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解放教育

咬文嚼字读《论语》随笔系列,走心奉献!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图片发自App



《解 放 教 育》

文/黎峰

      孔子在教育上的创造和贡献大莫过于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打破教育上贵贱贫富的等级,弘扬尊师重道,在解放教育中普及教育、振兴教育,至于他如何能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就算当时官学衰微,受教育仍是官家特权,挑战特权是有条件的,孔子办学是如何被许可的?仅凭他的大学问家身份?还是仅凭他的“有教无类”的宣传?再或者是凭他教学效果的示范效应?也许孔子自己也没料到,他办教育办得如此成功,像滚雪球一般,形成势不可挡的大气候。恐怕统治阶级也只好顺势而为,封他一个职业教育家的名头。

      有意思的是,孔子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以后,他就非常注意这种教育形式的合理性,尽量不去触碰统治阶级的底线,有时候还甚至去迎合统治阶级的口味,显得事出有因,师出有名。

          首先,我办教育是继承传统文化,为社会培养文化精英,这对文明存续以及社会稳定是有大好处的。所以他申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关键是“行有余力”,非常堂皇的一个借口,该尽的职责都尽到了,“则以学文”,否则就离经叛道了。你要取缔我办学,这个罪名你是担不起的。子夏也给老师帮腔:“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你看,立身立行立世都是和立学分不开的,所以教育的大众化也是名正言顺的。

      其次,培养人才是为政治服务的,正所谓私学公用,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统治阶级撷英才而用之。孔子讲“学也,禄在其中矣。”(《卫灵公》)做学问要看资质、天分,“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雍也》),所以才择善执固为治理国家打开人才通道,子夏则高举“学而优则仕”(《子张》这个观点和“仕而优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成为人生的必然,后世的影响和作用几乎毋庸讳言)的大旗,为老师保驾护航。

      最后,才是教育的超现实意义的彰显。张载认为儒家“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儒学的精神,也是教育的超拔和彻底胜利。历史走到今天,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仍没过时,原因何在?不应只看到“五经”、“六艺”和一部《论语》的存在,也不应只看到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四科十哲先进的存在,而应看到孔子对于教育本质规律的把握和尊重,对教育事业的开拓和创新,对尊师重道的信笃和实践,对一脉文明的继承和发扬。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解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