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周二,三门峡市举行了全市二模考试,昨天进行了全市网上阅卷。我有幸参与并担任化学科目(18-20题)的题长,主要负责1、建改卷群,将群名片发到灵宝化学教师微信群中,召集本组教师进群。2.组织本组改卷老师学习评分细则和补充说明,做到标准统一,处理教师改卷时遇到的临时性问题。写好本题组的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成绩分析、学生答题分析、备考策略和建议)。下面是各组试题的分析:
15-17题组试题分析(秦岭中学 张龙法)
一、试题分析:
15题考查化学用语,(1)碳的单质活性炭的化学式;(2)地壳中元素含量的顺序,离子符号的写法;(3)改良酸性土壤的最佳物质的化学式。
16题考查能源环境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有关知识:(1)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7题以微型实验的方式对燃烧条件进行探究,(1)考查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在过程中控制变量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氧气;(3)考查微型实验的优点。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学生成绩分析
本题块总分8分,并且是相对容易题型,根据各改卷组成员平均分看,平均分只有3.8分左右,还不到一半分值。
三、学生答题分析:
15题(1)很多学生写的是“活性炭”没有用化学用语表达;(2)不知道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或者写不出铝离子的符号,不知道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关系;(3)有写NaOH的,还有不会写氢氧化钙化学式的,主要因为不知道化合价导致。
16题(1)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错误有下列主要情况:写甲烷充分燃烧;没配平;没有氧气支持燃烧等。(2)没有写出充分燃烧应达到的条件,或者表达不准确,用“是否”词语来表达,与题目不对应。
17题(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在以下几点:条件不对,写有加热;生成物不对,写为氢气和氧气。(2)不能理解氮气的作用,得出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的错误结论;还有很多学生,写出“有充足的氧气”与燃料充分燃烧条件混淆。(3)微型实验优点:个别学生答案不准确。
四、备考策略和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根据答题情况,仍需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上下功夫。
2.加强书写化学用语的能力,多练习,多总结,让学生不仅是记忆 更要理解。
3.加强对实验探究的方法的分析,从中体会实验设计的方法,这样才能吃透实验探究题。
4.微型实验是重点,要锻炼学生能发现实验装置及方法的改进,理解其优点。
18-20题组试题分析(朱阳二中 杜彦阳)
试题分析:
18题:考查酸的通性和特性、信息化学方程式。
19题:推断题考查常见物质的类别、物质之最、元素种类、三角转化、酸碱盐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等。
20题:考查的是有机物燃烧、活泼金属和酸溶液反应的相关计算。
成绩分析:
样本:8080份,平均分: 1.68,满分8分
学生答题分析:
[if !supportLists]1、[endif]信息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能认真审题。不能抓住HClO是酸,它是由氢离子和次氯酸根构成,和熟石灰发生中和反应的关键信息,导致生成物的化学式出错,有氧气生成。
[if !supportLists]2、[endif] 酸的定义和通性不扎实。如18(3)次氯酸和盐酸有相似化学性质,错写成氢离子和氯离子。
[if !supportLists]3、[endif]推断题不能抓住题目关键信息,紧扣“题眼”进行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待提升。
[if !supportLists]4、[endif]该类计算题数据不充足,要借助数学思维、相对物质质量进行计算,学生对此类计算感觉难度颇大,找不出物之间的等量关系。
备考策略和建议:
1.从课本研读开始,加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的学习。
2.把易混淆的知识对比学习,找出区别,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这几道题中,把相似的知识应用在一起时,很多学生就糊涂了。
3、推断题中的关键“题眼”, 如物质颜色特征、相同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三角转化等,指导学生找规律、多积累、多练习。
3.进行计算题量差法、极值法、守恒法等专项练习。计算题的训练要把各种题型练全,注重解题思路分析,引导学生总结方法、规律。如20题第2个空,活泼金属和酸溶液反应的计算。
21-22题组试题分析(苏村一中高少华)
一、试题分析:
21题:本题以数字化实验的形式,综合考查了考生对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学生如何把中和反应的过程同函数曲线图结合起来是本题的难点。
22题:考查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以及错误操作对实验结果(偏大或偏小)的影响。
二、成绩分析:
参考样本:4294份,总分5分,平均得分:1.99分。
三、学生答题分析:
1、考生对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很好的把中和反应的过程同函数曲线图结合起来。
2、学生审题不清。有把氢氧化钙写成氢氧化钠的,也有写物质名称的。
3、书写规范问题。氢氧化钙的a字母开口,很像氢氧化铜。
4、答题不完整。22题(2),要答操作和后果才能得1分,不少学生答题不完整,中招会吃亏。
5、答题不规范。21题要求填化学式,考生有填汉字名称的。22题(3),要求填偏大或偏小的,考生有填“变大、变小”、“增大、减小”的。
四、备考策略和建议:
1、夯实基础。课本上的重点实验现象及过程,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理清思路。
2、审题能力归结到底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要知道学生学会找关键词、关键点,按要求答题。
3、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23-24题组试题分析(市三中荆占武)
样本总量:1130
平均得分:1.71
试题难度:0.34
学生答题情况:
1.读题审题不够严谨深入,思维缺乏严密全面。24(2)溶液质量减小只答锌与硝酸银反应。25(2)氢氧化钠变质的变式训练,没能真正理解,语言表述不规范,没有强调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2.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应用仍是最后复习备考的重中之重。
本块5分中有3分要求直接书写化学用语,酸碱盐部分重点物质、重点方程式不够熟练。
近期备考建议:
1.有限时间里要提升效率,紧扣学情,瞄准考点,多练精讲,强化基本主干,“重点物质重点练,重点题型抓突破”。注重化学学科思想运用,渗透“熟悉的知识-----合理的思路-------科学规范的答题”。
2.教师要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按部就班,临阵不乱。教学语言尽量准确规范,归纳题型,理清思路,点拨方法技巧,激励信心!
3.适时适度研究命题热点:疫情与中招化学,数字化实验,实验装置图的绘制,技巧型计算等。
25题组试题分析(市一中周翔宇)
共10分,750分试卷平均得分3.8分左右。
主要考察气体的制取、干燥、除杂相关知识,装置图的补画、反应产物的探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等知识点。
主要在化学方程式、洗气装置的用途、固体成分分析、计算等方面出错,计算能力偏弱,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过关,对洗气装置的用途、尤其是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不清楚。
分析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
2、分析问题能力较差,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前后联系不到位,不能融会贯通。
3、实验装置的连接和用途不会结合题目来分析。
建议:
1、重视基础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知识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并进行归纳。
2、注重实验的分析和处理,不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注重计算专练、不会必纠,一错再错的现象要慢慢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