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今日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 “夏至”期间,会频频出现高温和暴雨天气,容易形成干旱、洪涝灾害,应注意加强抗旱和防汛工作。夏至后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和杂草都生长很快,要抓紧时间做好中耕锄草、浇水施肥、病虫防治及夏播作物间苗定苗等工作。


我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夏至 分为三候:

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农事活动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节气与习俗

  夏至,中国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素有祭拜先祖、祈福美好的习俗。夏至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中国人喜欢美食,不同节令有不同的应景食物。我国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民俗说法。各地夏至食俗虽有差异,但吃面却大有共识。夏至新麦已收获,人们尽兴吃面,有尝新之意,既解馋享口福,也是盛夏的便捷饭食。南方有阳春面、干汤面、麻油凉拌面等,北方则有打卤面、捞面、炸酱面、冷面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十四节气-----今日夏至)