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农村长大的。父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我童年的时候,没有人教给我很多东西。
如今,我成了家里知道最多的人了,我开始想很多办法让妹妹的生活不再和我当初一样,我希望她能在童年的时候能有一个高的认知水平,而不是像我一样到了我这个年纪才能接触,然后才一点点去弥补。
这学期在学校的时候,我思考了很久‘这次回家给妹妹带什么礼物?’。最终的决定是带给她一个口琴,不管是价格问题还是便携问题,口琴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回到家,把礼物送给妹妹,她并没有对口琴显露出喜爱,她从来没有见过这类物品,更不敢相信有一天自己能拥有它,在她的眼里透露着无尽的惊讶。
妹妹的生日是过年后的几天,我在决定送妹妹口琴后,就开始考虑她的生日买什么。一直没有想好,前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本着沟通的态度,问她: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
她支支吾吾的没有回答,人生第一次被人这样问,她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么。
昨天吃完晚饭,妈妈和妹妹出去了,我在家打游戏,妹妹用妈妈的微信给我发消息:哥,我想要个相机。然后还给我发了个:谢谢。
我懵了,一边思考着:她为什么想要一个相机,她真的见过相机吗?另一方面我不得不开始思考金钱的问题。我的话必须要兑现,可我现在也没那么多钱,我决定问问她为什么想要一个相机,如果她的理由合理,那我就答应她:在她步入大学的时候送她一个单反;如果她的理由不合理,那就让她想清楚再和我说。
今天中午吃饭,我问她:为什么你想要一个相机?
她不说话。
我随口说了一句:你想要的话,那总有个理由啊!
她还是没说话,不过妈妈忍不了了,她扯着嗓子吼:买什么相机,家里之前那个数码的找找给她,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到胶卷,还相机呢?
妈妈说完,妹妹的眼泪就出来了:不买就不买。端着饭碗跑了。
原本我想好好沟通的事情,让妈妈弄成了责备,我意识到自己很愤怒,克制住愤怒用平常的语气和妈妈说:她想买,你就让她说说理由看看呗!
妈妈说了一句让我震惊不已的话:你看现在谁还用相机。
妈妈没说完,但我知道她的意识是:有手机了,谁还用相机。我没忍住跟妈妈说了很多,然后开始思考怎样再和妹妹沟通。
妹妹吃完饭端碗过来,我跟她说:“一个单反很贵,如果你是真的喜欢,就告诉我你为什么想买,哥答应你高考完送你一个单反。”
妹妹愣了一下,没说话走了。
吃完饭,我坐在门前晒太阳,回想起了这件事情,看着手中的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不禁感叹原生家庭的影响。
妹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妈妈也不知道太多新的事物。
妈妈是我见过农村里认知水平最高的人之一,她接触新事物,学习新事物,接纳很多事情,可她对妹妹那些她看来不合理的要求只有吼,那一刻,愤怒充斥着她,除了吵她一切都忘了。而妹妹也只能无奈的说:就那样吧!然后选择逃避。
回想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从小听惯了父母的争吵和对我的批评,他们只会告诉我‘这个怎样怎样,那个怎样怎样,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妹妹和妈妈的对话是那么的记忆犹新,让我想起了自己小的说话也是被这样对待的。
大一前我经常跟他们争的面红耳赤,最终都不开心,没有一次能解决事情。一旦和他们争吵我就只能去网吧,整天整夜的打游戏,对于我来说那是最好的逃避方法,也是我唯一能够应对眼前麻烦事的方法。
后来,接受教育上大学……我懂得多了,他们基本上不和我争论了,我也明白了他们都是为我们好,他们能力有限,但他们已经尽可能给我更多了。
坐在太阳下,我开始回忆我的不对:我应该先告诉妹妹我为什么问她,其中还要用她能理解的方式和她解释相机很贵。然后再和她说我的想法。这应该是我比较正确的做法,而不是直接问:为什么你想买相机。
我也不该那样跟妈妈说话,我跟她争执,可她不懂太多,这场争执完全就是我的错。
合上手上的书,我想到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这些争吵在塔拉·韦斯特弗早期的生活里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多少事情是她没有在书中列举出来的呢?原生家庭到底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也许塔拉·韦斯特弗是幸运的,她的命运和家里其他孩子都不一样。与其说她是幸运的还不如说是教育给予了她机会,进入剑桥走向新的世界。
我不得不感叹原生家庭的影响居然如此深刻,我们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被原生家庭影响着。高晓松也曾在《奇葩说》坦言,他现在四十多岁回过头看,发现这些年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导致的。
回忆作者的故事还有我的曾经,我想教育会弥补这个缺陷。正如塔拉·韦斯特弗在书中所讲:曾经我也接受了自己的命运。直到有一天我逃离大山,打开了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跟‘教育’这个词相比我更喜欢的是‘学习’二字,原生家庭这座大山一直都在,可学习让我们走出这座大山看见外面的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