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里的记忆

        记得中秋节前后,就该刨花生了。老家管花生叫“果子”,可见乡亲们对它的喜爱——它们的价值丝毫不亚于挂在枝头上的果子。就像儿歌(谜语)里所唱的那样:“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的确,在那个年代,花生算是农作物里面的贵族,因为它们可以换成香喷喷的花生油。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很少吃到肉,花生油就成了提供每个人身体脂肪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因为存备有限,每个家长都会严格控制其食用量,怕的是到了逢年过节,炒的菜少了油性味而让人难为情。靠好油后,伴随着盐和葱花入锅时发出的“哧啦”声,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花生油浓浓的香气,强烈地刺激着孩子们的味蕾。于是,趁大人不备,摸起一个煎饼,到油坛里舀上半匙油,顺着煎饼卷上下一抹,再从盐坛里捏上几个盐粒儿,那种味道,胜过今天的任何一种美味佳肴。

        正因为花生这么金贵,因此,在花生即将成熟的日子,乡亲们最怕的就是下雨。成熟的花生遇上雨,死秧烂根,就很难从土里把它们全部挖出来。如果连续下上几天雨,白胖子们就会在麻屋子里发芽,乡亲们一年的辛苦就要泡汤了。因此,遇上连续的阴雨天,大家的心情会和天气一样沮丧而沉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秋收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