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思维假定的镜子

图片发自App


Day 146

  今日再读“思维假定”。

  伯姆式对话的要义在于暴露出对话者不同的思维假定,但却不下结论——如果下结论和判断,那仍然是思维假定在运作。因为所有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偏见,就是思维假定的表露。

  显然,在没有对话时,人受思维假定支配,却无法察觉,因为思维没有本体感受。但是正在与他人思维假定的遭遇中,才显露出自己隐藏的观念,真正意识到自己思维假定的所在。

而思维假定的显露,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应当是搁置,并通过理性反思思考它的意义。

这样看来,思维假定必须在对话中才可能暴露,也只有借助对话,才能看见从他人那里反射出来的思维假定。

今天也发生一件这样的事。

体育课自由活动时,我班的小时和2班的一个男生正在抢足球,还一言不合,动起了手脚,这时2班的体育委员经过,本是为了询问事情,怎料和小时同学也起了冲突,一个推人,一个砸球,结果就扭做一团。2班班主任干涉无果,二人越吵越凶,互不相让。于是我让他们先吃饭,等情绪冷静再处理。

午饭以后,我们两个男生叫到无人处,仔细地盘问了事情经过,但在谁先推人,谁先砸球根本就说不清楚,两个孩子说到激动处,又开始委屈地流泪。

正在闹得不可开交时,我想起了思维假定的事。心想,二人互不相让,彼此委屈,不也可能是思维假定惹的祸吗?

于是我设法让两个人停止对细节地复盘和争执,严肃地说道:别争了,人在愤怒的时候,记忆根本就不可靠。让方老师来猜测一下,这件事情上你们俩到底是怎么想的?

接着我开始推测2班体育委员的心理想法:你拿着球过来时,原来没有什么事,但你看到小时同学和你们班同学抢球,是不是心里就把小时当做抢球、欺负人的外班“敌人”,心里想要帮自己班的同学?

他点了点头。

我又转身对小时问道:小时,你是不是看到他过来,以为他肯定是来帮腔,合伙要来教训你的?

小时不说话,神情松驰了下来。

看来,这可能就是他们各自当时的思维过程。因为彼此都有了内心对抗的心理机制,所以一举一动,轻易地就引发了他们的拳脚,再扭成一团,各不相让,然后满心委屈,就是可以预见的结果了。 

我对他们俩分析了这个思维过程,他们似有所悟。最后我让他们各自“认领”自己在这件事的不当行为:不论是推人、砸人,都出自自己的手,要承担起责任而不是逃避。而且作为男孩,绝不该在这些鸡毛蒜皮的恩怨上耿耿于怀,多一份礼让,就多一份宽广的胸怀,有胸怀的男子汉才有大格局,以后也可以踢球切磋(我们2个班的体育课是一起上的)。最后两个小家伙,用大气的握手言和结束这次争端。

伯姆认为,“当对话结束之后,人们可以改变他的观念,也可以不改变。对话的要素就在于此——它让大家认识到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什么,但并不对人们的想法下任何结论或判断。思维假定于是就会从中显露原形。”在这次争端里,如果不是彼此的思维假定碰撞,两个孩子未必能够发觉支配着自己行为和情绪的思维假定——当他们内心是对抗时,所表现的行为更倾向于具有攻击性,而这次还算不上对话的处理,却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反思自己思维假定的机会。而正是借助思维假定的镜子,才看到了自己思维当中的偏见、对抗。虽然我还是下了一定的评判(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一种小气的表现),但促使孩子开始反思自己的思维,却也是可贵的尝试和启示。这也为日后的搁置、共建意义打好基础。

如果我们的德育实践中,也能时时提醒自己,透过自己的和学生的思维假定的镜子重新看待问题,也许德育的成效会大有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透过思维假定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