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思想与文字,并蒂之花

文/一笑作春风(首发语文报)

01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宋国蒙地有一漆园吏姓庄名周者藏身陋巷,著《庄子》一书,行文诡谲,立意玄妙。

他生活困顿不堪,却鄙视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自由。物质贫困,精神自由,庄子是寂寞一生的大文豪。

《庄子》一书,是中国哲学和文学的完美结合,思想之美和文字之美并蒂绽放。

不读《庄子》,无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不读《庄子》,无法了解中国人精神的魂。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今天,我们要怎么读《庄子》?“入乎书内,超出书外”这八个字可以作为准则。“入乎书内”是要细读、精读,在一字一句的背后寻找复杂、丰富的内涵。但是,不必拘泥于在文献和权威中刨根问底。因为庄子有个观点叫做“言不尽意”,语言不一定能精确地呈现个人意志,因此,有些地方只能意会。“超出书外”是要树立目的意识,阅读是为了人生,为了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而读,要把经典融入生命,在青春的血液里注入真善美的力量,从而在现实中不轻易地被世俗的、流行的、虚假的、丑陋的、糟糕的价值观扭曲,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足。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的体道人生,是一种艺术人生,抚慰了千载之下的中国文人。可是当庄子的始祖“老子”在阐发“道”时,用的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之说,没人能给“道”下一个确定的定义。所以,读《庄子》,需要思、需要辩、需要悟。

要了解庄子的思想,必先了解庄子其人,“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所以,探究庄子其人其文是感悟其思想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庄子》一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细读梳理,从而感悟“道”的内涵。

02

探究(一)——庄子其人

梳理1庄子生平(约公元前369——前286)

助读资料:《史记·老子列传》节选

文本原文|故事解读性格特点

文本链接: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蹠》《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梳理2:《庄子》一书概览

【归纳总结】庄子生活在战国乱世时期,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其传记放在《史记·老子列传》之中,说明其哲学思想和老子同源。对《庄子》一书进行概览,为下一步细读文本打下基础。



免费开通会员,加入读书会,请点:

春风读书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庄子》:思想与文字,并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