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其所美——语文课怎么上》读书笔记1

书目:《美其所美——语文课怎么上》

主编:王崧舟

页数:1-40页

阅读内容:第一讲:语文教师如何分析课堂学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王崧舟老师认为既然语文课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准确分析和把握课堂学情就应该是语文课的逻辑起点。

何为真正的学情?

王老师首先以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为例谈如何把握真正的学情。他认为,真实的的课堂里并不存在抽象的、静止不变的学情。如:有的老师说:“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特别好,学习习惯特别好。”听起来似乎是做学情分析,实际上在学习某个具体的课的时候,这样的学情分析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并不大。有意义的学情分析,大体上需要经历三个步骤:①这堂语文课教学内容是什么,即这堂课学生要学什么。语文教师要清楚把学生领到什么地方去,最终目的地在哪里。这是学情分析的第一步,也是学情分析的前提。②把握语文的起点,清楚谁在学?这个“谁”是具体的,是班级里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学生。③设计教学过程,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解决学什么?

王崧舟认为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不光要联系这篇课文的整体语境,更应该联系课文所处单元的整体语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分析和把握编者的意图,以及这样的意图跟这篇课文到底是怎样契合在一起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这个单元的提示语。如: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心内容是德国人非常爱花。很多老师讲此文时为把它的人文价值误读为一种道德说教,“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实联系单元提示关键词,我们不难看到是“异国风情画卷”,再看入选的其它几篇《威尼斯的小艇》、《与狼共舞》、《彩色的非洲》,就整体语境来看,解读和把握本单元文本价值的唯一钥匙就是异国风情、异国文化。此时,当我们已经弄清楚这堂课要让学生学什么了,这个时候的学情分析就该是: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还欠缺哪些条件。

如何把握教学的起点?

解决谁在学?

王崧舟老师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设计三个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真正的、最有价值的学情。①请用波浪线画出文章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94%画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到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②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是怎么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近87%的学生理解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种理解是被道德绑架的理解,以此,王老师把教学难点确定为改变学生被道德化的前理解。)③读完全文,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者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需要提出来?请列出一到三个你最想解决的问题。(72%同学对德国人爱花,这一奇特风情理解存在障碍。)

学情分析影响我们的教学设计,影响我们对教学路径的选择。学习内容明确了,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们对学习内容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障碍。教师的课堂设计才能因地制宜,“不愤不启”,解学生之所需,实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提出核心目标一个:体悟真诚、素朴的语言表达。条件目标三个:①品读“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真切感受到德国家家户户窗前开满鲜花这一奇丽风景。②品读文中句子,抓住“都”字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③解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从习俗、异域风情的角度来理解,将德国人爱花看做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三个条件目标达到核心目标,一节课这样设计核心少而精,其他化解都要围绕核心内容,目标明确,教师思路清晰地知道教什么,学生才能明白学什么。

把握学情是教师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反馈的落脚点,把握学情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前把握学情是备课的基础,方式上:谈,师生对话,师师对话,与家长对话。问,如采用问卷了解学生学习态度、方式、认知等。测,采用前测,预测学情等。看,观察学生课前学习预习单等。听,通过师生对话,聆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参与学生的交流。读,读懂学生的神态、动作等……总之,学情是为了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解决怎么学?

在解决了学什么,谁在学的问题后,怎么学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王崧舟仍然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为例,在一个核心三个条件目标前提下,确立三台阶:从感受风景到感悟风情。确定三板块①通过匹配(文字与插图匹配)、细读(读出形象感、情味感、意蕴感)、背诵,感受风景奇丽,触摸爱在真切。②由花到人,解读风景密码,咀嚼爱花真切。抓住女房东“莞尔一笑”,举一反三,推到所有德国人的爱花真切。③领略风情奇特,体悟爱花真切。分三步创设语境声临其境,转换语境感同身受,强化语境深信不疑,让学生明白:“走过任何一条街……”这是文化,这是风情,回归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真正的学情,才是每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才是教学要奔向的最重要的方向。王崧舟在本章节最后再次强调:所有的学情都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学内容才是把握学情的参照系。真正的知道学情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老师,这既是做老师的教学责任也是做老师的教学良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其所美——语文课怎么上》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