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9追寻自己内心声音,做个温暖世界的人读《寻找第六阶段》有感

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的第二章媒体的介绍了道德六阶段,今天我就想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我对第六个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雷夫老师在文中叙述的那样第六阶段,不但最难达到,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之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

关于节约的美德。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家庭贫困的原因,从小我们在妈妈的培养下就养成了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的习惯。工作后,我们的第一任校长也教育我们这些老师,尤其是我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绝不浪费一丝一毫。长期的教育和培养,让我这个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的人也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居家过日子精打细算,这是人之常情。但现在,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外在公共场所,只要看到水龙头没有关严,水在滴滴滴答答的流淌,我就会主动上前把它拧紧。即使儿子一再批评我多管闲事,我仍痴心不改。

我也把这个习惯无形中带给了我的学生。平日学习时,我会到教导处搜集一些废弃的材料纸,在它们的背面带着孩子们听写生字,做算术题,做手工,画画。孩子也会把自己用过的本子当作验草纸。我们的这些行为好像与现在这个资源丰富的社会格格不入,但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那些最初讽刺我会过日子的同事,看到孩子们的精彩作品时,也闭上了嘴,也开始搜集废弃的材料纸,也开始用他们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在我的班级我们的水也总是反复利用,我们会把头洗麻布的水倒到大桶里,用桶里的水洗拖把。我还让孩子们说一说如何在家庭生活中节约用水,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并在家庭里不断的实践:用洗菜的水浇花,擦洗屋子的水冲马桶。这样既减少家庭的生活开支,同时还保护了珍贵的水资源。

儿子穿小的一些磨损小的衣物,我会把它打理干净送给那些需要的、不嫌弃的孩子。班级里爱心妈妈们也会把高个子孩子的衣服赠送给需要的小个子同学。

关于学习成长。

当一个受学生喜欢的,知识渊博的老师是我的追求。自从1994年踏上工作岗位那一天,我就不断的朝这个目标努力前行。上班的头十年一直自费订阅许多的教育杂志《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研究》都是我喜欢的,假期时我还会向图书馆借阅《上海教育》《江苏教育》《福建教育》《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通过阅读这些杂志我认识的远在上海的贾志敏老师,喜欢上了于永正老师,知道了孙云晓老师,购买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民主与爱心》。

我还在专业发展上不断提升自己,自学完成了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

2018年在网络上接触了新教育在线,开始了网络课程的互动交流。

2018年遇见青椒计划,互加美丽乡村大课表。从此,开始了打破了这种无边界的,没有围墙的,随时随地的网络充电模式。没有人要求,也没有人去鼓励。就是觉得这一种学习方式方便、快捷、随性,但是却是我所需要的。没有了以往的请假审批,车马劳顿,只要想学习借助手机,找到自己需要的课程就可以完成。听不懂听不会,线上直播时可以群里互动;录播课程可以反复听。于是,我就把八小时之外的时间都交给了学习。通过网络我学会了用美篇和简述记录自己和孩子的点滴成长,从最开始的课程实录记载,到对照课程对照老师教的方法找差距,到不断实现缩短差距,最后不断创新超越自己。我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未来教育也有了一定的思考,更有了链接优秀资源的思维方式,也跟着团队开始进行一些课程的设计。从原来的“小我”、“小天地”里跳出来,能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一些关于教育问题。

这一届的孩子因为我的引领,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有了互联网思维。我们利用电脑,手机,平板更多的是链接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小小年纪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借助这些学习的工具,他们可以认识美妙世界 ,还能学到许多本领。如果把它们单纯当做娱乐的玩具,真是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时光。家长们也在线上学了多门关于家庭教育的课程,多数家长认识到与孩子共同成长是自己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读书,记录,反思,分享这种自我拔节的声音让我内心充盈。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这过程本身就让我很享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逐梦的路上我们在奔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319追寻自己内心声音,做个温暖世界的人读《寻找第六阶段》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