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常听到P*A这个词,一开始在情场,后来还跑到职场等……也许大家觉得“我只要擦亮双眼就不会……”,起码我们还能识别。
如果告诉你,更多时候它像《春夜喜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会怎么想?惊恐?害怕?慌张?别怕,它就是个“标签”、“便利贴”而已,把它甩掉就好!但前提是你要意识到,你被贴标签了!(嗯,我说的便利贴就是标签)
这些标签各式各样,普通点的是直接跟你说:“你这样不对,你应该怎么怎么样……”这对没什么主见和想法的人比较管用——你说啥我就是啥,反正我就那么傻~高级点的,无色无味无(察)觉,但又让你觉得有滋有味有感觉。
“你快别说了!赶紧告诉我怎么解!”
好好好!我不是喜欢用“黄金三问”吗?这次也不例外,我们就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叩问来层层剥开:
是【谁】在我们身上贴标签?贴的【什么标签】?他们【为什么贴】?我们【怎么撕掉】?
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说过: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的风景,而在于采用新的视角。
如果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陷进去了,那么现在就用逻辑链条把我们一步步从坑里拉出来。而这串链条就是我们需要的“新”视角。
一、谁?!
毫不夸张地说,TA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只不过,一个人内心的兴衰,决定了这些便利贴的粘性:有的人可以“头发甩甩,大步地走开”;有的人则像被贴上小广告的电线杆,要等人拿小铲子来……
孩童时期,长辈们(当年还是前浪的他们)就开始给我们贴标签(注:这里并不是把家庭教育中的所有行为都纳入“贴标签”,不是!!!),他们会告诉我们“好孩子”就是文明有礼、学习成绩好以及听大人的话!
光是“听话”二字就够够了。因为,如果你想做个“好孩子”,就要听大人们说的话!
可是,你们(大人)说的话就都是对的,都该听吗?但“好孩子”通常都不会(或不敢)问,因为一旦问了就很可能从此和“好孩子”失之交臂。(长大后的我觉得“那又怎样”,可谁没年轻过呢?)
这些“长辈”不止出现在家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他们无处不在:学校里的老师、主任、校长;公司里的上司、老板……
二、哪些标签?
关于标签,挺想写成【互动环节】:我们一起来回顾和察觉,这些年我们都被贴过哪些标签?欢迎评论区告诉我~因为这事儿真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刚毕业那会儿,本想夸同事“能干”,说了句“能者多劳”,没想到他反应很大,回了我一句:“我最讨厌别人给我贴标签!”
我当时不理解,被夸为什么不高兴?后来,他告诉我:“因为别人会让你做很多别的事情,没别的意思,只因为你‘能’就该‘多劳’。”
“可是能者就该多劳吗?”
当年的我,点了点头,觉得这有什么可计较的。因为,在家的时候,长辈们就总让我做这个,做那个,生怕做少了,好像会吃亏……
“可是能者就该多劳吗?”
在职场经历了几年之后,才理解同事当年这句话——付出背后的“计较”更多是“责任”的拉扯。同事贴“能者多劳”的标签,那么领导呢?(怎么会少了他们)
我因为不懂得人情世故,于是得(dé)领导指点(我都不知道要不要加“”):在职场,要学会抬头做人,不要只顾着低头做事。就是叫你没事多走动。于是,我就经常拿杯子去装水喝,然后经常跑WC……
说完职场,再看看“情场”。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只有清醒的人才会意识到这是“绑架”!可大多数人都喜欢装睡(所以说失眠焦虑是现代人的通病和常态),而你永远都没有办法叫醒装睡的人!(跟之前的文章梦幻联动,扣题了,有木有)除非,自愿醒来。
三、为什么贴标签?
首先,我们来看看【标签】能起什么作用?
像封条,能封印;像齐天大圣头上的金箍,再皮也能被收复得妥妥。别念了!
总归一句:我希望你按我说的去做!
轻则是种“关心”,比方说,有一种冷叫“我妈觉得我冷”。稍微升级一点的就是,“我是你朋友耶,你怎么可以这么对我?”
请问一下,作为“朋友”,你想我怎么对你?
“那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可以这么对我?!”
你怎么可以这么对我?那我要怎么对你?
现代人大多缺乏安全感,除了物质之外,情感上我们常常把对自己的期望投射到别人身上。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爱自己”,所以想要通过“爱别人”来得到(交换)爱。
所以,有些人看起来很会交际,身边簇拥着很多人,可内心依然孤独寂寞。毕竟,只有爱自己的人才能够做到I AM ALONE BUT DON'T FEEL LONELEY. (虽孤,不寂。)
“贴标签”是带“互动”的,在这场大型活动中,只有懂得欣赏自己、爱自己的人,才能够独善其身。
情感栏目常出现“渣”这个字眼,我们在总结出“渣”的特点的同时还创造了另一个词“吸渣体”。“渣”,对感情不认真甚至玩弄。那么“吸渣体”就是总在感情中遇到不认真的人。
可是,为什么?在此,我斗胆举个例子,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渣”通常从开始就没想着认真。于是,就好比同站在起跑线上的两个人,你以为对方跟你一样是“选手”,于是你一听到枪响就冲了出去。殊不知,你身旁站的是“枪手”——枪是他打的。他就原地不动地站在那儿看着你跑……
有时,跑得太投入,你跑了一圈看到他站在起点,还以为他“跑得快”,在那儿“等”你……
从头到尾就是一个人的自编自导自演。“渣”路过看你演的这么欢,也想来混个角色,跑个龙套。本来只想混个群演体验体验。正想撤,你却一把拉住他!“别走!我要你当主演!咱们去拿奥斯卡!!”
没有调侃的意思,只是我本戏精,言及此,沉心一想过往,好像也这样,可他不是演员!
毕竟,我们每个人来世界走一遭又不是奉命行事。谁都没有资格要求别人怎么做。我们都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如果你愿意。或者让自己变得强大,影响别人。再或者,直说。
四、怎么办?
这仿佛在问“怎么撕?!”哈哈哈哈……文明和谐,不撕不撕。举个我和我妈之间的例子。
我妈以前总说我“敏感”。我很不喜欢这个词,每次听了都会生闷气,我妈看了也难受,结果俩人常常因为“敏感”而不愉快。
我就是敏感又怎么了?!
后来,我就用“黄金三问”来拆解这个问题。
首先,对【敏感】下定义(即:【是什么】),不是查百度而是想想我妈都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敏感”二字。
【是什么】:敏感是出现在我对我妈掉脸子,发小脾气,有小情绪的时候。
接下来,问自己【为什么】给脸色妈妈看”,事出有因(那么原因是什么)还是自己不对?
【为什么】:因为妈妈说话太直,伤到我了,但她还理直气壮,所以我生气了。而我有生气的权力!
最后【怎么办】。虽然是我妈说了伤害我的话在先,但是冲妈妈发脾气的结果是“两败俱伤”。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化解?
【怎么办】:有一次又要生气的时候,我直接跟妈妈说:“妈妈,你明知道我不喜欢你说我‘敏感’。这个事情你可以这么跟我说,那我就知道该怎么改了。但你老说我‘敏感’,就只能终结话题,可问题依然存在,下次又重演……咱何必呢?”
我妈现在很少说这个词了,但并不代表我就不敏感了,我依然是个很敏感的人~
今天写这篇文章,其实因为最近身边的朋友哭诉又被渣了。在劝慰朋友的过程中,发现其实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可以解开的。
很多文章教我们识别他人的行为,可是却没有告诉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希望这篇文能让我们从这样
凭什么这么说我……
逐渐成长为“贴标签”?我为自己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