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一)

江南行(一)

        7月4日

        四点半用过早餐,去杭州西湖。

        天气有点阴,飘着零星雨丝。和千岛湖不同,这里,更多了些自然和人文的完美结合,尤其围绕着她的神话传说以及历代诗词的装点,更使这个地方显得扑朔迷离,令人神往。

        有意绕开了一些雅得太俗的景物,如雷峰新塔、三潭印月、三塔,选择了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沿着湖岸,拣人少的地方,信步走去,看见一大丛一大丛的芭蕉树,肥大、碧绿的叶子,在树林中亭亭玉立,一只小松鼠躲在芭蕉枝上,两只前爪掬着果实,正忙忙地啃着呢,腮帮子鼓得老圆,完全不理会游人的熙熙攘攘和挥汗如雨。

        这里的树林,承受了太多的雨露,长得那么随意、挥洒,巨大的树冠一直拖到地上,蝉在树上不停地叫着,一只蟋蟀站在果皮箱上搓着爪子,只唱了几句,就跳走了。

        坐着游船,绕着湖边缓缓而行,美丽的西子湖一点一点打开:恍惚中,看到许仙正打着雨伞,急急地赶路,白娘子站在断桥,焦急地翘首而望,裙边一扫,立刻感到一丝丝雨星扑面而来。

        当初,白娘子寻夫,水漫金山,和天兵天将恶战一场,终因身孕太重,败下阵来。她和小青逃至西湖断桥,想起和许仙初次断桥相会,以心相许,如今物是人非,不胜身世之慨。

        站在苏堤,望着旖旎的湖水,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树林,都笼罩在若有若无的烟雨中了。

        下午,去乌镇。

        这里是著名的枕水人家。中国保存最好的江南古镇。地上全用石板铺就,所有房屋都临水而建。沿着石板,缓缓走去,乌镇的民居渐次打开,乌镇人的生活全貌依次展现在面前。

        乌黑的屋瓦,乌黑的门,乌黑的用具,乌黑的窗棂,这里的一切,都显得过于工巧、精致,从老爷到小姐的眠床、卧铺,都雕刻各种图案和花卉,生活用品则极尽舒适、豪华,充满闲情逸致,无一不显示主人的高品位和闲适的性情。

        临街的大门,大都关着,少数几家,经营着一些古色古香的东西:花格布、竹杖、烟管、铜水壶、折伞、折扇、文房四宝、书画,几乎一切都可摩挲,把玩,回忆,只要把那大门一关,便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外面的一切,便可暂时忘却。

        天井里除非中午,见不到一丝阳光,始终有一股发霉的味儿,湿气、水气不断侵蚀着石板上面的木质建筑,有些地方已经腐烂。雨水从屋檐上滴下,流入地上的石缝,从地下直接流走。

        乌镇,就是一个十分完整的江南民俗建筑博物馆。

        看了几小时,酷热难耐,买了两瓶冰镇的矿泉水,站在明清时期的观剧广场,看着赤裸着上身游逛的本地老人,一阵阵油炸臭豆腐的味儿扑面而来,一时,心里不觉五味杂陈。

        晚上,乘车去南京路步行街。

        站在上海外滩,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耸入云,黄埔江滚滚东去,不时有豪华油轮驶过。

        上海,它的特点迥异于其他城市,许多舶来品在上海如鱼得水,尤其外滩,黄埔江两岸,彻夜不灭的霓虹灯闪烁着迷人的色彩。她是那样张扬,另类,傲视群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遇见各种不同的肤色和服饰,繁华的南京路,商品标价高得令人咋舌。

        我还是十分喜欢上海的喧嚣,她那种急切的心情、匆匆的步履、世界性的眼光太像西方,充满着鲜活的、蓬勃的生命力。她那种用现代高科技武装起来的海派文化,赋予中华文明以更丰富的特点。

        上海给人的感觉是,一切都是迅速变化的,且变化速度让人始料未及。上海人的积极进取与世界眼光,和上海人性格中的保守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上海人性格保守、内敛、实际、勇于承担,当然,她那种无法遏制的优越感,从言谈举止到衣饰细节表现了出来。她对内地始终用着一种鄙夷的眼光,甚至,她那种真正的关切也是居高临下的。

        高耸入云的建筑,拥挤的车流和人流,炎热的天气,变幻多姿的霓虹灯,使这个东方丽人美得令人炫目,不敢直视。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南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