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商学院-第二季(第20天)-将自己能力产品化,流量与产品,产品经理

1.如何能将自己的能力产品化?

产品化首先要有对象感。讲课是种能力,但你打算对谁讲,你想清楚了吗?对年收入过亿、公司过千人的企业家,要点到即止;对刚刚创业,对商业全凭勇气的85后,要讲透。

产品化还要有场景感。你的用户会专门坐下来,泡好咖啡用音箱听你的音频;还是在上班路上,用耳机听你的音频?如果是在路上听,认知负担不能太重,否则用户稍一走神,就接不上了。

产品化,还要有价值感。讲课的目的,不是自己炫技,而是对方获得。你再牛,也只是翰林院大学士,而听你讲课的,是皇上。皇上听完觉得没学到,一样把你杀头。所以,你到底打算在这几分钟里,让皇上学到什么?你讲得清楚吗?

产品化,还要有结构感。这一季度,皇上能学到什么?这一周学哪个学科?今天,讲哪个话题?这一分这一秒,我们在哪个位置?开篇有没有导入,最后有没有小结?这就是结构感。音频和看书不同,看书迷路了,可以往回翻。但听音频迷路了,皇上只能一路听下去,发现越来越不懂,就把你拖出去砍了。

产品,不是技术或能力的输出。技术和能力是属于你的,产品是属于用户的。为什么不少教授讲不好课,不少科学家做不出东西?因为缺乏“产品化”,也就是把你的技术和能力,按照用户最能接受的方式打碎、打包、打磨成产品。

关于产品化,需要注意的点:如果你有知识,祝贺你,但记住,知识不是产品,能被用户接受的书、音频、视频才是产品。

如果你是药师,你有一个配方,祝贺你,但记住,配方不是产品,方便食用的胶囊才是产品。

如果你是理发师,你擅长理发,祝贺你,但记住,理发不是产品,一个像李翔那样的发型才是产品。

2.如何深刻理解,流量与产品?

在商业世界中,有两种最基本的商业模式,一种是卖流量,就是获得用户关注,手持用户找产品;另一种是卖产品,就是生产优质产品,手持产品找用户。比如,苏宁卖流量,海尔卖产品;京东卖流量,京东上的商家卖产品;得到卖流量,5分钟商学院卖产品。

3.产品经理的价值是什么呢?

产品经理制,本质就是一套权力制衡的组织结构,用需求构成严厉的父爱,制衡用心血组成的无边的母爱。

分析一: 遇上过太多的摄影师,没有哪一个觉得自己拍的照片不美的,你质疑他们,他们会说你不懂艺术。 遇上过太多的餐厅老板,菜品口味,颜值都很一般,却沾沾自喜。最终摆脱不了门可罗雀。 遇上过太多的导演,甚至有号称十年磨一剑的创作,却拍出史上评分最低的烂片。 天底下的娘都不嫌自己的娃丑的,你可以心理没有数。但是硬拉去参加选美,那就“呵呵”了。

分析二:太精辟了,我们公司就遇到老板在做情怀而不是产品。老板的乡土情怀,做休闲养生,没有盈利能力,苦苦支撑。 产品经理制就是严父,锤炼孩子是他去掉杂质,生产经理就是慈母,负责十月怀胎造孩子,运营是奶妈,创造奶水维持生存。顾问是家庭教师。竞争对手是快乐的小伙伴,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是互训关系。

分析三:让一个没有十月怀胎的人,来说这个娃是美是丑。对这句话的感触很大。 选美大赛如果让模特的爸爸妈妈们当评委,那冠军就只能是自己的女儿。有时,也许只有把自己置身事外,规避禀赋效应,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分钟商学院-第二季(第20天)-将自己能力产品化,流量与产品,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