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力量——谈志愿

真正开始做志愿,是在大学。初次是在社区和老人交流。可与其说是我们去陪伴老人,不如说他做公益,自己有幸在年轻的时候结识这样一位大读家。

这位年逾九十的前南京博物院院长,嘴角总是带着温和的笑意,甚至每次会为小辈准备好杯子与茶叶、亲自倒茶。但当他走进书房,在宽大的椅子上坐下,开口谈论历史、文化与现实时,就知道,那个大嗓门又爱较真的重庆合川人回来了,那个带着少年气的孤愤率直的文人回来了。自从妻子去世后,老人便独居于仙林,读书、会客、写作、作画。下午,偶有旧友和新客前来拜访。满屋子的书,囊括古今中外,更不必提刚刚捐赠出去的近千件考古档案资料和留下的诸多工具书,我也一直记得书柜上挂的手书“大道至简”。

自己一年有过数十次拜访,梁爷爷讲过很多,或引经据典,或亲切地谈感悟。一直钦佩他的记忆力和用心,有的内容讲过几次而不自知,但几十年的事情和数千年的历史细节信手拈来,偶有遗忘也会立即起身查阅,书中总是夹了许多剪下的材料。他欣喜于解惑,也感恩于交谈中知不知。既能讲天马行空又互有关联的故事,也常在不经意间道出字字珠玑的人生感悟。恰如他说自己读书分为三个阶段,最初为兴趣,试图从小说中寻找人生方向;之后为求方法,读书愈加驳杂,;近几年,觉得“万物皆有规律”。他也总对我说,人的三十岁是个坎,要走好,要多行路,跳出来从外向内看;有的问题需要多学科、几代人的努力……

之所以称他孤愤和率直,是因谈起某些话题时,他像是一位“斗士”,高喊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希望,而文化则是国家和民族的魂魄,不要有知无识,也苦口婆心地强调怀疑与批判是科学的生命,更会直言不讳地抨击一些敏感问题。而这种率真与透彻得益于阅历和阅读,也得益于坚持——梁老至今依然每天坚持阅读和记录,关注新闻和这个日益变化的世界。博古通今、晓畅中西之后的简单,极有力量。

知有博约,情有节制,志有持养,当然舍不得不去,有时写了文章或有所迷惘便发信息去拜访,也曾手绘梁老形象于陶盘上当做心意相赠,并写上“知识、方法、规律”六字,还不符规制地在陶盘底部画了一本书呼应。


当然,我亦知,这样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正式是这样的相遇让我埋下了爱的种子,想要做更多,也影响更多人。

更多的志愿是常规性的,自己也参与过其他景点、携幼、活动等公益。当我在青协培训志愿者和给干事们开会时曾提到情怀未已,责任甚重,公益需有心,有爱,有行,有思。


我们团队很幸运地在今年获得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项目大赛银奖,而这也是我深入跟进公益项目的开始。从活动的参与、部分材料的撰写、ppt的制作到答辩,我既是思考者,也是执行者、撰写者、制作者、演讲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许多,在设计和交流方面有了更多理解,但也更清楚地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与无能。

不过,慢慢来。


2019年5月13日于仙林


未烧制前所摄的陶盘画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单的力量——谈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