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2.16研究学问要兼容并蓄,求同存异!

第二篇第16章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攻:击也。形声字。从工从攴,本义是攻击,与守相对;如《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后引申为抨击;还可引申为制作,加工,治理。如:“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在古籍中通“工”,指劳作;还通“功”,意为成功;

 端:直也。形声字。甲骨文形似生长出地面的植物,左右两点表示水。“端”的原意为植物发芽生长,由此延伸为开头。如《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意思是:法律是治国的开端。

    端也可以表示事物的一头或者一方面,如“顶端”等。由开头又延伸为头绪,缘由。如“端倪”,“无端”。

    端还可以延伸为“正”,如:“端庄”,“端坐”,“品行不端”等。作动词时,指用手很平正地拿。如“端茶”等。

 斯:“这个”的意思。

    害:会意字。从宀( mián),从口,丯(jiè)声。从“宀”、从“口”,意思是言从家起,而“言”又往往是祸害、危害的根源。也就是“祸从口出”。害的本义:伤害,损害。如《墨子·经上》:“害所得而恶也。”

    害也有谋害的意思,如清· 袁枚《祭妹文》:“医言无害。”

 也已:虚词,表示语气,如“啊”。

    全文理解为:孔子说:“刻意地去攻击不同的思想、学说,这是有害的。”

    先秦典籍用字非常精简,所以给后人带来读解上的巨大困惑。这章内容只有八个字,却有很多种理解,孰是孰非?争论了几千年。主要的解释有:

1, 把“已”字理解为“停止”。如杨伯峻先生:如果我们去攻剿那些异端学说,学问的话,那么,伤害和危险就停止了。

    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孔子是鼓励学生们去攻击别人,毫不留情,俨然一副面目可憎的卫道士形象,这样象一个圣人吗?显然是不对的。

2, 把“攻”理解为“功”,用心研究的意思。全文理解为:如果用心去研究异端学说,那么就有害了(或者伤害就停止了)。

    这样理解也是不对的,研究不同的学问,怎么有害?也许还能对自己的学问有所借鉴,帮助完善自己的学问呢!

    那么,什么叫异端呢?东汉时期的今文经学家何休(今山东滋阳人)在研究春秋时期的《公羊传》时,里面出现的“他记”,何休认为“他说”就是异端的意思。

    东汉另外一位经学大师郑玄(今山东高密人)认为:儒学内部也有几种流派,只有一个流派为正统,叫“正道”,其他的都叫“他记”或者“小道”。

    韩非子曾说:“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意思就是孔子去世之后,儒家分为八派,墨家分为三派。儒家出现了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以及乐正氏之儒。郑玄认为只有孟氏之儒为“正道”。其它的都是“小道”。

    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何晏(今河南南阳人,大将军何进之孙)认为:《论语》里的“异端”指的就是相比于大道而言的小道。他认为:虽小道,必有可观焉。也就是说“小道”也有可取之处,所以,孔子不可能鼓励学生们去攻击“异端”。

      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文化非常发达,寺庙林立,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徒吃素的规定是从梁武帝自己开始的。当时的文学家皇侃(江苏苏州市人)认为,佛教是“善道”,儒家是“正道”,其他诸子百家都是“异端”。

    南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祖籍江西婺源,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在他的白话文小书里说“异端,不是天生出来,天下只是这一个道理。”

  “ 缘人心不正,则流于邪说,习于彼,必害于此。既入于邪,必害于正,异端不止是杨墨佛老,这个是异端之大者。”这句话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其中的“杨墨佛老”分别指:

    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人,杨朱学派的创始人,在战国初期,杨朱学派的影响力非常大,《孟子-腾文公下》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朱主张“贵生”,“贵己”,“为我”。他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予也”。

    墨子:战国初年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姓墨,名翟。他提出“非攻”,“兼爱”,“尚同”,“尚贤”。

    佛教:源自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佛教主张修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痛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解脱。

    老庄:即老子(姓老,名耳,字聃,道家思想创始人,今河南鹿邑县人)和庄子(姓庄名周,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今安徽蒙城人)。老庄主张“无为”。

    朱熹不但把“杨墨佛老”看成是异端,他认为,儒门内部像子张,子夏等人的学说也都是异端,都要排斥。所以,朱熹是支持“孔子攻击异端说”的。

    但遭到陆九渊(南宋思想家,教育家,陆王心学的开山始祖,江西抚州市金溪县人)的猛烈抨击。

    陆九渊认为天下道理只讲是非,不讲异同,一味地划分异同心胸未免过于狭隘。他认为,孔子是圣人,圣人之量至广,无所不包,怎么会去攻击异端呢?

    没错,孔子的思想是非常包容的,他主张兼容并蓄,他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还说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事实上,孔子曾特地去拜访过老子,并以“弟子”自称,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刻意地去攻击异端,是有害的。”言外之意,我们要包容,我们要求同存异。

                孔子求道于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孟懿子之弟)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

    鲁君准行,并赞助一车二马,遣一童一御,孔子还带上燕伋(秦国人)等弟子,风尘仆仆,一同向周都奔去。

    下面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思想家的历史性对话: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教授之后,老子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2.16研究学问要兼容并蓄,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