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鳄沉浮之(三)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褚时健(上)

前言

   

      烟云财富系列之《大鳄沉浮》讲述的是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多年来,百位触犯国家法律而身陷囹圄的财富榜富豪们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注:国企央企掌门人不在此书之列),但褚时健、赵新先、陈久霖三位出狱后自主创业,所以列入本书主角之一。按获罪时间为序,本篇的主角正是中国企商界赫赫有名的有"教父的教父″之称的褚时健。


正文

     

      在整个中国商界,在中国云南,在玉溪,如果你说你不知道褚时健,那笔者劝你洗洗睡了,因为这就好象目前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美国人民不知道那位甩锅匠出身关闭我领事馆的疯子川普先生一样。可见褚时健的名气、来头有多大,尽管他已去世了一年多,但他仍活在许多人的心中。让我们来揭开这位似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篇章。

      褚时健,男,1928年出生于云南玉溪一农户人家。15岁时,其父死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作为家中长子,下面还有年幼的弟妹,正值求学的年龄,却不得不辍学与母亲一道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幸好父亲留下了一个酿酒坊,15岁的少年承担起酿酒的重任,沉天脑子里想的是酿好品质的酒,这样才卖得出去和卖个好价钱。这还不够,为了生计,他还学会了捕鱼。可想而知,少年褚时健为了能养家糊口,尝尽了艰辛。所谓"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便是如此。

      一晃数年,少年褚时健在磨砺中长大成人,并于全国解放前夕加入了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参加了剿灭国民党残兵败将的多次战斗,因作战机智勇敢而升为连指导员。解放后,褚时健光荣入党,先后担任过征粮组组长、区长、区委书记。27岁那年,在玉溪行署人事科科长的任上,迎娶了人民教师马静芬。这个与褚时健风雨相伴近65年的女性,在日后褚时健的工作、事业成就中功不可没。正应了那句话,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

      褚时健年少时的磨难和成年后的战争生死洗礼,他都经受住了考验,为他多年后赢得"中国企商界的硬汉″美名奠定了基础。在与妻子度过三年幸福温馨时光后,褚时健迎来了他人生的又一次大考。

        1958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反右派”政治运动诞生了。所谓右派分子,是指的那些反党、反社会、反祖国的坏分子。这个帽子一扣,那年月,不得了,轻的丢掉工作去劳动教养,重的失去自由家破人亡。而立之年的褚时健血性耿直,实事求是,不吹毛求疵、不整人害人。这样的性格在当时环境下是要吃亏的。果然不久,对革命忠诚的褚时健被错划成"右派″,挨批挨斗,让你低头弯腰做人,所有认识的人都与你划清界线。褚时健失去了工作,被发配到云南哀牢山附近一农场劳动改造。他没料到这"右派″帽子一戴就是二十年,吃了无数苦也连累了家人。

      马静芬在学校的日子也不好过。作为"右派″的家属,所有的领导、同事都对她避而远之。一天,领导找她谈话,让她回家休养,带孩子(女儿刚出生不久)。马静芬才明白,单位上也容不下她这个"右派”家属,单位上也是在逼迫她与褚时健划清界线。但马静芬相信自己的选择,他褚时健是好人。这样,马静芬放弃了工作,义无反顾地到条件艰苦的农场和丈夫一起承受这场运动带来的苦难。不得不说,褚时健能顽强地挺过他人生的几次低谷,与坚强的妻子给予的力量是分不开的。诚然: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从此,褚时健就带着家人在农场劳动改造。上世纪六十年代,举国条件都不好,缺衣少食,农场更是苦不堪言。幸好褚时健拥有年少求生时练就的捕鱼本领,那时没有现在的工业污染,河流野生鱼众多,让他们一家能坚挺过来。

      随着时间推移,褚时健在农场积极改造,和农场上下也混熟了,人缘渐好起来。因褚时健做事有个最大特点,一起做事,不占别人便宜,老担心旁人会吃亏。多年以后,这也给他落魄时带来了好运。上级来调查他的劳动改造表现,结果很满意,鉴于他蜕变为"右派″分子之前的经历和工作职务,上级安排他到一家糖厂去担任厂长。

    到糖厂工作就任厂长的经历,对褚时健来说是学习也是锤炼,同时也是他日后管理大型企业和落魄后自主创业的良好启蒙。糖厂连年亏损,换了几任厂长也无济于事。上级只是给他挪个位置,对于其他不抱太大希望。饶是如此,褚时健也要抓住这个机会。他以前未接触过企业经营管理,但能人都是摸爬滚打练出来的。褚时健实事求是,向厂里老人请教,从原料、加工、成品等各环节一层层入手,慢慢地成为行家里手。当年该厂就扭亏为盈,此后数年,在褚时健的经营管理下,糖厂持续盈利,产品品质较之前提高了,连厂规模也扩大了。上级惊讶于他的能力,又调他到另一个处于亏损状态的糖厂任厂长。不出所料,几经打磨,他又把糖厂救活了。是金子放哪儿都发光!褚时健别于他人的最大特点是,不明白的就遍寻书籍这个老师,他15岁因父亡而辍学,但终身爱好学习钻研。假以时日,他能扬名于全国,这绝不是偶然。至今,在中国企商界之江湖地位仍是一不可逾越的存在!

        在下放期间,褚时健挽救了两个亏损的糖厂。对他来说,这只是小试牛刀,之后的近17年,才是他大放异彩、威名显赫之时。

    1979年,"反右”运动结束,国家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已过半百的褚时健迎来了他新的生活,五十一岁了,属于他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开始。10月,褚时健被任命为创建于1959年的玉溪卷烟厂厂长。上级领导如此安排,是对他寄予了很大希望的,因他有救活糖厂的经历。现在,改革开放了,整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经济,云南、玉溪也不例外,玉溪政府需要一个经营能人来带好这家企业。

      褚时健走马上任了。即便艺高人胆大,但褚时健还是被眼前所见和了解的厂情怔住了。低矮陈旧不堪的厂房,设备、技术严重落后,产品滞销品质低劣,厂里资金极度短缺,杂乱无序的管理,糈神萎靡不振的职工。这个连年亏损的企业吓退了很多来此负责的领导,有些人来看了转身就走,有些人来了走下过场很快找借口调走,大部分人干脆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有这些,就是褚时健面临的局面。后来的事实证明,褚时健没有象前人那样临阵脱逃,他选择了临危受命。

      是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褚时健拿出他少年时酿酒以及挽救糖厂悟出的关于产品品质、企业管理等心得,本着认真踏实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开始兢兢业业地做着挽救这个企业的每一项工作。重症重治,适逢全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之际,褚时健也要对王溪卷烟厂扬起改革之大刀阔斧了。


  四

    首先,他请求玉溪市委、市政府授予其真正实际的企业管辖权,做到政企分开。他要树立威信,做到令出必行。这是由于历史原因,厂内派系林立,相互扯皮内耗,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和工作积极性。褚时健不得不这样取得"尚方宝剑″。

    其次,打造高品质产品。是管理者都明白此理,但怎么做,见仁见智,各不相同。褚时健把当时流行的高档次外烟,如万宝路、555等拿来作比较,找到差距。然后到国外学习、取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国后胸有成竹的他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原材料烟叶。著名的"第一车间″概念就是基于此提出的。把烟田当作"第一车间″,与烟农合作,统栽统购,让烟农严格按照要求栽种。施肥、植株间距、收割时间完全在可监控之下,并请美籍华裔专家莅临指导。这样,过了两年,终于收割了媲美国外的上等烟叶。

第二,设备。褚时健接手的玉溪卷烟厂还使用的是五十年代的烤烟、制烟设备,早已落后陈旧。“好马配好鞍″,有了上等烟叶,必须与先进设备配套才能制造出优秀品质的产品。褚时健跑上级,跑资金,跑国外,个中曲折辛酸不不必细表,可想而知。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别人没做到的事他做到了,在德国找到了自己心仪的设备。

    有了这些之后,在褚时健看来还远远不够。他的野心很大,他要做全国甚至亚洲最好的烟厂,一切阻碍他接近目标的绊脚石他都要将其碾压粉碎。那个著名的"三合一″制度就这样创立出来了,即烟厂、烟草公司、专卖局统一划归烟厂,生产销售什么烟,怎么销售,销到哪里由他烟厂统筹安排决定。这样避免了三个单位之间的推诿、牵制、内耗。厂里职工的收入分配制度也率先实行"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不合理的陈旧的厂规厂制,褚时健也适时破除,替以公平、透明能提高工作积极性的规章制度。

      总而言之,一切都以造最好的烟,做最好的烟厂为目的,进行前所未有、雷励风行的改革。通过数年的苦练内功,厚积薄发,上下同心,渐渐地,效果显现了,收获果实的时间到来了。

        确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未完待续,喜欢请加关注,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鳄沉浮之(三)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褚时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