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港》人物介绍

1.总总师任新民

任新民是中国通信卫星工程五大系统的总设计师,被人们亲切的称呼为“总总师”。他是中国氢氧发动机的奠基人,而这项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在当时只有美国和法国拥有,可是任总认为中国想甩掉落后的帽子,就必须着眼于技术的高峰,如果怕失败,那还搞什么航天?后来,因为一次实验事故,氢氧发动机的研制降为“另一种方案”,任总闻讯,夜不能寐,匆忙回国,登门进谏,最终感动上峰,把“另一种方案”改成了“第一种方案”。有一次,需要连续试车,但风险极大,于是任总签字画押:任新民决定试车。出了问题由任新民负责。这是一句气概非凡的台词,任总平时讷讷少言,为人十分的谦虚,开会时常常待在角落,而必要时却能虎啸龙吟。 这是只有大才能,大决断,大气魄者才有的风度,与那些每天只知道追名逐利的人大相径庭。

任总是一个大忙人,可散步却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散步有一个特点,在酷热的盛夏,偏偏要在中午散步,而且还专门顶着太阳走,别人问他在干嘛?他嘿嘿一笑:“这叫夸父追日,加注燃烧。”他年轻时候就喜欢各种运动,年纪大了之后便以跑步为主,所以他有一个硬朗的身体。任总还喜欢读中国的史书,家里藏有全套二十四史,尝尝醉心阅读。通天地,晓古今,强体魄,铸灵魂,任总就是这么一个既有胆识,又有胸襟的人。


2.王之任女士

你能想象到在新中国刚成立那会,一位女性想要干一番事业会有多难吗?王之任是“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她小时候就没了双亲,刚满16岁就加入了共产党,主动进了兵工厂工作。一位女性,呆在搞炸药,枪管,雷管的兵工厂,一干就是三年,别人问她“苦吗”,她说:“那时的人没尝过甜的滋味,所以也就不知道什么是苦。”而我们现在,不是恰恰相反吗,没尝过苦,所以就不知道甜的滋味了。

王之任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她是第一批留苏学生,在苏联学了7年,回国后不久就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后来担任了“长征三号”的副总设计师。同学在玩乐的时候,她在学习,同学在举行篝火晚会,她对着天空发呆。一个女人却选择了男人的专业——火箭发动机。

王之任这么一名女性,仿佛到了花甲之年,才记起自己是一名女性,她把头发染成了青丝。她也曾想像其他女性一样,去游泳,去跳舞,去依偎在爱人身旁,可她心里装着的,是一个急欲腾飞的祖国!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生,从一名黄毛丫头,成为一名世界级的火箭设计师,她完成了一个一般男人都办不到的生命历程,靠的究竟是什么?这种不懈的毅力,坚定的理想,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


3.火箭升空前的瞬间

胡世祥有几十年的发射经验,从未遇到过在火箭上方某个部位突然冒出缕缕白烟这样的危险。“ 怎么办?”没人能回答他的这个问题。观察、思考,推断、决策,一切都要在这短短二十秒的时间内完成。他在这一瞬间捕捉到了他希望看到的现象:喷发的白烟在逐渐减少;第三级火箭增压正常。于是他果断地下达了“点火”的命令。他凭靠的是科学的推断、几十年的经验、天才的智慧和超人的胆略。白姻逐渐减少,但仍有白烟,问题在于现在逐渐减少的白烟在点火时会起什么作用?如果不影响启动,那么启动后又会发生怎样的作用?是白烟自行消失还是反而加强?火箭正常启动与不正常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些问题想必就是当时胡世祥在瞬间所考虑并做出了正确判断的问题,为此他建立了奇勋。但可能性毕竟是可能性,推断毕竟是推断,预料毕竟是预料,若结果不如所料当如何?胡世祥不会不明白如果不如所料的可能性。正是这样考虑,使我断定胡世祥此举强烈地表现出一种将一生光荣孤注一掷的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没有万全之策,必有此牺牲之心。

“长征三号” 升空之后,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隐藏着深深的焦虑。尤其是胡世祥,“神情严峻”。江·可达先生两次来和胡世样拥抱祝贺,都被他拒绝了,脸上表情是“哭笑不得”。胡世祥看火箭飞行理论轨迹曲线,“直到火箭起旋、星箭分离”,大家脸上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在我看来,灾难面前的牺牲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正是胡世祥的这个形象所展现出来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飞向太空港》人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