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间一定就彼此了解吗?

寒假开始了,突然从幼儿园生活转到假期生活,对于还在上班的我,表示突然有点不适应;

01

早上和妈妈上班,下午和妈妈在家画画.看书

画水彩画

在画画的时候,彩墨不小心甩在了墙上,他见状又摔了几次,我就喊停了;

在墙上的作品

我对孩子在墙上画画这种事不会进行责备,但是现在五岁了也会告诉他

“想画画可以在作品纸上完成,或者把纸贴在墙上画,再或者在墙膜上”

一共完成了三张作品,他很得意他的作品,放在房间地板上晾干;

后来爸爸回来他向爸爸展示他的作品,很得意的先介绍了在墙上的“甩画”;

结果爸爸却说“怎么能在墙上画画呢?画的这么花。”

我在厨房听到他“哼”了一句,就没听到他们的对话,我在厨房忙也没有马上去“处理”静静的观察事情的进展;

后来过了一会儿准备吃晚饭了,叫他一脸不高兴,爸爸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我问:“为什么不来吃饭?”

他嘟着嘴不说话在到桌边走来走去,也不说话,我本想让他自己调节情绪,但看来好像需要我推一把;

依据之前的经验,我如果直接告诉爸爸是因为:他没有欣赏他的“甩画”反而责备了他;爸爸一定会很反感,送我一百个白眼(觉得我说的不对)

我就对孩子说:“哦,你现在很不高兴是因为爸爸没有欣赏你的作品反而说你乱甩对吗?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乱甩,有一些不是故意的.”

他给我传递来一个委屈的眼神,然后继续呆着沙发边上;

在这过程中我没有对爸爸说什么,他似乎接收到了信号,他开口说:“我看这个墙上的画很像个什么,你来给我解释一下,我有点看不懂。”

孩子脸上的表情缓和,走到桌边跟爸爸介绍:“这是高山,小蛇在爬山,山脚下有国旗……”巴拉巴拉说了很多,情绪也跟着好转;

我把他边上的位置让给了爸爸,他问我为什么?

我说“我觉得你想跟爸爸有更多的相处时间,这段时间你上学爸爸还没起床,你睡觉了爸爸还没回家,你想爸爸多陪你对吗?”

他点点头,爸爸的脸上的表情很微妙,大家都带着好情绪开始吃饭;

爸爸先吃完想要先下桌,他立马没法认真吃饭,开始躁动,我又开口“你想爸爸陪你一起吃完饭对吗?”他又点头,爸爸配合的坐下来等他一起吃完,两个人到边上玩去了;

02感受

经过这些我回想孩子之前和爸爸的相处的场景,很多时候孩子是想要得到爸爸的认可,尝试和爸爸相处,甚至有时候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和爸爸相处;

虽为父子,他们之间都不太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求;

爸爸带孩子的时间相对少一些,加上孩子上了幼儿园相处的时间更短,三人的亲子时光更是少;

我一手包办孩子的吃喝拉撒,他也很自然的依赖我,爸爸也依赖我;

他带孩子的模式还是在帮娃洗澡,陪娃讲绘本的阶段,殊不知孩子已经长大,情感方面的需求已经开始慢慢转向父亲;

在男孩6岁以后对母亲的依赖会逐渐转向父亲,向父亲展示他的力量(我们家孩子经常跟爸爸提出要玩大家游戏)

今晚我帮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和需求,一方面让爸爸看到孩子的情绪可以用缓和的方式化解,另一方面也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爸爸同样也会给出回应;

03我的改变

自从上了鼓励咨询,我更能觉察自己的感受并且做表达,经过两个多月我一点点的试着对爸爸说出我的感受承认自己的不足,他虽然没有很强烈的回应,但是也有感受到他的改变;

有一次我对他表达了他回家带着坏情绪回家的事(很多时候因为工作上的事烦恼)问话不回答,话也不多说;

“如果你情绪不好,想说你可以跟我说,不管是工作或者因为我和孩子都可以说,你如果不想说就不要带情绪回家,因为我自己本身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弱,会受你的影响变的情绪不好,搞的全家的氛围都很差……”

自此之后家里的氛围好了很多,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增加了不少,他慢慢会向我展示他的“软肋”;

“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的改变改变,但我们自身的改变一定会影响到身边的人。”

亲子.伴侣之间的误会大多来自彼此的信息不对称或对事件的看法不同,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减少冲突,高效利用在一起的一分一秒。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子之间一定就彼此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