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书籍 分类整理推荐

​入 门

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理卡多·雷可瑞塔、弗兰克·盖里,贝聿铭,多米尼克·佩罗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大家对他们的建筑作品也都耳熟能详,但是他们作为一位建筑师的成长道路却鲜有人知。

1998年,时任东京大学教授的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邀请了当今世界上这六位炙手可热的建筑大师到东京大学和师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畅谈他们年轻时的求学生涯和从业经历,《建筑师的20岁》这本书即是当时的访谈内容记录。

《设计思维:建筑设计过程解析(原书第3版)》是以布莱恩·劳森对设计师实际工作的大量考察,以及对设计师,客户及合作者的访谈为基础完成的,是劳森25年研究工作的总结,表达了作者的基本观点:

    第一,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做设计;第二,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做设计。

本书解答了101个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从建筑入门必须的知识,到弄清楚建筑设计过程中容易熟视无睹的问题,以一图一文的形式,将复杂的建筑学问题转化为卡通式的图解思考,将作者对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感悟轻松地表现出来,丝毫不枯燥,反而十分有趣。

对于大一的构成课时非常好的参考资料,对训练造型能力、表现手段很有帮助。比起清华出的那本构成书要好不少,有意思的多。但是图片够多够好容易让低年级同学落入简单的抄袭,还是应该学习造型的逻辑方法。

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这本书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勒·柯布西埃在建筑理论上提出了许多革新和独特的见解,批评了看不到工业发展和建筑发展必然趋势的古典注意学派,对世界现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本书中提出了建筑必须走大生产、工业化道路,反对搞虚假装饰的古典主义;主张设计要有整体观念等等。

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被列为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本书介绍了勒·柯布西埃的106个住宅设计项目,书中的每个设计作品都有简洁的文字说明,并配有详尽的模型和平面图展示。另外,本书还附有安藤忠雄和加藤道夫对柯布西埃住宅的精辟诠释以及富永让与妹岛和世的对谈录,通过此书,读者可以更为真实地接近和把握建筑大师柯布西埃在住宅上的设计精神及此宣言的完成过程。

本书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这是一本介绍建筑构想的书,也是建筑设计者的参考书。构想是以示意图加简要文字的方式来表达的,这种表达方式是建筑设计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建筑设计师至关重要且必须加以掌握。

书中将建筑设计的众多问题分为五大类,又将五大类细分为106项小专题,分门别类地整理了各种构想示意图。书中还收集了上千个构想示意图,读者可对其加以模仿、发展、组合、改良成自己的构想,并能激发新的构想,同时还可增强绘制示意图的能力。

是建筑设计基础语汇的经典入门书,初版三十多年来一直广受好评,被誉为“建筑专业的圣经”。众多建筑专业师生、设计师皆从《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3版)》中获得重要启发与设计灵感。全书内容涵盖了建筑历史、建筑理论和设计作品,堪称一部图文并茂的建筑百科宝典。这本经典的图解参考书有助于学生和执业建筑师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语汇,在建成环境中检验秩序化的形式和空间。

本书涵盖广泛的主题和众多的项目,汇集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对建筑物用途的评价。该书1991年在荷兰初版以来,多次再版,并已在德国、意大利、葡萄牙、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出版。

是一本关于建筑师运用徒手画草图图解技能辅助建筑设计思考的基础理论专著。此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因特网的内容,并对其他原有章节的次序及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书中详尽论述了徒手画完善和发展设计构思的多种技能和方法,并附有大量的笔法优美的徒手画草图。

提供了学习空间绘画这一技艺的指导和建议,并可以使读者充满乐趣地进行实践。建筑思维草图表达的步骤方法从简单易懂的规则中发展出来,并通过能激发兴趣的实例图画进行说明。书中介绍了不同的绘画技巧和绘画表现手段,并将每种绘画的效果用丰富的实例展现了出来。

笔记

旨在鼓励视觉表达,其理念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视觉修养与文字修养同等重要。为了开拓表达视觉信息的能力,全书用实例说明了如何像记录文字信息那样来记录视觉信息。这些实例说明,记录视觉形象如同记录文字笔记,所不同的在于视觉记录的内容主要是图形而不是文字。

内容包括引言、视觉记录指导、视觉日记、视觉笔记选、工具和技巧以及结语等六大部分。《建筑师与设计师视觉笔记》可供广大建筑师、设计师、建筑与美术院校师生及广大美术爱好者学习参考。

以建筑师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图形笔记为主要内容,强调笔记对于建筑师创作的重要性,向读者呈现日常笔记是如何演变成设计方案的。书中包含24个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师的笔记,首先讲述了每个设计师对日常笔记的看法以及平时是如何做笔记的,然后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笔记演变成方案的过程。本书可以激发设计师的灵感,帮助设计师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设计思路,开拓设计思维。

结构

本书以一种全新方法来探讨结构设计,展示出如何将一座建筑中诸如模式、比例、尺度等要素整合成结构体系,并使其成为关乎建筑设计成败的根本环节。

本书包括结构概要、力和重量、力的基本说明、内力、力与变形、应力、挠度、静不定结构(框架结构)、倾角变位法、建筑中的其他外力、结构计算共11章314个建筑结构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以问答和图解的形式作出详细解释。活泼的语言、简练的公式、生动的插图,让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传达建筑结构的有趣性。

设计

一本被日本建筑教育界公认为经典传奇的建筑设计必读书,历来作为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基础教学的最重要教科书之一。这本书来自于日本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坂本一成及其弟子多年的潜心建筑实践与案例研究,并以平实、通晓的语言结合图形与图表,轻松地阐述了有关建筑设计方法的精炼成果,使之成为一本简单但不平凡的书。

大师

本书通过专门绘制的图纸和未发表过的照片,对路易斯?I?康的建筑进行了全面而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揭示了康的建筑中的基本特点,并且对他的主要作品进行了描述。

本书以精致的散文阐述了康的建筑精神。

第一章“静谧与光明”从各个角度整理了康的演讲词,文字优美,充满诗意;第二章“建筑即精神”是作者对康建筑精神的领悟,从建筑内部一一讲述;第三章“路易•康的建筑”是康的八个代表作品,作为康建筑思想的例证,简洁直观,大气磅礴,充满力量。

从掌控密斯建造体系之“匀质秩序”出发,逐一探讨密斯从巴塞罗那德国馆到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其间的重要代表作品。将匀质秩序对密斯建造体系不断发展、提升的演进脉络呈现出来,从而将密斯毕生建筑探索的内在奥义揭示出来。密斯终其一生专一于匀质网格秩序与相关建构要素的整合和博弈以达成他所追求之“清晰的建造”。

本书是20世纪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他逝世前要求再版的最后一本书。1911年5月,柯布西耶开始了他为期五个月的东方旅行,历经东欧、巴尔干、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此书便是这次旅行的记录。本书是柯布西耶早期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后来一系列成就的一个出发点。

《建筑大师经典作品解读:平面立面剖面》以20世纪的典型建筑为描述对象,并同时给出了于关选择这些经典建筑的两个基本原则。其一,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其二,所选建筑组织与顺序的依据是什么。

按照其设计开始的时间排序,书中的每个建筑都配有以CAD软件绘制的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对每个案例都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剖析,这比那些在一般历史资料中得到的信息更加详尽。

全书以空间、光线、地景和场所等12个和建筑密体验密切相关的主题为框架,精选72座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杰作,涵盖全球各种建筑风格。

工具

日本建筑学会编写《建筑设计资料集成》是日本建筑学术及科技发展的标志性著作.本篇介绍了日本及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类居住类建筑物,包括其建设年代,面积,结构等相关情况.

丛书:

https://book.douban.com/series/2266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学会主编的《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内容体系庞杂,主要包括总类、民用、工业、构造四个方面,涉及各种类型的建筑,以及建筑设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建筑的各个领域,不仅包括水、暖、电、卫、结构、建筑经济等专业知识,还涉及哲学、美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行为与环境心理学等专业知识。

丛书:

https://book.douban.com/series/41836

园林

《东南园墅》是建筑界一代宗师童嶲(jin),向世界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的经典著作,也是其晚年于病榻上用英文书写的最后一部著作,初版于1997年;本次全新修订版由童嶲之孙、同济大学教授童明执笔翻译,以简洁雅致的文笔,重新传达出童嶲先生英文原著的真意。

《江南园林志(典藏版)(第2版)》文字部分包括造园、假山、沿革、现状、杂识五篇,论述中国造园的传统特色和一般原则,阐释假山艺术,介绍江南各地著名园林的沿革、现状、艺术特点并作出评价。《江南园林志(典藏版)(第2版)》是中国最早采用现代方法进行测绘、摄影的园林专著。书中述及的一部分园林现已残破或者废弃,这方面的资料尤具历史价值。

在本书中,作者从古代绘画、赋文、器物以及现存名园中,寻找园林精神的蛛丝马迹,勾勒出中国园林思想的发展脉络,也映射出中国文化内在的矛盾与张力。

本书稿综合了作者多年园林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共分为九章,以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山石、理水、林木、装折等为线索,讨论了传统园林中这些组成部分营造的优劣及其后的人文内涵,以广阔的视角同时比对西方和日本相关内容;同时,结合人在庭园中的居游等活动,再现了园林式的居住理想,阐明“中国注入到日常栖居的文化之深之广……只有西方中世纪教堂蕴含的栖居文化,才堪可匹敌”。因此,在当下的建筑实践中,作者身体力行了园林式的实践——造园。

理论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是一部对欧洲与北美最为重要的建筑理论观念所作的具有先驱性的评论式综览。它详细介绍了自维特鲁威以来的世界建筑历史和理论,揭示了许多个世纪以来的建筑理论所展现的主题的丰富与多样性。

罗西在本书中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重新评价,同时也分析了城市建设的规则和形式。罗西并不着重于评论乏味的建筑形式,或是摒弃现代建筑中的标准形象,而是如其书名那样,突出讨论了作为“人们集合记忆"宝库的城市所遭受的忽视和破坏。

《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修订版)》是肯尼思·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rnptorl)继他的经典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之后又一部令人翘首以待的宏篇巨著,必将对现代建筑发展的讨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中我们发现——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

这是一本历史理论著作,也是迄今为止最重要、使用范围最广的研究现代建筑种语言和建筑关系的专著。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主题和历史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层面上梳理了建筑中语言的意义、作用和演变;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形成现代主义建筑话语的一些重要语汇,追溯了它们的起源以及历史演变过程。

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所撰写的《透明性》的英文版最初发表于1964年(《Perspecta》第8期),1968年德文译本出版。此书已经成为所有建筑专业学生重要的现代参考文本之一。

《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文丘里很有影响的一部建筑理论著作。作者认为,建筑具有不足性。出色的建筑作品必然是矛盾和的复杂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纯净的或简单的。意义的丰盛胜于简明,甚至杂乱而有活力胜于明显的统一。密斯有一句名言“少就是多",文丘里却认为“多并不是少”。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原修订版)与文丘里所著的《建筑复杂性与矛盾性》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文丘里认为群众不懂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群众喜欢的建筑往往形式平凡、活泼、装饰性强,又具有隐喻性。他认为赌城拉斯维加斯的面貌,包括狭窄的街道、霓虹灯、广告版、快餐馆等商标式的造型,正好反映了群众的喜好,因此他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原修订版)中呼吁建筑师要同群众对话,接受群众的兴趣和价值观,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本书精选了建筑历史中,特别是现代建筑中最经典的理论和实践论著,撷取其中的精华部分编辑成36个读本,分为序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终篇、三部分又分为9个专题,全面涵盖了从建筑历史和理论、建筑文脉到建筑过程的方方面面。

历史

本书是对世界现代建筑的一次全面审视,是国际著名建筑师、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成名作,1980年问世以来即获极高赞誉,被称为现代建筑发展史的经典之作,多次再版。2004年,三联书店曾出版该书第三版中译本,深受读者欢迎,亦多次重印。在此第四版中,作者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以全球化时代为背景增补一章,从地形、形态、可持续性、物质性、人居及公共形式等六个方面分析世界建筑在近三十年来的变化。

《弗莱彻建筑史(原书第20版)》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学术价值的建筑通史之一;其史料确切、内容广泛、插图精致,是建筑学术理论著作的世界范例,也是建筑学界首选的教材与参考书。《弗莱彻建筑史(原书第20版)》以大量典型实证资料为基础,勾画并概括出从史前时期到国际时尚每一个建筑文化时期建筑的最主要特征、讨论形式与发展机制。同时将建筑置于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因素之中,运用比较法讨论了每种风格的建筑在平面、墙体、门窗、屋顶、柱式、线脚和装饰特点等方面与其他时期或其他风格的异同,以加深对风格特征及其源流的认识。

其他

本书有作者历年在各类杂志上发表的40余篇论文里挑选出的17篇组成,所有文章均以建筑学为核心,广泛地牵涉到文学、绘画、雕塑、电影等相关学科。

本书初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围中,此书从现象学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对建筑展开了独到的思考和想象。作者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建构我们。

通过对德勒兹两卷本电影书的阅读,从空间角度入手发现一种新的影像形态:空间—影像。空间—影像承继运动—影像和时间—影像而来,共有四种类型:唯物影像、幽冥影像、静观影像和液态影像,这四种类型均从德勒兹在安东尼奥尼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中发现的任意空间与静物空间发展而来。

本书是一份流行文化宣言,也是第一份关于B.I.G.开创性设计实践的真实纪录。正如书中所述,这是一个对于自由的建筑概念的实践,方法、过程、工具和途径是超乎想象的,并且作为其周围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产物而具有一种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建筑氛围》会使读者洞察,“氛围”在卒姆托作品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它对他意味着什么。有一种交流,一种相互予求,存在于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房子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专注。充实。当面对卒姆托的建筑时,像“氛围”和“心境”这样的词就不可避免地浮现在脑海:从他营造的空间中,立刻就有完美调配出的感受传达给观赏者、居住者、参观者和左邻右舍。

书中所有经过精心挑选的照片为彼得•卒姆托建筑思考的沉思品质提供了证明,这种品质有材料的美感、尺度的精确模制化、抽象构图的纯粹性、完美细部的快感、以及建筑与自然之间动态的联系共同构成。卒姆托的建筑将色彩范围控制到光与影的尾差之中约束了光与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肌肤之目》是一种启示,它具说服力地为建筑文化提供全然崭新的见解。建筑空间是被当作纯度相当高的艺术,很多时候讨论的是人的存在于世如何通过建筑相关的方方面面体现。这个视角下,可能更需要追问的是:在建筑师批判地思考建筑艺术不应该仅仅束缚于视觉之前,建筑师首先要对“人存在于世”有思考并尝试给予回答。

《走进建筑师的家》是作家兼建筑家中村好文的随笔集。我们跟随中村好文走进24位顶级建筑师之家,如陈瑞宪的阳明山之家、尼尔斯的船屋、织田宪嗣的森林之家、木下道郎的狗狗之家、山本理显的“观景台”,从而观察建筑师在家里如何放松自我,与家人生活在其中。

《住宅巡礼》,二十世纪触摸心灵世界的不朽住宅力作,七件首次公开的珍贵私宅,八位顶级的知名的建筑大师,九件历史经典的住宅名作。

 柯布西耶的“小屋”

           菲利普.约翰逊的“城市住宅”

           阿尔瓦.阿尔托的“科耶塔罗”

           里特维德的“施罗德住宅”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落水山庄”

           阿斯普朗德的“夏日住宅”

           马里奥.博塔的“里格纳图独家住宅”

           路易.艾瑟铎.康的“埃希里克住宅”

柯布西耶的“休闲小屋”

《建筑设计的1001种形式》内容包括对形状的思考、立体空间形式特性的思考,以及为什么会存在、特点如何,最后通过案例具体分析了如何才能将创意更好的应用。

作者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以一种全新形式的教材,将自己平日的思考以及我认为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年轻人。

《日本近代建筑》是研究日本近代建筑发展史的经典之作,代表了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学者关于日本近代建筑发展史的研究成果,并从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等角度诠释这一阶段的建筑历史,是对建筑有兴趣的人必备的一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筑专业书籍 分类整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