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一百本书,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

前年年底我写过一篇文章,结合市面上很多有关高效阅读的教程和自己以往的读书心得,从选书到真正掌握书中的知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读书方法,自己实践下来效果不错。

一年多过去,对其中几个关键点又有了更深的一些体会,这里集中说上一说:

01 带着目的开始

目的决定最终效果,对时间有限的成年人来讲,如果不对要读的书做一番选择,并且还是习惯性地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的话,纯粹是在浪费时间。要么读完啥都记不住,要么很容易读不下去。

所以建议在开始阅读前,首先确定这本书是你感兴趣的,或者对你有用且马上就能用上,然后把序言、推荐序、目录、后记这几个地方好好看一遍(花的时间可能比看主体还长),在获得一些大致印象后,写下几个想弄明白的问题,再开始看正文。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我们变成带着特定的目的去书中找内容,具有强烈的主动意识,专注程度和阅读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目的过度直接了也不行,有些人看书只追求干货,希望找到确定的且效果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这其实是停留在舒适区的一种表现。

因为如今生活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你越来越难在书里找到简单确切的答案,要知道这是个黑天鹅都快变成家禽的年代,你不能完全指望用过去的经验解决未来的问题。

02 预估和控制时间

如果你想获得比较大的阅读量,那必须要控制自己阅读每本书的时间,不能放任不管想读多久读多久。

根据墨菲定律第二条,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所以在了解完一本书的大致情况后,就要给自己一个预估的时间来完成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了时间上的压迫感,你会想法设法地抓精扼要,选择紧盯主干、概念、核心观点,略过一些故事、案例、证明等等,不是说这些细节不重要,而是性价比不高。

二八定律在这里同样生效,抓住一本书中代表核心那20%的部分,其他80%就靠记录核心来建立索引联系,以后要用到再来查阅。

03 考虑多线阅读

现在都喜欢讲跨界,阅读也可以刻意制造跨界,可以同时读多本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书,我一般选择2-4本书同时看起,不但不会混淆,还有以下两个好处:

一是可以制造大量的思想火花,你可能会发现很多道理或者思想在多个领域之间是互通的,或者是相悖的,这种交叉对比可以加深印象;

二是切换的时候,通过刻意回想之前看到了哪里,前面讲了哪些东西,这样也可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04 分情况转化所读的内容

看书得做笔记,阅读过程中多感官参与,可以明显提高阅读效果,这个应该没什么大的异议。

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摘要+知识卡片的形式,内化于心。

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东西,掌握的最好方式就是据此确定一个目标,然后马上动手去做,外化于行。

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有一种方法,即按照SMART 法则来,意为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达到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ound(有期限的)。

有个定义目标的通用句式:在多长的时间内,通过什么路径或者方法,在什么方面或者关于什么对象进行努力,最后促成什么可衡量又切合实际的目标。

不过,有时SMART 定的太具体,反而偏离了你要追求的最终价值,所以过程中要记得提醒自己,所设定目标的意义是什么。

05 借助一些效率工具

选择哪些工具这个问题,其实永远是次要的。除了少数几个App,其他的功能都相差不大,所以没必要为了工具而刻意跳来跳去浪费时间,养成使用习惯,用熟用精才是真的。

这里列一些自己常用的作为参考:

笔记应用和协作工具:印象笔记
也就是中国版的Evernote,号称“第二大脑”;类似的有比如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Onenote、Quip、Notion等等。

思维导图工具:Mindnode
选它主要是因为颜值,但没有 Win 和安卓版,其他选择也有很多,什么Xmind、 iThought、百度脑图、ProcessOn等等,幕布其实也算,甚至你啥也不用,只用纸笔也行;

文字识别和段落截取工具:滴墨书摘
内置文字识别和笔记管理功能,大段摘录时可以给书页拍照,框选出想摘录的段落,就能将其转化为电子文本,能从Kindle导入笔记,也能将笔记导出到印象笔记或 PDF,不过好像安卓版的下架了,类似的应用有涂书笔记,白描,Scanner Pro 等等。

阅读和学习工具:Margin Note
这 App 不得不说真的强,虽然表面上看不过是一个 PDF阅读器,但实际上它整合了思维导图和大纲工具,以提高对笔记的组织能力;使用标签功能,以创建横向的知识链接;嵌入学习卡功能,以提高记忆效率,因此整体上可以帮你全方位的提升阅读的效能。美中不足的是苹果独占,安卓据我所知没有功能近似的工具。

图片来自网络

记忆辅助软件:Anki
这可能是能让你用一辈子的学习工具,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兼容各种桌面端和移动端平台的学习卡,甚至在网页浏览器上也能用,自己填充想复习的内容,然后设定好复习时间就行。

它主要有三个强大优点:

一是内容不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哪怕是科学符号,也可以放在上面,因此学语言、记词条、练吉他这类事情它都能帮到你;

二是可以智能筛选出你记忆薄弱的环节,显示的都是你可能快忘记的,这样就用有限的精力大大提高了记忆的效率;

三是完全开源,可以挂载各种插件,比如添加语音模式、夜间模式等等,适合各种倒腾。

工具这块总之就一句话,坚持使用比工具本身更宝贵。

那到这里大致说的差不多了,过阵子如有什么新方法或者点子,就继续补充进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年读一百本书,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