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2021-06-04

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每日清晨,我有一个习惯,以读几个固定的公号推文开启新的一天,甚至王开东老师的文章,很多时候都是守在子夜12点的。这不是个好习惯,跟刷抖音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上瘾的表现,但就是乐此不疲。

 

为何上瘾呢?这一定是从读文中体验到了某种获得感,认同感,归宿感。

 

今天大清早,划开订阅号,公号“洞见”的新推文——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这个题目,如电光火石直击眼球,直至心脏。

 

开篇赫然写到:原生家庭的日常,藏着孩子20年后的模样。我是位妈妈,但凡有关孩子的话题,总是显得敏感。

前段时间,看到芬兰的一则公益片《孤儿院》。

讲述的是一对姐弟去“领养”父母的故事。

第一组:爸爸在看书,妈妈打扫卫生,偶尔对视,两人相视一笑。

第二组:爸爸妈妈亲切地笑着问孩子,要不要喝果汁。

第三组:两人温馨地在树下约会,脚边放着婴儿车,爸爸会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

孩子看到前三对父母,都笑得很灿烂。

而到了第四组,只见房间乱七八糟,床上、地上散乱一堆衣物,爸爸妈妈在激烈地互相指责。

孩子见状,眼神立马黯淡下来,十分恐惧和悲伤。

影片的最后,孩子无法自己选择父母,只能跟着第四组父母回家。

一家四口走在路上,父母走在前面,吵吵闹闹,完全不顾后面低头走路的孩子。

他们的前方,霞光漫天,可两个孩子,却低着头,彻底失去了光彩。

读到这些文字,无比赞同之余,不由感激我的母亲。

 

小的时候,母亲对我们几个姊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女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学会收拾好家里和自己。因我在家里排行老三,需要点技术的活,自然安排给两位姐姐,而我,经常被安排洗碗扫地。久而久之,二姐的厨艺精进,我呢,也很知趣的主动承当卫生一事。

 

农村没啥优势,就是院子大。所以,扫完整个院子,我是大汗淋漓,精疲力尽。然而,看着自己划过的每寸土地,变得整洁有序,瞬间有种奇妙的舒适感沁润每个细胞,舒畅无比。

 

爱搞卫生,爱整理的习惯始终未改。以至于每次回到老家,看到家里哪些东西摆放格局不佳,我都会忘记舟车劳顿的辛苦,先整顿一番。关于此,姐姐总是开玩笑:“要给金玉同学颁发个扫地奖”。

 

再忙碌的妈妈,每当得知我要回老家,她都会和我外甥女提前两天把家里里里外外彻底扫除一遍,只为迎接我们的归来,让我们感倍感家中舒适和温馨。

 

这个习惯,还带给什么呢?那就是让我在做班主任时大放异彩。教室里的每个方寸,都窗明几净。一个近60的班级,要做到整洁有序,并非易事。我想了个办法,知人善用,责任到人,如讲台、黑板、工具区、柜子,地面等,都有专人负责,还设置了一名检查员专门督促提醒。

 

这个习惯,似乎也影响到4岁多的儿子。每当我拖地的时候,儿子就主动拿起刷子刷地,用毛巾擦地,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这个习惯,我也找到了同尺码的人。记得12班家长会,优秀学子叶镇乐的妈妈发言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每当儿子周五回家,我都会提前打扫家里,使每个角落干干净净,摆放整齐,以一个最舒适的环境迎接儿子回家”。原来,优秀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优秀的父母的托举,哪怕是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

 

著名特级老师王君多篇文章提到,她喜欢把厨房的卫生做到了极致,并且乐此不疲,她的这份热爱还辐射到身边的老师朋友,如陈晓东老师在其公号几次提到:自己从不进厨房到爱上厨艺。

 

说到这,我自己真有一个癖好:每当心情不佳,很多人用吃零食、追剧消除烦闷,而我喜欢大搞卫生,不知不觉,烦闷在劳动的过程中消失,当看到家里干净整洁,心情也就随之美丽起来。

 

写到这,我已然感觉到,搞卫生似乎成为了我最大的优点。如果这能给儿子带来一星半点的正能量,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