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抱犊寨

这是第三次爬抱犊寨。

山还是老样子,安静地矗立在那。

而我却不同了。

记得前两次爬的时候,大概八九年前,一点累的记忆都没有。而现在,刚爬了不到三分之一,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抬头看一眼连绵不断的石阶,开始怀疑,我可以爬到山顶吗?

虽然很累,有些怀疑,我还是停留了一下就继续上路了。当在一段特别陡峭的山路中间停下来,回看已经走过的台阶时,才发现,已经走了那么远。

在爬山的人流中,有的如我一样,累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休息,嘴里也不时的叨叨“太累了,没力气了”,但休息一下就继续走;有的太累了,一屁股做到台阶上,便不再想起来,就干脆不想再往上爬了,亲戚朋友拽啊,拉啊,鼓励啊,才继续前行;还有的,脚步异常轻快活泼,就像我的女儿,8岁,总是在我前面一大截,还一个劲的催我,“妈妈,快点!”好像就在平路上奔跑一样,一口气就到山顶,虽然热的满头大汗,面颊红润,棉袄也快脱掉了,却看不出疲倦的样子。还有几名登山爱好者,年龄大概四五十岁,身穿专业的运动服,带着小音箱,放着喜欢的音乐,一溜小跑的上上下下,就像燕子一样从身边一掠而过,转眼就飞到了高处或者俯身去了低处。

看见他们,再看看自己,才三十岁出头,便已是这幅身体,不觉羞愧。

继续向前走着,石阶平稳一些了,走起来也轻松一点,体力慢慢恢复了一些。不过,没过多少时间,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大下坡路,紧接着再一个大上坡路。我的心情,顿时,五味杂陈。好不容易爬了这么高,还要走下去,然后再爬上去,这不是白浪费体力吗?可是,这就是通向山顶的必经之路,抱怨又有什么用。不从这个山头下去,又怎么能从山顶在的山头开始呢,之前走的路不都是为了山顶铺垫的吗?就像我们走过的人生之路,不都是起起伏伏吗?

就在我思索的时候,女儿和妹妹已经爬到了大上坡的中间,她们转过身来向我挥手,看到她们的鼓励,我又继续前进了。

这时,我登山的速度已经很慢了,腿已经酸涩难耐,我告诉自己,不要看远处,就盯着脚下的路走,按照这个方法,不知不觉,我已经来到了刚才女儿挥手的地方,我停下来,喘口气,旁边摆摊的大姐,热心的说,累了就歇会,小凳免费坐。我谢过了大姐的心意,继续赶路了。

走着走着,听到路人说,快到山顶了,看到石壁上也刻着,距离山顶还有660台阶,但经常登山的人却说,实际上还有800多个台阶,我想他是攀爬过多次,也是数过的,不管多少个台阶,总归是快到山顶了,心里一喜,感觉有了希望。

转过拐角,我看到在我面前的又是直直的、长长的石阶,但心想,快到了,加油吧!可是,我的体力已经快到极限了,没走几步,就要停下休息一下,才能继续,我停在直立的山路上,弯着腰,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拄着腿,眼睛望着台阶,汗在脸颊流下,就这样停留几秒继续往前走,断断续续,终于走完了这两段长长的陡坡。

一转角,呀,到山顶了。

南天门的牌坊出现在了眼前!

但这并没有结束,我们接着走进了南天门里面的景区。

这里有一段古长城,比较平坦,我们在上面走着,感觉轻松不少。走着走着,我们望见了一片有花有树有小屋子的地方,就像世外桃源,但看看要走过去的路,依然弯弯绕绕,上上下下,又费了一翻力气,才到了刚才的美景。

原来,这里是“牛郎织女家”!带着岁月的小院,非常古旧,进了正门,是一个前院,这里有迎门的影碑,影碑上面刻有描写牛郎织女家的碑文,《牛郎这女家序》,碑文如下:“牛郎织女家者,抱犊一幽境也。座坎朝离,青堂瓦舍、碧波潋滟于前,长龙蜿蜒于后;绿树回环,风光特秀,俨然幽人之宅也,叩其户,入其庭,则见苞谷悬梁,金牛卧厩;登其堂,窥其牖,则见彝伦攸叙,情境宛然。”

过了前院,又有一个小院,有三间正房,和侧屋,正房与侧屋的大门两侧都有对联,如:“油盐米醋方为世上珍馐,锅碗瓢盆便是家中至宝”,“维修到神仙不过穿衣吃饭,且学完耕织再说女嫁男婚”,再到“恨不能朝朝暮暮更莫姻缘隔一水,知否男男女女本来身世是双星。”

与对联相对应的是屋里摆放的故事,有牛郎织女喜结连理,有织女纺线织布,有儿女欢语绕膝,还有织女被天兵带走,牛郎带孩儿寻妻。

虽凄楚,却也看到平凡日子里的神仙眷侣。

出了小院,有池塘,有花树,很美,也很平坦,所以便散起步来,腿脚也就歇息过来了,不再那样疲惫。

瞻览完景观,该回去了。

我们沿着原来的路又走下了山。

到山底时,膝盖已经不能正常走路。但,还是喜欢爬山。喜欢那不知不觉就走了那么多的路;喜欢坚持到底,就能看到世外桃源;喜欢这一路曲曲折折,上上下下依然到达山顶;喜欢在山顶时看到下面蜿蜒的路和小小的世界......

我人生的路已经走过34个年头,就如这登山的路一样,有过愉快轻松的时光,有过费力上路的时光,有过甜蜜苦涩的时光,也有过人生至暗的时刻,有时累得我停下来休息,有时累得我走在路上哭泣,但是我依然在往前走,我相信终究会看到山顶的那片“世外桃源”!

过些日子,还来爬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爬抱犊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