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臭袜子引发的思考

自打上周末开始,我的床头一直放着一双黑白相间的袜子。我确定那是我老公的,但不确定他什么时候放那的,也不确定他预备什么时候嫩走。

一天,两天,三天,终于开始愠怒了,于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掐着袜口,翘着兰花指,准备开启一场”我要跟你谈个事“的阵仗。

“你这双臭袜子准备放在这儿多久呀?啊?”

“......明天就拿走。我不能一次穿两双啊~”

“那你干嘛不现在就穿走类?啊?”

“我不是说了嘛,明天!”

“你不是可以一次穿两双吗?干嘛等到明天!”

“我什么时候说我一次穿两双了?”

“怎么你自己说的话,几秒钟就不记得了嘛?”

......

就这样鸡同鸭讲地吵了十来分钟,我总算是开悟了!原来问题一开始就处在了那句“我不能一次穿两双啊”上。那是我老公一句平淡的陈述句,在我听来,变成了一句反问式的挑衅。

嗨,怪不得说:“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呢。语言这东西,也太狡猾了。为什么同样一句话,在说者和听者心目中的意义会完全不同呢?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叫做“TA很努力,这句话是不是好话?”我记得反方陈铭是怎么说的: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噪声很大的话不是一句好话。什么又叫噪声很大的话?简而言之就是表达模糊不清,容易引起歧义的话。这么看来,“我不能一次穿两双啊~”被我误解成反问,也就正常不过了。倘若这句话这么说:“我不习惯一次性穿两双袜子,所以明天再穿这双。”噪声立刻小很多。

那么,既然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那么听者就是完全无辜的了吗?也未必。对于即将开启的一段对话,双方都会在心里进行预判。如果向我这样的,预判的结果就是预备着要开启吵架模式,我就抢先一步将自己摆在了另一方的对立面,那还用说,显然更容易给自己加戏,把一句中性的话语扭曲成针锋相对的挑战。

任何一次沟通的误会,都不会只错在一方,听者和说者都有责任澄清自己,理解对方。

说话,是个技术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双臭袜子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