的牺牲品

人家都是通过科技进步成就自己,而为什么说还有人是科技进步的牺牲品呢?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

“前喻文化”中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中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社会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

在“后喻文化”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会比家长、老师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文化反哺是后喻时代的最基本特征。

也就是说,在“后喻文化”时代有一批人是被动淘汰的

他们把持着从长辈那里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还有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固执的认为这些就是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对于新事物新科技从内心排斥,时常念叨着“从前的时光很慢”。

对于年轻人的举止除了看不惯还是看不惯。所以当新科技碾压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这批人只能被动淘汰。

还有一批人是真的跟不上了,主动被淘汰的。比如像我这样的中年人。虽有一颗开放包容的心,无奈科技进步速度太快,只有想像的可能性,没有动手的能力了,因为是真的看不懂、学不会。

过去十年淘汰一个不学习的人,现在也就两三年

当然,还有一大批人是稀里糊涂当了科技进步的牺牲品的。

这个讲流量经济、粉丝经济、高点击量、高点赞量的背后,永远是一颗趋利 的心。

当市场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商家为了流量是没有下线的,就看谁的招数多,谁更能吸引眼球。而我们就是被商家争夺的流量、粉丝。

商家利用人性的弱点,在网上到处是“安抚奶嘴”和各种“瘾头”。游戏、视频、直播,充分利用人性的劣根性,只要你上网,再没些分辨力和自制力,一概一网打尽,都会成为他们的“鱼肉”。

网上流传着一句揶揄的话,“南抖音北快手,智障界的两泰斗”。

 “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喜欢用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形容低俗化、娱乐化、庸俗化网络面前人们的处境。

在这样的处境下,如果不心生警惕,很容易就会成为娱乐的附庸。在游戏、短视频、直播、网红中迷失和淹没了自己。最终成为科技进步的牺牲品。

 借我一双慧眼

宋丹丹在小品《钟点工》中有句台词:“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唠嗑。”借用这句台词说说《上网》:"有人上网打游戏,有人上网看抖音,有人上网搜明星,有人上网卖产品,有人上网买课件。”

必须要面对的是我们离开手机已经寸步难行,我们既要享受它所带来的便利,同时要警惕它有可能绑架 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心思越来越难以集中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快捷便利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正消散着我们的专注力。

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过不了几分钟就忍不住看看手机,微信上又多了几个小红点,诱惑力太大,点开看看,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说辞。本来是准备拿起手机查个资料的,看到八卦新闻忍不住点开看完,却忘了拿起手机到底是要查啥资料。

手机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把我们的时间承包了,又象一把菜刀,把我们的思想切了个七零八落。是的,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大脑,碎片化的各路观点,最后构成了我们碎片化的人生。

所谓随时联机,时刻互联,思考变浅,行动变缓,一切碎片化。

所以重要的是要有双慧眼,看清互联网下的套路。

尤其是那些“安抚奶嘴”式的内容,片刻的放松一下没什么问题。但若长时间的沉溺其中就要警惕了。

我应该是上了他们的“瘾头”了,就是说我成了那些互联网商家获利的流量或者说是工具。

要想清楚沉溺网络背后的原因。为什么正好是我成了“鱼肉”了呢?

要么是我自己的生活不重要,所以去关注别人的生活、八卦;要么是我目前的生活不如意,不想去面对,所以通过网络来忘却现实;要么是生活中面对的困难太大,通过网络去逃避。

总之,潜台词就是我的人生不重要。

所以心甘情愿将我的时间交付给网络,甚至将我的思想也交付给网络,不去做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是网络正好张开了他的血盆大嘴,吞噬掉我们的好年华,且不吐一根骨头。


如果能有一双慧眼,时刻警惕,能看明白那些天天登头条的风光无限的互联网界的大佬,为了流量、浏览率、点击量也会用到下三路的招数,那么这时候再打开手机,他就是一个好工具。

就像一个人已经跌落谷底,那么再怎么爬都是上坡路。茫茫人海,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我们自己的人生要比那些明星的八卦重要一千倍,我们自己的生活是最重要最值得珍惜的。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利用好手中的工具,让科技为我们助力,甚至为我们插上腾飞的翅膀,能飞多高就飞多高,绝不回头。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做科技进步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